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新升格高职院校校园舆情管理工作现状探究

2022-09-03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过林燕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7期 本文字数:2596

  [摘要]新升格高职院校有着其发展背景与发展阶段的特殊性,在当前网络技术与新媒体高速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其校园舆情管理工作存在重视程度不够、人员队伍建设薄弱、缺乏专业的舆情监测机制体系等多方面的问题。旨在通过探讨新升格高职院校舆情管理工作的特点与不足,初步探究适合其改进与发展的方向与途径。
  [关键词]新升格;高职院校;舆情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22)27-0068-03
  职业教育的发展是推进国家现代化、工业化的迫切需要,也是弘扬职业教育思想、更好地为现代工业化发展服务的需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工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和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渐增大,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重视,一批发展成熟的中职院校升格为高职院校,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注入长久的活力与动力。
  新时代的高职院校作为国家职业教育的重要对象,是为国家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摇篮。当前网络技术与新媒体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舆情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难度也越来越大。对于新升格高职院校来说,由于其办学目标定位、发展历史积淀以及生源层次等与成熟院校有所不同,舆情管理工作也是有着特有的环境和难度的。
  一、新升格高职院校的校园舆情特征
  (一)舆情主体的特定性与客体的多样性
   在新升格高职院校中,舆情的主体有特定性,主要是学校的学生,以在校生为主,毕业校友为辅。由于新升格高职院校学生生源较成熟高职院校有所不同,仍有部分学生为初中毕业后入校的五年制高职生源,多数为高中毕业后入校的三年制高职生源。所以,新升格高职院校的舆情主体由于生源性质的不同,存在年龄、层次、群体的多维性。而新升格高职院校校园舆情的客体有着多样性的特征。由于学校发展阶段的特殊性,在制度建设、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管理等方面存在不少的现实难题与发展困境,这些因素使得日益提升的学生培养发展需求与学校的各项事业发展出现不匹配、不均衡的现象,因此容易由于某项制度的落实、某次活动的开展或者某个不知名的谣言而产生各种各样的态度、意见与情绪,随后校园范围内引起学生的情感共振,从而形成舆情。
  (二)舆情传播的途径对网络的依赖性较强
   在全媒体迅猛发展的网络环境下,“三观”尚未健全的高职院校学生越来越倾向于在各种论坛、贴吧、微博等网络平台上匿名、“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对热点事件的观点。有数据显示,接近100%的高职学生会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工具进行网络信息检索、资讯查询、热点事件关注和意见态度发表等。新升格高职院校的学生同样如此,信息来源与意见表达多数通过网络世界来实现,在这种环境下,新升格高职院校的校园舆情传播途径主要依赖于网络。由于网络世界“把关人”的不断弱化以及各种观点、思潮的多样性与不确定性,舆情的传播因此变得极其便利和快速,也给负面舆情的滋生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三)舆情的传播与变化存在较强的不确定性
   网络世界纷繁复杂,充满复杂性、动态性和多元性,加之缺乏强有力的管控治理体系,舆情的产生在网络快速传播的大环境下,存在很强的不确定性。往往一件意想不到的小事,就容易引起网络上的轩然大波。新升格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年龄跨度较成熟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大,对于真、假、善、恶的甄别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不够,对于同一件事情的观点与意见更具多样性与复杂性,通过网络世界的传播与发酵,,容易变得难以控制,存在较强的不确定性。
  二、新升格高职院校校园舆情管理现状分析
  (一)重要性认识不足,舆情管理工作不受重視
   新升格高职院校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学生就业升学的推动等方面是学校领导层与管理层极为关注与重视的,作为学校发展过程中内涵建设的工作重点占据了大量的资源。而校园舆情管理作为显性成效不显著的工作,学校领导层等对其深层次的重要性疏于认识与了解,势必在这方面的人力、财力投入不足,使得该项工作的开展缺乏强有力的决策支撑。受制于学校决策层对校园舆情管理工作的不够重视这个现状,校内很难形成多方支持的工作合力,无法构建高效有力的工作格局。校园舆情管理工作往往成为校内某个部门一项附带的工作,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完成任务式机械被动地对付,缺乏学校整体的谋划与部署,使得面对突发的校园负面舆情不能科学、有效地处置妥当。
  (二)舆情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不够
   基于舆情管理工作受重视程度的不足,相匹配的专门人员队伍建设也较为薄弱。新升格高职院校受中职办学习惯的影响,机构建设不够健全,缺乏负责舆情管理工作的专门机构与部门,这直接导致相关问题的处理不到位、不及时,无法在校内形成多部门协同管控的局面,因此容易错过积极响应、主动出击的最佳时机,使舆情管理工作陷入被动、成效不佳。另外,新升格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较成熟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更为薄弱,师资队伍的学历占比中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高水平教师不多,且现有高水平教师中多以新招录的年轻教师为主,缺乏工作经验。多数新升格高职院校在校园舆情工作专职部门中缺乏公共管理、舆情管理等专业对口的专职人员,各个重点部门以及二级学院的专兼职舆情工作人员也都存在专业不对口、工作经验缺乏等问题。在整体师资队伍力量不足的现状下,难以组建一支强有力的校园舆情管理专兼职教师队伍,来应对新形势下校园纷繁复杂的各类舆情。
  (三)缺乏专门的舆情监测机制体系
   基于新升格高职院校舆情管理工作发展的不足,多数未建立起专门的、系统的舆情监测机制体系。由于缺乏专门的部门与人员队伍来负责舆情管理工作,往往是发现问题之后再进行滞后处理,且多数依靠人工查询、搜索、询问等方式进行舆情信息的收集与排查,无法系统、全面地了解事情的真实发展脉络与程度,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管理与处置。在当前网络便利的大环境下,舆情的产生与发酵往往是一瞬间的事,缺乏专门的舆情监测体系会导致无法提前捕捉到网络空间的舆情信息,造成负面的舆情信息肆意扩散与发酵,从而形成舆情危机,给学校舆情管理工作带来更大的挑战与考验。

202209012148

相关文章:
  • 1 重建设 强管理 创特色
  • 2 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策略
  • 3 趣味作业之初中信息技术“电子档案袋”作业的管理
  • 4 初中体育教学“阳光体育”理念初探
  • 5 探讨初中音乐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6 探析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
  • 7 初中美术教学中乡土资源的融入
  • 8 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 9 浅谈如何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
  • 10 初中化学实验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