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新时代劳动教育融入高校后勤服务的路径研究

2022-09-05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姚丽敏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7期 本文字数:2485

  [摘要]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后勤作为高校“三全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平台。立足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特征,分析新时代劳动教育融入高校后勤服务的困境,结合国内外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案例,梳理新时代劳动教育融入高校后勤服务的路径,有利于推动高校劳动教育落地见效,实现劳动育人的价值旨归。
  [关键词]劳动教育;高校后勤;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22)27-0071-03
  随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劳动教育的创新发展以及《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等文件的陆续发布,要关注当代学生劳动价值观、态度、品德、习惯、精神、技能、法律法规的学习与培养,促进学生劳动价值观和精神的形成与塑造。
  高校后勤工作以服务师生、日常保障为主,开展大量的生产性、生活性、服务性劳动,与新时代劳动教育性质相契合,具备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天然优势。高校后勤涉及饮食、公寓、水电、物业、快递、维修、商贸等服务板块,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有着开展劳动教育的便利条件,将新时代劳动教育融入高校后勤服务,对于促进高校劳动教育落地实施具有积极作用。
  一、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特征
  (一)新時代劳动教育更注重思想性
  思想性是高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起点,新时代劳动教育虽有劳动技能训练的性质,但其根本目的是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使他们尊重一切劳动和劳动者,形成“劳动是一切财富、价值的源泉”的思想,倡导学生通过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实现人生梦想,内化“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价值观,真正从思想上、根源上使大学生有质的成长。
  (二)新时代劳动教育更注重养成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家庭成员的溺爱及科技的发展,促使出现了一些大学生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亟须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区别于体验式的劳动实践,新时代劳动教育更注重习惯的养成、精神的培养,唤醒当代大学生应有的使命感、责任感,呼吁辛勤劳动、努力奋斗,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同时承担起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三)新时代劳动教育更注重时代性
  新时代是改革创新的时代,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渗透到教育领域,也引发了劳动形态的极大变化。一些简单、重复性的劳动正逐步被人工智能替代,例如洗碗机代替了洗碗工、自助收银系统代替了收银员等。时代的变化也不断催生新的职业,呼唤更高的劳动素质和高、精、尖创新技术,这些也对劳动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根据马克思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结合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和需要,大学生劳动教育必须与时俱进,积极主动地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1]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开展不仅仅是体力劳动的实践,更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相互结合,是在辛勤劳动和诚实劳动基础上的创造劳动。
  (四)新时代劳动教育更注重社会性
  新时代劳动教育是学生走出象牙塔、走向社会的体验式、项目式、契约式、探究式的教育,是学生认识社会、体验生活的初步尝试,因此必须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的直接联系,发挥劳动在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纽带作用,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分工合作,体会平等、和谐的新型劳动关系,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为日后的社会劳动做好准备。
  (五)新时代劳动教育更注重实践性
  2020年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通知,其中明确指出:“必须面向真实的生活世界和职业世界,引导学生以动手实践为主要方式,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获得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学会建设世界,塑造自己,达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目的。”因此,在高校中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必须通过课程教育、项目实践、岗位体验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劳动,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的飞跃,使自我在劳动中得以修正、补充、完善和发展,达到塑造自我的目的。
  二、新时代劳动教育融入高校后勤服务的重要意义
  (一)拓宽高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新时代劳动教育是通过创新创造实践。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内容、形式和实施路径也被赋予新的要求。当前大学生劳动教育仍然存在过程虚化、形式单一的问题,构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新模式和实施路径,使大学生通过实习实训、勤工俭学、产教融合、创新创业等方式接受劳动教育,在劳动过程中,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后勤服务工作中,在一定程度上检验课堂上所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建立专业学习与劳动教育的内在联系,体现创造性劳动的价值,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爱劳动、会劳动、懂劳动的热情,实现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二)提升高校后勤服务及育人工作
  高校后勤是高校育人的主阵地之一,通过先进的管理、特色的文化、文明服务形象、优良服务质量等方式践行其育人功能,但是在实践中也存在后勤团队观念落后、育人效果不明显、育人形式虚化的问题,将新时代劳动教育融入高校后勤工作中,能提升后勤工作人员的育人意识及育人责任感,认识到自身承担的育人使命,从而提高后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督促其提高服务质量,整体提升高校后勤服务水平。
  三、新时代劳动教育融入高校后勤服务的现实困境
  (一)缺乏关于高校后勤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
  高校后勤具有服务与教育双重属性,在大家的观念中,高校后勤的服务属性更加明显,因此,高校后勤育人工作虽然有了较大提升,但是仍未得到高校的重视,缺乏将高校后勤统一纳入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整体谋划,在劳动教育系统组织、长效机制、课程体系、落实考核等方面还不够完善,[2]未整合学校资源共同构建劳动教育大格局,制约了高校后勤劳动教育的实施。

202209012148

相关文章:
  • 1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策略
  • 2 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的实施办法探讨
  • 3 画图策略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 4 英语绘本在小学六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5 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6 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发展小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初探
  • 7 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
  • 8 小学高段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现状及对策
  • 9 指向计算思维培养的小学图形化编程教学案例研究
  • 10 前置性学习在新课标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