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基于实证分析的五年制高职电算化教学现状和对策

2022-09-07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郑启慧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7期 本文字数:2640

  [摘要]基于实证分析方法,选取2015—2021年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经济贸易系500名五年制高职三年级的会计班学生数据为样本,通过对学生会计电算化期末考试成绩以及当前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发现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在电算化教学中存在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师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认为采用“基于抛锚式的SPOC校企协同育人”教学模式可以改善学生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满意度。
  [关键词]实证分析;五年制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22)27-0116-03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核心课程,作为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的一门独立学科,发展历史较为短暂。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对信息化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会计人员需要从烦琐的会计工作中解放出来,成为既懂会计专业的相关知识,又懂计算机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会计电算化课程依据江苏省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课程标准,再结合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学情,安排本项目的教学内容。
  一、教学现状
  (一)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根据数理统计学的原理,离散度是判断样本差异性的重要尺度。方差越大、标准差越大、全距越大,表明数据越离散;方差越小、标准差越小、全距越小,表明数据越聚集。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作为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淮安生物工程分院,其学生结构较为复杂,作者将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2015—2021年经济贸易系500名五年制高职三年级的会计班学生会计电算化期末考试成绩作为样本,带入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根据表1的统计结果可知,学生会计电算化课程期末考试的成绩统计方差为250.74,标准差为15.687,全距为115,三者数值绝对值均较大,说明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离散,即学生之间成绩差异较大,水平参差不齐,为一线教师的施教带来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二)教学目标设置不合理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核心课,依据江苏省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会计人员管理办法》,再结合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学情,安排本项目的教学内容。从知识储备上看,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有会计实务、税法和经济法的相关基础知识,理论知识较好,也学过计算机基础及应用,大部分学生已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有较高的信息化素养。通过教学平台的调查发现,学生对实际的工作任务兴趣较高,能够带着问题学习,专业基础知识较扎实,但是对知识的迁移能力比较弱,动手操作能力也较弱,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但是,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标准将教学目标分为两种,一是培养学生基本的会计实务操作与流程,即学生毕业能够掌握基础会计信息化操作流程,会利用电脑、手机等客户端平台进行做账、报账;二是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即学生能够利用Python、Java、C++等计算机语言创设编程程序,完成财务预算、决算等操作。对于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前者的教学目标要求太低,而后者学生既要掌握会计知识,又要掌握软件开发能力的要求又太高,教学目标设置不够合理。
  (三)教师教学模式单一
  教学应以学生需求为本,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此次调研表明,部分教师思想较为落后、理念不够先进,教学主要以灌输式为主,教师唱“独角戏”,将教与学相分离,其授课被动地让学生接受知识,单纯完成教学任务,忽视了学生的课堂体验,,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较少、教学手段落后。比如典型的是从教师(媒体)到教学内容到学生,在这个结构中,教师是第一位的,决定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而学生是绝对的被动接受者,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形成固定的活动进程,总体就是从教师讲到学生听、学生练,再到学生完成作业,突出不了学生为中心。
  二、对策
  (一)教学实施前期
  會计电算化课程设计,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会计与计算机的知识技能,提升学生会计专业的实践技能,融入课程思政,发挥课程价值引领的育人功能。
  1.研读教学内容
   会计教研组团队全体成员认真组织学习《江苏省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会计电算化课程标准》《1+X大数据财务分析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程标准》等相关文件。明确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范围,划分教学目标,确定重难点和考点,并对课程内容进行适当调整,重新编写教学单元和活页式教材。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必须在课前对所教授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剖析。
  2.注重资源整合
   构建“理、实、虚”三位一体的教学资源。理论资源包括各种相关教材、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等;实体资源包括校内实训软件网中网会计电算化实训平台、畅捷通财税一体化平台、Deep软件和校外实训基地;虚拟资源包括微课、视频、案例、云班课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有利于生成课堂的建构,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合作性。
  3.开展研讨交流
   教师在教学期间与当地其他中、高职学校进行研讨交流活动,对优秀的会计电算化课例教师听课、评课,改进当前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吸取他人成功经验,总结失败教训,不断地改善并运用于课堂,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素质。
  4.根据学情备课
   在课前学生通过泛雅网络平台和云班课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通过平台数据分析学生课前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的优劣势,进行针对性备课。
  (二)教学实施中期
  1.合理分组
  充分考虑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每个班级学生的男女比例、学习成绩差异、班级规模等,将班级以5~8人为单位,分为不同的小组,力求实力均衡,选出组长和学习委员。在合作学习中,作为教师,不再把自己视作工作者,而是作为合作者,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监控,比如在学生缺乏组织、小组成员之间不能相互配合的时候,及时了解原因,解决问题。另外,制定了小组的考评细则,组长负责督促小组成员一起完成任务,学生之间相互监督,提高学习成绩和技能。

202209012149

相关文章:
  • 1 “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现状及实
  • 2 数字经济新时代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综合实践课程教
  • 3 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制度框架的文献综述
  • 4 基于系统性文献综述的国内分层教学评价现状研究
  • 5 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初探
  • 6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第二课堂改革与实践模
  • 7 “岗课赛证”融通的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建设路径研究
  • 8 “职教”与“科创”互联互动研究
  • 9 “三全育人”视域下广西民办高校第二课堂活动文化育人
  • 10 “能源情怀”融入职业生涯规划育人过程的思考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