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董玉倩 魏淑媛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8期 本文字数:2548
[摘 要] 高职院校教育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近几年来大规模快速扩大,在规模扩大的前提下,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必须同步得到提升。而提升教育质量,需要专业的
教师队伍,一支高质量的“双师型”
教师队伍是提高新时代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关键。因此,研究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育机制的路径,对于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教育素质和高职院校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通过研究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育机制的现状,分析、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尝试从优化教师结构、加强校企合作、增强教师教科研能力等方面探寻解决路径。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育机制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8-0088-03
一、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育机制的现状
“双师型”教师具有相关学科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中的骨干力量。在新时代高职教育规模逐步扩大的前提下,明确新时期教育发展人才培养赋予“双师型”教师的新内涵,是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任务。2019年初国务院出台的“职教20条”中就提出了我国关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目标,要在2020年实现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在专业课教师中占比达50%以上。同年9月教育部等印发的“职教师资12条”中再次强调了我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上述目标,并要求用5~10年时间建成一支德技双优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国内外的教育工作者比较重视职业教育中的教师队伍建设。
但从目前看,,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素质仍需规范、实操能力欠缺、培训体系仍待完善、科研能力不足、管理模式有待创新。针对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有的文献当中并未明确提出建设性的指导意见和可行对策,改善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环境,健全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管理体系是本研究要着重研究的内容。
二、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育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利用抽取样本和回归分析法,从整体院校到个体差异找寻影响因素,结合经典案例分析,厘清影响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育机制的要素,能系统解决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育机制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主要有新时代“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新时代“双师型”教师缺乏企业实践工作经验、新时代“双师型”教师教科研综合能力薄弱、新时代“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不健全、新时代“双师型”教师管理机制不健全等几点因素。
(一)新时代“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经调研发现,省内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年龄40岁以上的占据总数一半以上。虽然该年龄段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是缺乏企业实践经历与创新意识。新入职的青年教师活力足、思路新,但实际教学经验不够,并且存在理论强、实践弱的特点,大部分新入职教师缺乏企业历练。专职教师占比较大,兼职教师任教不够灵活。
(二)新时代“双师型”教师缺乏企业实践工作经验
据调查,省内高职院校中刚入职的教师以应届毕业生为主,包含少量的企业转入型教师。新入职的教师通过几年的专业课学习与短时间的工作实习,并没有深入了解本专业与社会发展的联系。入职后与外界联系更少,缺乏职后提升培训。现已经被认定为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存在“双证”即“双师”的误区,实践教学与社会企业发展脱轨。
(三)新时代“双师型”教师教科研综合能力薄弱
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评定标准并没有得到规范和统一。从目前最新调查数据来看,从数量角度分析,全国高职院校专职任教教师已超过40万,但是“双师型”教师占比约40%;从质量角度分析,现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存在“双证”即“双师”的误导,教师不能将专业知识与实践发展相结合;从教学角度看,存在教師本科与研究生阶段学历不对口、专业基础不够扎实的问题。简单输出专业教学知识无法与新时代思想政治内容深度融合等问题;从科研角度看,存在教师缺乏科研热情、教学成果科研转化率较低、研究内容与实际社会发展贴合度较低等问题。
(四)新时代“双师型”教师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
现在高职院校对于“双师型”教师的考核形式单一,过分注重教学成绩,忽略科研成果第三方企业评价等,不利于“双师型”教师认清当前发展水平、优势与未来发展方向。普通教师与“双师型”教师奖励机制相似,造成其消极的工作状态。许多高职院校并没有良好的吸引条件,对于教师自身提升发展缺乏吸引力。对于“双师型”教师在绩效工资、奖金补贴、评优评先等方面没有特殊明显倾斜,现在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面临高付出、低回报的工作现象,极大影响许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的转变,打击了其积极性。
(五)新时代“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不健全
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制约下,高等职业教育相对于普通教育来说并没有受到长期的足够重视,社会认可度较低。对于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没有良好的环境,更是没有建立一套专门的培训体系,而且许多院校陷入“双证”等同于“双师”的误区。认定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标准较低,加上近几年高职院校对教师的不断扩招,教师难以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之外进行提升。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经验仅仅来自毕业之前的专业学习、入职前的培训。在正式入职之后,缺乏同行之间的交流。“双师型”教师培训缺乏专业渠道以及强有力的专门性培训。
20220916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