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思政教育理念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初探

2022-09-28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贾凡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0期 本文字数:2473

  [摘           要]  思政教育理念的提出给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将思政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指導新时代的人才培养工作,是高职院校面临的新问题。从思政教育理念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体现、思政教育理念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价值两个方面阐述如何将思政教育与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真正做到“立德树人、德技并修”。
  [关    键   词]  思政教育理念;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0-0082-03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思想政治工作要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在“价值引领、能力提升、知识传授”的总体要求下,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职业技术人才成为现代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的新挑战。人才培养方案作为组织开展教学工作、稳步推进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只有将思政教育理念全方位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并贯穿教育教学活动始终,才能真正做到“立德树人”。这成为现阶段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急需突破的“关键点”。
   一、思政教育理念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体现
   (一)思政教育要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而要想达到上述目标,则必须在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改革、教师理念的培养和提升等各个方面进行整体的安排和设计。
   1.思政教育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课程建设是基础
   随着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高职学生实际特点的不断发展变化,原来“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要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已不能完全满足现阶段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需求。因此,制订适应“立德树人”教学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思政课程+专业课程+互联网优质资源”的课程体系是目前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
   新时代的思政课程应该摆脱原有“枯燥”“刻板”的传统形象,构建理论知识传授、时代热点解析、实际教学体验“三位一体”的课程教育体系,充分挖掘新时代思政教育的特点与优势,将思政教育与时政要点、社会焦点等学生关注的话题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感,优化教学效果,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价值引领作用。
   同时,以思政教育为基点,重新对专业课程进行构建和设计,形成思政、专业、人文“三位一体”的职教理念,确立“思政教育为核心,职业教育为抓手”的课程体系。在思政课程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工匠精神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人文素养教育,实现全方位育人目标。
   结合“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特征,充分考虑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在人才培养中的不同需求,利用网络资源,开发优质网络思政课程,作为传统面授课程的有益补充。同时,针对网络课堂在授课、考核等环节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短板,设置有效的实践和考核环节,提高教学管理质量。
   2.思政教育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思政教育是核心
   思政教育理念对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绝不能将思政教育简单粗暴地理解成思想政治教育,而是应该全方位、多层次、多维度地进行分析。
   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来说,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就是要构建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核心、以专业课程为支撑、以人文素养教育课程为辐射的课程体系。
   也就是说,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应该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方面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观念。这部分的思政教育工作主要由思政课程承担。这些思政类课程的设计和建设应该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的思政教育需求进行,进而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这样才能将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程教育落到实处,突出思政教育的核心地位和主导作用。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另一个方面就是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这部分的思政教育工作由专业课程承担,也就是目前各个高职院校正在积极探索的课程思政工作。相对于思政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观念方面的教育而言,专业课程的思政工作是与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等方面息息相关的。通过不同层次和方向的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改革,将思政教育由浅及深地逐渐渗透进专业课程。以三年制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为例,一年级的课程,在进行思政课程教育的同时,结合专业基础课对学生进行职业理念和职业意识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初步形成职业教育理念;二年级的课程,则在设置专业核心课程的同时,辅助人文素养类课程对学生进行理想情怀和岗位责任方面的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三年级的课程,在顶岗实习工作推进的同时,辅助创新创业类课程,促进学生尽快融入自身岗位,顺利完成从校园到职场的转变。同时,在教学评价上,改变“学习成绩为主”的单一评价模式,把学生的理想信念、政治素养等融入评价体系中,使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融为一体。
   因此,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思政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思政课程的建设与改革,而是应该通过全方位的课程建设,达到思政教育全面融入人才培养方案的最终目的。
   3.思政教育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教师素质是重点

202209242102

相关文章:
  • 1 初中美术教学中乡土资源的融入
  • 2 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 3 浅谈如何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
  • 4 初中化学实验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 5 初中物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
  • 6 情景设置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 7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措施探析
  • 8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 9 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10 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