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项目评价机制研究

2022-09-28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郭豪杰 杜娟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0期 本文字数:2689

  [摘           要]  新职业教育法强调职业教育实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企合作项目评价是校企双方对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监督、全要素应用的评价,是坚持职业教育类型化教育的前提和关键。校企合作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教学质量评价、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和目标成果评价等。高职院校优化校企合作项目评价的改革措施有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机构与制度、打造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平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合作、推进课程与实训教学的深度合作和建设OKR模式目标管理体系。
  [关    键   词]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目标管理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0-0079-03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推动校企共管产业学院、企业学院,延伸职业学校办学空间[1]。2022年4月20日,新职业教育法发布,强调职业教育实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国家规定职业教育要开展校企合作,校企双方都是办学主体。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大国工匠和能工巧匠的孵化基地,因此需要具备“双师”素质的校内教学团队和企业的高技术人才共同开展教学和实训。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理论知识深厚,但是由于缺乏企业的经历,因此实践能力不强;行业和企业的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教育教学能力欠缺。因此,双方合作开展职业教育,可以互相弥补、相互搭臺,共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
   校企合作采取项目管理是高职院校现代化治理的重要措施,提升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校企合作项目评价是校企合作项目管理中的重中之重,不仅包含校企合作评价的机制管理,如校企双方各自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更包含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比如教育教学质量和毕业生质量等。
   国内有专家学者对校企合作项目的评价机制开展研究,覃文松撰文提出构建二级学院校企合作评价指标体系、专业校企合作评价指标体系和校企合作项目剖析表等三级分层校企合作评价指标体系[3];张黎明、胡娟撰文开展高职院校跨境电商校企合作订单班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以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者为评价主体,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得分进行实践研究[4]。赵恒伯等按照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作的一般性要求设计构建了一套校企合作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5]。
   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评价现存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健全校企合作的法律制度和政策
   分析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阻滞的原因,从宏观层面来看,国家对职业教育的运行和保障机制缺少有效的顶层设计,政府、职业院校、行业企业之间不能形成合理的社会分工,我国社会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与文化体系尚未成形,这些原因导致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缺少来自外部的巨大推动力。
   阻碍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发展的主要原因还是缺乏法律制度,缺乏长期规划和有效的顶层设计。尽管国家和教育部门已经出台了一些有关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政策和通知,但是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校企合作的深度、广度比起美国、德国和英国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仍然有较大的差距。不过我国的职业教育相关法律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2022年4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新职业教育法对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职业学校、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学业成果融通互认等作了规定,对校企合作的法律制度进行了规范,会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规模化和长效化发展[2]。
   (二)激励合作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下,职业院校和诸多企业都签订职教联盟、实习实训等协议,主动开展了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工作。但是很多合作都是浅层次的合作,有些合作的目的是为学生找到实习或者实训的工作场所。由于体制机制的限制,这些合作项目缺乏协同性、针对性和职业特色。大学生需要完成学业和学分,因此学校的实训实习课程大多是已经规定好的课程,这些项目并没有根据每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企业环境、职业素养等提出深层次的要求,企业也没有培养的主动权,学生没有充分体验到合作企业的企业文化和职业素养,学生毕业后也远远达不到企业的需求,导致校企合作中企业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不够。现阶段,国家逐渐加大对职业教育,尤其是产教融合的支持力度,比如,“1+X”证书制度可以促使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更大、动力更足;职教联盟建设也可以充分激励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发挥引领作用,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和产业链、教育链的深度融合,,推动职业院校专业对接产业链、创新链、技能链;政府立项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并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税收等支持和优惠,使他们建成名副其实的“学习工厂”,也可以吸引企业参与校企合作。
   (三)增强高职院校的服务意识
   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的战略定位、机构设置、制度建设、资金投入、人员配置等方面存在种种不足,导致高职院校无法从内部激发推动校企合作的动力。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唯有不断深化改革,改进管理水平,激发内在动力,才能使学校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逐步实现与行业、企业的深度融合[5]。因此,高职院校需要不断改革,主动了解企业的需求,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高职院校可以和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校企双方共同开设、共同管理相关专业或专业群,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教学管理中校企双方共同通过研发专业标准、开发产学研创一体化课程体系、教学标准以及活页式教材、教学辅助产品等形式推进产教融合。另外,还可以根据企业工作岗位需求,实施现代学徒制或者订单培养等,完善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校企一体化培养企业所需的合格人才。

202209242102

相关文章:
  • 1 初中美术教学中乡土资源的融入
  • 2 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 3 浅谈如何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
  • 4 初中化学实验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 5 初中物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
  • 6 情景设置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 7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措施探析
  • 8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 9 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10 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