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何俊琳 先霞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0期 本文字数:2758
[摘 要] 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的精髓和灵魂,文化产生凝聚力和竞争力,是学校办学的生命力所在,同时也是学校的核心競争力所在。部分高职院校对校园文化建设没有清晰的认识,忽视了文化塑形,精神成人。对四川三河职业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思路和建设现状进行阐述,从坚持思想引领,文化塑形,从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实训室文化、质量文化等多维度探索了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机制,改变了学校,改造了环境,形成了氛围,三河聚海,育人利物,使学校建设有魂又有形。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0-0124-03
“以文化人,化成天下”,校园文化的塑造关乎学校的人才培养,是学校办学的生命力所在;同时,校园文化也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不是先天生成的,是不能预设的,是在学校建设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实践逐渐孕育、生发、培育、提炼而形成的。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在后示范时期不断推进内涵建设的精神支撑,也是高职院校展示其内涵发展成果的重要载体[1]。
四川三河职业学院办学十多年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致力打造校园文化,坚持思想引领,引导学生精神成人,逐渐形成具有“三河特色”的校园文化。
一、三河学院校园文化的萌芽和形成
四川三河职业学院于2011年成立,办学初期,教师队伍不足,条件较差,学生数量少。教育是什么、学校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等问题引起了举办者、管理者和教育者深深的思考。
思考带来了行动,通过讨论,更多的同志认识到要发展必须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要建设更需要正确的指导思想。
经过创办期、建设期的艰苦奋斗,学校在办学思想大讨论过程中,一些同志根据学校当时的校情和学情,提出了“学校建设发展的指导思想能否由全国教育指导思想、学校党代会提出的党建任务、举办者提出的学校办学思路和学校办学实践的体会四个部分组成”,这一提议得到学校的集体认同和采纳。学校根据这一思路,在办学实践过程中提炼了“四个坚持”的办学指导思想,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德树人;坚持“以党风带教风,以教风带学风,促成优良校风”;坚持“培养一个学生,脱贫一个家庭”;坚持“爱学生、双核共融(专业核心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双向统一(生源和服务面向统一),培养人才”。“四个坚持”的指导思想经过实践和凝练,逐渐成形,得到全校师生的认同。
我们在探索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办学指导思想是一个学校建设的灵魂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源于管理者和教育者对校情、学情的准确把握和全体师生员工的共识,以及站在学校过去、现在、未来发展的基点上对学校建设发展的深入思考而做出的正确选择。
学校正是遵循这“四个坚持”的办学指导思想,破解了民办、边远、县域办学等三大不利因素,使学校各项建设逐步走上了规范发展的轨道。而办学指导思想的共识,又积极转化为学校文化建设的热情,,使学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016年,学校在申报四川省教育厅人才培养工作评估预审时,提供了学校文化建设的特色材料《“三河聚海,育人利物”——四川三河职业学院文化建设形成办学亮点》,在《中国教育报》2016年11月16日予以发表,学校用“大爱铸校园之魂,制度奠校园之基,良师铸三河之路”的办学实践,使学校顺利通过了四川省教育厅的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2020年,学校在四川省高职院校中率先在同类学校中申报了四川省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复核。学校在教学诊改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学院的质量文化:学校的质量意识是“人人向好,追求更好”;学校的质量精神是“人人都做质量监督员和建设者”;学校的质量行为是“全员投入,不断提高”;学校的质量价值观是“质量是生命,诊改是保证”;学校的质量形象是“三个满意的品牌学院”。
通过教学诊改专家复核,在交换意见时,有专家指出:“学校既像是一个新校,也像一个老校。作为新校,还存在差距和不足,但学校已经逐渐养成了一股老校的精气神。”我们认为这句话是对学校文化建设的最高评价。
2020年,学校申报了四川省文明校园,四川省文明办专家组一行到学校对领导班子建设、思想道德教育、活动阵地、教师队伍、校园文化、校园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实地考察,学校又顺利获得了“四川省文明校园”荣誉称号。
学校连续获得五项省级荣誉和称号,在省、市相关会议上交流办学经验,2022年被四川省确定为“创建国家级文明校园先进学校”。
二、三河学院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实践
校园文化属于社会文化的范畴,有广义与狭义两个层面,广义的校园文化涵盖制度、行为、物质、精神等内容,狭义的校园文化即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内在群体意识的体现[2]。四川三河职业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经历了由点到面、由零散到系统、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学校经过积淀和思考,逐渐打造了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实训室文化、质量文化等校园文化。
(一)制度文化
学校与时俱进,根据党中央和教育部的最新要求,不断修订完善学校章程,充分保证了党的领导,同时又保障了举办者、管理者、学生的利益[3];根据民办学校的特色,学校探讨了法人结构治理模式,形成了董事会领导下的,由党委会、董事会、校领导组成的校务委员会集体决策的“三河治理模式”,得到四川省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专家组的高度评价;2015年起,学校在制度废、改、立的基础上,不断新增、修订、完善基本制度,迄今为止,已建立基本性制度500余个,做到了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学校被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司法厅授予“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荣誉称号。四川省依法治校专家组组长检查时指出:“通过对学校的检查,颠覆了对民办学校固有的印象。”学校的依法治校经验得以在省级大会上作为典型进行交流发言。
20221007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