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钟小芬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0期 本文字数:2740
[摘 要]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整个社会开始提倡创新
创业,这是党和政府的明确要求,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
创业教育融合发展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然而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一些高校过多专注于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业能力提升,忽视了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导致一些大学生在创业初期面对挫折的时候,会自暴自弃,对个人成长和发展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因此,针对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探讨关于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的举措,希望可以帮助大学生在创业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
[关 键 词] 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0-0133-03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大学生具备专业技能,还要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因此,各高校开始逐渐重视对于思政课程的教学,积极开展思政教育。思政教育对于大学生未来发展和创新创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大学生创业可靠的思想保障,将思政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中,有利于培养大学生优秀的品质,为未来的创业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
一、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可行性
(一)教育目标的一致
思政教育的重点是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规范和约束,是引导大学生形成优秀的品格,从而培养出能够为我国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做贡献的优秀人才。从本质上而言就是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而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养成不断创新的思维模式,让大学生有能力完成自主创业,为社会主义发展提供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把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作为核心教育内容,除此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拼搏奋斗精神,让学生在将来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发展环境,践行现代化创新型人才的发展原则,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素质人才。这个观点其实与思政教育的宗旨有相似之处,创新创业教育追求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提升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格,塑造一种高水平的素质教育,由此可见,两者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在育人理念上可以做到相统一。
(二)内容和方式的互融性
从发展的角度分析,创业型人才需要首先具备完善的人格和全面的综合素养,这其实在教育方面与思政教育是存在相互交叉和交融的地方。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将大胆创新、乐于冒险等创业活动品质渗透在思政教育中,让思政教育的内容变得丰富和生动,相反,思政教育通过对大学生价值观、创新能力的培养,把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融入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过程中,让理想信念教育变得更加靈活和有效。另一方面思政教育不提倡个人主义,正好对应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团队协作,有利于学生形成团结互助、拼搏进取的精神,为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因此,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教学内容存在密切的联系。同时,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方式不仅仅依靠课堂完成,还需要在实践教学活动、线上讲座等形式中不断完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共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一)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思政教育是高校教育的基础,对高校教育具有关键性作用,传统的思政教育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忽略了实践课程对于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上,呈现出来的效果过于单调和乏味,教学效果达不到理想状态,在思政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之后,可以将两者的教育目标进行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注重对实践课程的教学,在课程安排上实践性比较强,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很多理论知识都是以实际生活作为案例展开教学,弱化了思政教育中的说教色彩,,让整个课程安排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当代人才的发展要求。
(二)思政教育为创新创业教育引领方向,保驾护航
高校思政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基础,创新创业在我国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成熟的课程体系,一些高校在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的时候,过于注重对创业技巧和创业知识的培养,造成整个课程过于功利化,创业者在创业的时候过于追逐经济效益,而忽略对思想道德和企业文化的建设,这与最终的教育目标产生偏离。因此,要实现优质化教学,就需要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正确发展引领方向和保驾护航。思政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全的思想道德体系,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提高创新创业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同时我国如今正处于科技发展比较迅猛的时代,青年在创业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一点影响,他们的创业主观能动性可以得到更好的发挥,但在真正的创业过程中,还需要思政教育加以引导,帮助他们树立坚定的创业信念,避免因为创业受到打击之后一蹶不振,对大学生的心理造成严重损伤。
三、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中的问题
(一)高校思政内容缺乏创新
如今我国高速发展的形势对高校大学生来说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国内一些高校都开始重视思政教育的深入探究,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高校思政课的内容并不能满足学生学习发展的要求。我国一些高校在开展思政课的时候都是以授课为主,而课堂授课的主要内容来源于课本知识,这种情况下的教学内容过于单一,缺乏多样性。另外,思政课教材的文字内容比较多,很多知识都是以理论为主,教师如果在授课的过程中过度依赖课本内容,就会使教学氛围过于沉闷和空洞,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只会让学生越来越厌烦,从而导致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大打折扣。由此可见,高校学生缺乏创新性思维的主要原因与学校的授课方式有着密切联系,授课方式的传统让学生的潜在能力得不到发挥,所以,必须尽快加强高校思政内容的创新。
20221007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