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孟红莉 毛颖辉 金瑾 国佳秀 韩梦梦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1期 本文字数:2521
[摘 要] 针对数据分析与统计软件应用这门
课程的特点,进行了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设计。录制以知识点为单元的微课上传网络教学平台,开展领取学习任务、自主观看微课、在线提问、写数据分析报告等线上教学,而面对面的课堂教学的重点则专注于数据分析方法论、操作综合运用、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 键 词] 数据分析与统计软件应用;微课;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1-0040-03
数据分析与统计软件应用
课程是一门既注重数据分析的基本原理,又注重统计软件实践操作的应用型课程。借助微课这种形式,混合式教学可以将线下的课堂教学与线上的网络自主学习有效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学生对数据分析的深入理解,以及他们的SPSS统计软件操作能力。在更高层次上,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学完课程之后,独立地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具备从数据收集、录入、管理,到数据分析并形成研究报告的自主能力。
微课是相对常规课来说的一种微小的课程,用以讲授单一知识点或突破某个教学问题[1]。微课的核心是短小精悍的微型教学视频,它围绕一个核心概念或主题,用精炼、形象的语言制作视频供学习者使用。建设基于微视频的微课通常有五个步骤:罗列教学核心概念,写15~30秒的介绍和总结为核心概念提供上下文背景,录制长为1~3分钟的视频,设计引导学生阅读或探索课程知识的课后任务,将教学视频与课程任务上传到课程管理系统[2]。
混合式教学就是将面对面学习和在线学习有机结合起来的教学,可以充分利用传统学习方式和互联网学习各自的优势[3]。在面对面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重点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精讲课程内容,突出重点、难点,师生之间多进行互动交流;在线学习部分,教师要提供学习资源,组织在线互动交流。
一、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设计
基于微课的数据分析与统计软件应用混合式教学设计将教学从课堂内延伸到了课堂外,充分利用微课的学习时间短、内容独立、学生可借助网络随时独立完成学习的特点,将线下授课和线上学习相结合,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掌握数据分析基本原理的同时,能够熟练操作统计软件,做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具体包括制作微课、线上教学、面对面的课堂教学三个部分。
(一)根据课程知识点体系制作微课
数据分析与统计软件应用是社会工作和公共事业管理两个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能够熟悉数据分析的规范流程、理解数据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掌握SPSS统计分析的主要操作,能够独立应用SPSS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具备数据收集、数据录入、数据管理、数据分析的能力。
这门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已经掌握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等课程的相关知识基础,但不少学生在学习社会统计学基本原理时就感到非常困难,所以学习本课程始终会有畏难情绪;学生的学习习惯仍然是理论课上课听讲、记忆、参与讨论等,没有将软件的实操和运用作为重点。
在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课程知识点体系选择部分知识点进行微课制作。本课程共有12章、54个知识点,选择其中的37个有关统计软件实际操作的知识点制作微课,具体见表1(见文末)。
微课时长控制在10分钟以内,,主要以教材中例题为操作样题,制作重点放在SPSS的操作步骤演示和结果解读上。在开课前将制作好的微课上传至学校的在线教育综合平台,构成线上教学的主要内容。
(二)线上教学
线上教学包括领取学习任务、自主观看微课、在线提问、根据给定的数据库写出数据分析报告、自行选题调研写出数据分析报告等环节。根据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教师制订每一章节的学习任务书并提交到教学平台,要求学生在本章节的线下课堂教学之前,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先行自主学习,疑难问题可以在线上向教师提问。
学习任务书的内容主要是要求学生回顾统计学原理中的相关知识和熟悉SPSS统计软件的相关操作步骤。回顾统计学原理的任务需要学生自行查阅资料,软件操作步骤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微课完成。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收集、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对于其中的普遍性疑问在面对面教学中进行回应和讲解,对于个别化的问题根据难易程度个别解答。
在更高層次上,本课程希望学生在掌握了统计软件的基本操作之后,能够根据数据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流程,综合运用多项操作解决新的问题。根据给定的数据库写出数据分析报告是让学生面对新的数据库,运用学过的操作去完成一项不熟悉的任务,这是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可能会经常面对的问题,所以会提供各种类型的数据库让学生进行分析,写出综合性的数据分析报告。学生将数据报告在线进行提交,教师批改审阅,可以线上反馈,也可以选择其中部分线下进行讨论。
自行选题调研写出数据分析报告是要学生综合运用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中的选题、研究设计、抽样、问卷设计、问卷发放和回收等知识,自己完成这些环节并将搜集到的定量数据录入后形成自己的数据库。然后,让学生选择恰当的操作进行分析,形成自己的研究报告。这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创造能力,能够综合运用多门课程的知识,从计划产生到设计执行,完全生成了一个新的产品,是属于高阶思维能力。学生在综合教育平台提交研究方案、问卷、数据库、研究报告,教师进行批阅并提出建议,选择其中部分内容在课堂中讨论。
20221007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