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卫晓娅 李娟 王惠平 李清正 刘晓 王继红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4期 本文字数:2542
[摘 要]
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价值理念和教学方式,是实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要求专业
课程与思政教育在立德树人层面同向同行。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指引,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护理伦理学“课程思政”实践,通过线上线下联动,融入情感体验教学法的混合式教学改革能够促进护理学专业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情感体验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2)34-0062-04
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1]。护理伦理学属于德育属性较强的护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以一般伦理学原理为指导,研究护理职业道德,课程既具有专业性,又具有人文性。护理学科本就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学科,护理实践中包含了丰富的人文要素。护理伦理学课程的人文社会科学性和思想政治教育契合度高[2]。在护理伦理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能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与人文素质教育的互相促进。
混合式教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混合式教学包括学习理论、教学媒体、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多种意义上的混合,狭义上的混合式教学专指线下和线上教学的混合[3]。本研究中的混合式教学改革既有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混合,也有线上线下的联动。本研究坚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突出培育护生的职业认同感、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意识,通过团队研讨、精心设计、深入挖掘、实践反思,探索护理伦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着力提升混合式教学的效果。
一、护理伦理学课程思政改革背景
伴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医疗技术日新月异,护理伦理新问题层出不穷。与此同时,“健康中国”理论的提出和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国家和社会对医疗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和职业素养都有了新的要求。护生能否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医学发展的需求,自觉进行新时期护理职业道德凝练、提升和建设已成为广泛关注的话题。由此,护理伦理学在日常教学中的地位、作用、效果和改革备受重视。一方面,在护理伦理学教学过程中挖掘思政元素、选择适宜的思政元素切入点,建设思政案例库和视频资源库,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关键;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浸润与熏陶,在专业课中运用情感体验激发自主探究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在护理教育中实施的有效性,从而促进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素养的提升。
在十九大精神的推动下,教育部文件《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4]指出,要突出强调大学生的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使其具有终身发展能力。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学习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强化学生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辩证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正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关心国家命运,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
二、思政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一)修订教学大纲,增加德育目标,确保课程思政教育的方向性
本课程围绕课程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设定立体化课程目标。注重德育目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引导护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以讲解“护理伦理学的理论基础”中的“美德论”为例,利用曾子杀猪的典故作为学前案例,导入课程的同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儒家文化,培养价值认同与文化自信,落脚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的价值准则——诚信,着眼于公民应当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利用全社会的道德共识,引导护生提升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全方位的伦理修养。具体的德育目标、思政融入点和教学方法见文末表1。
(二)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增强课程思政教育的可行性
榜样,是看得见的力量,身边的榜样,因其真实性、可亲近性,更有感染力和教育价值。以“护理伦理学的基本范畴”中的“尊严与价值”这个知识点为例,用学习强国App推送的关于平顶山学院学子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冬奥的实例激励护生,“在这场全民关注的体育赛事志愿者队伍中,有3名平顶山学院医学院护理专业学生,毕业生王浩、在校生张希龙、张耀磊同学现已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北京、延庆两个赛区开展冬奥会志愿服务工作,他们全情投入这场冰雪盛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冬奥助力”。用往届学长的成长经历启发护生,把个人梦想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结合,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成为服务发展、报效祖国的栋梁之材。利用身边实例,发挥见贤思齐的榜样力量,围绕尊严与价值进行思辨,加强知识点的掌握与价值观塑造的融合,将德育树人的成果案例作为课程总结的升华和内涵延伸。
20221021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