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入课程思政在社区护理学中的实践研究

2022-11-02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李彩娣 陈兰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5期 本文字数:2611

  [摘           要]  混合式教学的开展,为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提供了新的契机。研究基于混合式教学,探讨思政教育在社区护理学中的实践运用,为促进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提供依据,为提升护理教学质量积累经验。
  [关    键   词]  社区护理学;混合式模式;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5-0124-04
   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给课堂教育教学制定了新的规范,要求教师基于课程,用好课堂,达成德育目标[1]。这意味着高校思政教育从思政理论课程延伸到所有课程,“立德树人”是每位教师教学的宗旨,知识传播与价值塑造同等重要。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是课程思政的新契机,拓宽了课程思政改革的平台,顺应时代潮流,立足教育发展,提升高校教育质量。社区护理学围绕社区特殊人群健康促进,讲述社区工作方法,培养学生综合护理能力[2]。社区护理学属于专业核心课程,人文色彩浓厚,课程实践性强,综合性高,涉及知识覆盖面广,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思考能力要求极高,是链接护生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桥梁学科,也是开展素质教育的优良载体,思政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给社区工作带来更大的挑战,给课堂教学带来更高的要求[3]。所以,如何培养理论知识完整、技能娴熟、综合素质过硬的社区护理工作者,是每个授课教师应该深刻钻研的问题。
   一、社区护理学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一)立德树人是医学专业教育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改革的更新,建设高质量的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人群的基本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社区工作者需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更要有高尚的医风医德和刻苦钻研的探索精神[4]。社区护理学担任着培养高质量社区全科护士的重任,课程讲授包括专业知识传授、工作技能培养和价值塑造等多个方面。随着社区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为了更好地发挥社区的医疗防控能力,必须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务工作者,达到全面促进人群健康、提高综合性服务的目标。因此,思政教育是医学教育的根本要求,亦是社区护理学的授课目标。
   (二)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需要
   社会经济、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得信息传播复杂多样,意识形态竞争也异常激烈,正确引领学生思想塑造面临较大的挑战。《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搞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务必把握好课程这个主渠道,发挥教师关键作用。课程建设首先需要广大教师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教育思想,把握时代教育方针,明确现下教学育人目标,确保课程思政顺利进行,真正见效[5]。高校教师需提升自我品格和修养才有可能培养出有责任感、无私奉献的学生,才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找准思政点,培养出有技能、乐奉献的社会主义接班人[6]。所以,教师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掌舵者,除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广泛阅读,,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党史学习教育,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使专业课程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和德育功能[7]。使专业课有温度、有深度,真正做到在授课过程中融入家国情怀、职业道德、价值引领、社会担当等方面的“思政”元素,達到育人目标。
   (三)教学内容蕴含思政要素
   社区护理学授课内容包括10个章节,共计36学时。结合教学目标和思政目标,本研究立足四个模块:理论知识、护理技能、工作方法及思维培养,课程链接疾病护理与临床实践,内容涉及面极广,涵盖多个学科,教学包括理论与实验两个方面。课程讲授以社区护理工作内容为主干、德育为核心,以教师引导,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不同的模块,蕴含相应的思政要素。社区护理概论中蕴含职业道德、职业价值等思政元素,可以强化学生认识,增强职业自豪感;社区护理工作方法蕴含批判性思维、职业规范、职业情感、护理文化等思政元素,培养家国情怀、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社区不同人群的健康管理与护理蕴含人文素养、人际沟通等思政要素,培养严谨务实、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区突发事件的应急护理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珍爱生命等思政要素,培养敬畏生命、尊重人格的博爱精神。
   二、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思政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执行者,其对课程的定位、思想觉悟、政治素养直接影响着课程教学设计,决定着课程最终育人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明确学科教育目标、综合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具有较高的思政敏锐度、思政教育能力。社区护理学属于专业课程,授课教师大多专业知识扎实,但缺乏对思政理论的系统学习,思政教育经验欠缺,自身政治觉悟不高,难以精准把握思政点[8]。其次,思政融入能力不足,语言规范性和融入角度欠佳,达不到理想效果。最后,思政教学需要重新构建授课目标和方法,需要教师在教学准备上付出更多努力,投入更多时间,提高课堂组织能力、教学表达能力和教学艺术水平,这一切将给教师带来压力和挑战。
   (二)缺乏规范的思政题材模板
   社区护理学属于新发展起来的年轻学科,教学方法还处在摸索阶段。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开展、思政理念的提出给社区护理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但如何开展社区护理学思政教育,现下正处在探索阶段,没有现成的样板,教学团队需集体备课讨论研究,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编写思政案例脚本,制订教学方案,完善思政资源。在导入思政元素时找准“契合点”,通过“学习讨论—实践探索—完善改进—示范推广”模式展开[9],保证社区护理学思政教育贴合专业需求,成为塑造学生价值观、形成良好职业道德的航标。

202210302117

相关文章:
  • 1 高校考试信息化改革
  • 2 现职军官培训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 3 单元主题下高职院校英语口语课堂表现性评估任务的设计
  • 4 课程思政背景下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析
  •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文化育人工作路径研究
  • 6 机会识别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
  • 7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影子教育研究综述及启示
  • 8 思政元素融入高等数学课程的研究
  • 9 思政工作与职业教育的创新模式与经验分享
  • 10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研究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