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杨文杰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5期 本文字数:2839
[摘 要] 隨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加,
大学生就业难度持续攀升,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做好就业指导工作,,转变
大学生就业理念,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帮助其顺利就业,成为高校办学中一项越来越重要的任务。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依然面临一些困境,降低了就业指导工作效果。鉴于此,高校需要正视就业指导困境,并积极采取破解策略,从而推动就业指导工作水平持续提升。首先对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意义分别从多个维度进行探讨,其次总结概括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面临的困境,最后针对所谈到的困境,重点论述具体的破解策略。
[关 键 词] 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困境;破解;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5-0153-03
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大学毕业生首次突破千万,大学生就业压力巨大,具体表现就是应届大学生一次就业率下降明显。大学生就业不仅是教育问题,还是民生问题以及发展问题,大学生就业难度的攀升给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大学当前的就业指导工作不可避免地面临一系列困境。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对大学生顺利就业意义重大,未来高校需要将就业指导工作置于更加重要的地位,深入分析就业指导工作困境产生的具体原因,广泛借鉴经验,从而推动这一工作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意义
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本文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将做好这一工作的重要意义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就业指导工作的最大意义在于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目前,一些大学生就业观念不正确,具体表现就是自我认识不准确,对就业形势认识不全面,存在非政府机关、非国有企业不去的观点,这导致学生的就业难度大增。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例如,让大学生客观认识就业形势,正确把握自身的就业能力,改变没有自己心仪的岗位宁可不就业的观念,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创业,创业也是一种就业,这样能够让大学生的就业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只有转变就业观念,才能够在就业方面采取正确的行动,从而找到切合实际的工作。
(二)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高校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良好的就业能力有利于大学生顺利就业,反之则会增加大学生就业的难度。目前,一些大学生之所以就业难度比较大,与其自身就业能力不足有很大的关系,通过加强就业指导工作,让大学生掌握一些就业技巧、面试技巧等,可以实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举例来说,就业指导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就是面试指导,通过对大学生面试进行指导,能够提升其面试表现,有助于其在应聘中获得一定的优势。
(三)增强大学的综合竞争力
随着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之间的生源竞争不断加剧,对广大学生以及家长来说,在选择高校就读的时候,最关注的一点就是学校的综合实力以及学生整体就业状况。如果学校就业情况不够理想,学校的吸引力就会大打折扣,这会影响学校的生源以及发展。从这一角度来说,高校需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切实提升就业指导工作水平,这样能够进一步增强高校的综合竞争力,从而帮助高校构筑核心竞争优势,从而在未来更加激烈的竞争中顺利胜出。举例来说,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升,能够吸引好的生源报考,减少生源流失,从而全面提升学校的发展潜力。
二、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困境
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很多亟待突破的困境,本文通过调研将比较棘手的困境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就业指导工作被边缘化
目前,一些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一工作处于一个相对边缘化的位置,就业指导各项工作开展缺少支持,具体表现在人力支持、物力支持等方面。具体介绍如下:人力支持方面,高校就业指导队伍建设不受重视,学校人才引进方面基本上局限于科研人才的引进,对就业指导方面的人才引进不足。一些高校就业指导人员基本上都是内部调配,没有充分考虑其岗位胜任能力,也没有新陈代谢机制,这导致就业指导队伍整体水平比较低,自然会影响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效果。物力支持方面,就业指导活动的开展需要资金支持,高校预算中就业指导方面的支出安排比较少,很多时候物力的限制导致很多就业指导工作无法开展或者开展的效果不够好。
(二)个性化指导不足
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发展趋势来看,个性化指导将会逐渐取代“一刀切”指导模式。目前,高校个性化就业指导基本上就是“一刀切”,没有充分照顾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这样会导致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欠缺,无法做到给每一个大学生都提供其所需要的就业指导服务,这也就意味着一部分大学生很难从就业指导中受益,继而影响就业指导工作整体效果。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开展之前,并没有投入必要的精力对大学生就业指导需求进行充分调研,没有对不同大学生就业指导需求差异进行把握,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服务比较单一,没有较好地匹配大学生的差异化需求,大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就业指导服务,而不能做到按需订制。
(三)没有形成合力
目前,一些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方面并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没有能够形成合力,由此导致就业指导工作效果不理想。尽管很多高校都设置有就业指导中心,但是该中心与其他校内机构、社团之间的合作并不够紧密,就业指导工作基本上由该中心“单打独斗”,这就导致资源无法充分共享,就业指导工作开展情况不够理想。毕竟目前绝大部分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人员配备、经费支持、资源储备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很难做好此项工作。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如果不能够与其他主体充分合作,自身的工作开展会受到影响,很多工作得不到充分的支持。举例来说,高校的一些学生社团在就业指导方面其实具有很大的优势,不过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与学生社团之间的合作明显不足,这会影响就业指导效果。另外,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合作也不够全面以及深入,这一点需要改善,得不到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将会让这一工作开展效果大打折扣。
20221030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