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PBL教学模式在口腔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2022-11-03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陈玮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5期 本文字数:2688

  [摘           要]  伴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现阶段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在这一背景下,社会各界开始关注医学教育,PBL应运而生。基于此,从PBL的概念、PBL教学模式在口腔医学教育中的可行性分析、PBL教学模式在口腔医学教学中面临的挑战以及具体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浅要探析,旨在为该模式的践行提供思路,助力学生创造力的全面提升。
  [关    键   词]  PBL经历;口腔医学生;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2)35-0156-04
   PBL教学模式在口腔医学教学环节中的全面落实,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该模式的全面落实,能够最大限度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还可以助力于其临床思维能力的提升。此外,通过采用该模式进行教学改革,可以充分展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使其能够自主解决相应的问题,同时还能够促进其创造力的全面提升。
   一、PBL教学模式的概念
   PBL这一教学模式以具体问题为导向,是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提出的。与赫尔巴特学科中心以及教师中心的教学方法相比,其存在较大的差异。该教学模式始终认为学生应该积极主动进行学习,而不是由教师进行“灌输式”教育。与此同时,这一教学模式还与实际任务进行了衔接,进而使得学习者能够全身地投入学习过程之中。在任务的设置过程之中,它始终要求情境的真实性,要求学习者能够通过相互之间的合作,探究问题的解决策略。而在这一环节中,学习者则能够有效掌握解决问题需要的相应知识,并将其内化为自身能力。在口腔医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要以具体病例为先导,并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逐渐掌握相应的知识。在这一环节之中,教师则始终作为指引者的角色出现,这一方式有效落实了启发式的育人模式,并且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此外,通过这一教学模式还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带给学生的思维定式,使其在面对问题时思路能够更加灵活。并且学生在学习时也会呈现出更高的积极性,在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其创造力也会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
   二、现阶段口腔医学发展趋势
   伴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持续提升,人们开始将更多的目光投射到生活质量上,而这一变化也使医学模式处于不断变革之中。所以目前在对疾病的预防以及诊治过程中,医生除了对生物学因素进行考量之外,还要综合生物、心理、环境以及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进行思考。现阶段我国的口腔医学与其他医学内容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其研究也已和其他医学研究趋于一致。因此当前阶段的口腔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相对雄厚的知识基础,要能够构建健全的知识结构,此外还要具备较高的创造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观察能力等。目前,口腔医学的科学性也在不断提升,各大高校对高素质创新型口腔医学人才的培养力度也在不断加大,这就为其教育方向的确立提供了依据,同时也将更高的使命赋予了该专业的学生。所以当前高校要重视对PBL教学模式的运用,从而培养符合新时期要求的口腔医学生。
   三、国内PBL教学模式在口腔医学教学的实施现状
   目前,国内的口腔医学教学仍以“学科教学”为主,PBL模式在国内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PBL课程体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学校受办学规模的限制,教师数量和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很难支持学校的课程体制发生重大的变化等。所以,各口腔医学院的PBL教学改革在充分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和优化自身教学环境的前提下进行,改革方式、力度、覆盖面、操作模式、管理方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实践效果也不尽相同。概括来讲,国内PBL教学模式在口腔医学教学的实施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学科内的PBL模式
   这种口腔医学教学模式采用PBL小组讨论和案例学习的思路方法,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取代了部分的理论教学,但学习讨论的领域只局限在课内,并没有进行跨学科的渗透和整合。这种PBL模式也是目前国内大多数口腔医学教学所采取的教育方式。尽管这种PBL教学方法被国内外的医疗教育界所诟病,认为该PBL教学仅仅是一种表面的教学,并不能真正反映出跨领域的知识融合和运用,未能体现PBL的内在精神。但是,这仍然是适应我国口腔医学教育现状、提升口腔医学生创造力的一次重要尝试,其存在合理性和不可低估的价值性。PBL的推广应用,有助于转变新时期的教师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创新性。以中国医科大学为例,该校通过多种途径筹集资金推进教学改革,并通过项目的方式鼓励学生开展PBL相关的教学活动。此外学校还在全国医疗教学研讨会上,多次介绍有关的PBL教学模式改革的经验,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
   (二)跨学科并行式PBL模式
   受我国当前的医疗技术所限,PBL模式大多充当一种辅助的教学方式,其教学相对独立,与原来的口腔医疗课程平行,病例则是以器官/系统为基础,,将各专业的知识进行充分整合。与上述模式相比,跨学科并行式PBL模式进一步加强了交叉学科的知识集成,有助于将两者之间的优势相互补充,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果。以四川华西口腔和复旦上海医科大学的PBL口腔医学课程设置为例,对跨学科并行式的PBL模式进行简要介绍。两所大学的PBL课程模式非常类似,都是在第五学期(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刚完成通识教育,转入医学进修)开展,持续三至四个学期,按PBL的标准进行分组沟通,由8~9人参加,每个学期将有3~4个个案讨论,每个个案包括3个专题讨论。此外,跨学科并行式的PBL模式高度重视学生的全面素质评价,构建了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案例评价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可以说,这种跨学科并行式的PBL模式充分体现了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提升了医学生的自主性,促使其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创造性思维。

202210302119

相关文章:
  • 1 高校考试信息化改革
  • 2 现职军官培训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 3 单元主题下高职院校英语口语课堂表现性评估任务的设计
  • 4 课程思政背景下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析
  •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文化育人工作路径研究
  • 6 机会识别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
  • 7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影子教育研究综述及启示
  • 8 思政元素融入高等数学课程的研究
  • 9 思政工作与职业教育的创新模式与经验分享
  • 10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研究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