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陈园卿 陈桂珍 盛世琦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6期 本文字数:2668
[摘 要] 为主动适应“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建筑产业变革和行业转型升级发展需求,基于产业链组建建筑工程技术
专业群,基于岗位链明确
专业群人才培养定位,进一步实施“一专多能”复合型现代建造技术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基于“1+X”和“411模式”构建“共享+特色+拓展”模块化
课程体系。
[关 键 词] 专业群;“1+X”证书制度;“411模式”;模块化;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6-0086-03
一、研究背景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指出,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其三大特征是跨界、整合和重构[1]。
当前“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建筑产业变革和行业转型升级发展,需要职业教育主动对接建筑的“产业链”“岗位链”,有效输出“人才链”。特别是加快掌握新型建造技术和管理的一专多能复合型现代建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1+X”证书制度
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简称“1+X”)试点工作;提出将“学历证书”与“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机衔接举措,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的重要改革部署,也是重大创新[2]。
(二)“411”人才培养模式
“411”人才培养模式是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在二十多年教改实践中总结出的研究成果。其核心内容是培养建设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工程图纸识读、工程计算分析、施工技术应用、工程项目管理”四项专业能力,一项综合实务能力,一项就业顶岗能力,简称“411”[3]。
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组群逻辑
依托省双高建设,2020年6月我院组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专业群组群是基于建筑产业链施工员岗位群内在逻辑关联及匹配度,经过系统、科学论证,将建筑工程技术、市政工程技术、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建设工程管理和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5个施工管理类专业集合成群,深度挖掘“技术+”潜能,在“互联网+”的催生下,凸显最大的专业集群优势和办学效应,见图1。
(一)基于产业链,构建现代建造技术专业群
工程建造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成本、使用和寿命起关键作用,影响千家万户和国计民生,也是施工企业赖以生存的立足点。原有高职施工类专业注重本专业岗位技术技能培养,相关专业岗位能力拓展不足,严重制约建设类人才可持续发展,不能满足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生态化”“智能化”“国际化”和转型升级及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急需培养以建筑最终产品和综合效益为目标,适应“新产业、新技术、新应用”一专多能复合型现代建造技术技能人才,助推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共享、系统集成和联动发展。
(二)基于岗位链,明确专业群人才培养定位
基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技术链,形成以大土建施工岗位群为主线的岗位链,专业群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丰富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一专多能复合型现代建造技术技能人才。
(三)基于任务链,形成群内资源多维度互融
基于建筑施工过程的任务链,按照人才培养规格确立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和人文素质全方位提升的目标,以“底层共享+中层特色+顶层拓展”三层次构建模块化专业群课程体系。强调群内相通、相近的专业基础课和相近、相关的专业课程建设,强化群内专业课程内容整合。
同步对接行业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新成果,实时更新教学资源;以技术应用为目标配套开发教学资源,以能力培养为本位设置模块化课程,以素质养成为导向改革通识教育课程,以合作培养为路径开发校企课程和校本课程;通过数字一体化、新型活页式和工作手册式教材,系统构建更加关注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实现共建共享课程资源、教师资源、实训资源、社会资源、文化资源等,深入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如模拟教学等,仿真教学与真刀实枪相结合,提升“手的教育”,真正实现“教、学、做”合一。
三、专业群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关系逻辑
专业群以建筑工程技术为核心,市政工程技术、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建设工程管理和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为支撑,创新一专多能复合型现代建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使群内资源实现共建共享,并配套开发活页式和工作手册式教材,展开魅力课堂改革。
(一)集群基础共享:体现共享特征,培养专业群通用能力
以基本素质养成为根本的集群“专业共享课”,位于课程体系底层。主要培养专业群通用能力,面向专业群内所有专业学生开设,是群内所有专业共同必备的基础知识、职业技能和人文素质,帮助学生形成职业领域的全局认知,帮助学生掌握职业基本素养、职业通用能力。
基于专业群“知识相通、技术相近、岗位相关、资源共享、互惠创新”原则,我院专业群现具备开设的课程有建筑材料、BIM技术应用、智能建造概论等相同专业基础共享课;技术领域相近,均面对土木建筑大类施工,现场一线岗位群包含施工员、测量员、质量员、材料员、安全员、资料员等,发展岗位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二级建造师等;共享包括课程资源、专业发展以及专业人才培养数据等教学资源;通过各专业创新主体要素实现知识共享、协同创新、资源优化,达到行动最优同步、高水平的系统匹配目标。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模块化课程体系如文末图2所示。
20221106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