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基于能力本位的积极教学法研究

2022-11-07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刘晓花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6期 本文字数:2512

  [摘           要]  通过分析“教育家的理论基础”“学习金字塔理论”“布鲁姆认知领域分类学”等对基于能力本位的积极教学法的理论支撑,详细阐述了积极教学法的主要内容,进一步分析了我国高职院校使用积极教学法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并对此提出了相应措施。
  [关    键   词]  积极教学法;理论基础;能力本位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6-0103-04
   积极教学法,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使用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协助和指导学生完成相关知识点的学习。积极教学法不是具体的一种教学方法,而是许多教学方法的综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编写出可测量的学习目标,围绕学习目标设计相关问题、组织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活动及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最后对学习目标的达成度进行检测,其更多注重对学生深度思考能力的培养。
   本文主要针对剑桥教育集团培训专家所提倡的积极教学法进行分析。该教学法是基于我国伟大教育家孔子的教育理论、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等理论支撑,积极倡导通过创建恰当且有效的学习环境、组织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活动、运用有导向性的点名提问及改良版的头脑风暴等方法,以减少教师讲授的时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其思想精髓体现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这高度契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要求的“能力本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并基于世行项目大力支持,自2014年起,在中国甘肃、云南、广东、新疆等职业院校得到推广,值得深入探讨与学习借鉴。
   一、积极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一)基于教育家的教育理论基础,提倡学生“吾做吾悟”
   2500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在《中庸》中指出:“吾听吾忘,吾见吾记,吾做吾悟。”意思是“讲给我听,我会忘记;指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去做,我会理解”。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儒效篇》指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中,也十分重视“做”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认为“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须做得好”“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教与学都是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他明确指出:“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实学。而不能引导人做之教育,是假教育;不能引导人做之学校,是假学校;不能引导人做之书本,是假书本”。
   综上所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掌握知识的最好方法不是靠听讲授,而是通过“做”“行”等亲身实践活动理解并掌握知识。
   (二)基于学习金字塔理论,主张采用“学习教其他人”
   “学习金字塔”是由美国学者、学习专家埃德加·戴尔于1946年提出,他认为各类学习活动在学生大脑中的平均记忆留存率百分比不同(见图1)。不同学习方式在大脑中的留存率是呈金字塔式逐级变化,共分七个层级:
   第一层级是“听讲”,也就是目前课堂上最常见的讲授方式,也是学习效果最差的。其记忆留存率只有5%,当老师滔滔不绝地讲时,学生并不是在主动学习,无法学到很多,也很容易感到无聊,属于输入式学习。
   第二、三、四层级,分别通过“阅读”“视听”“演示”方式获得知识,记忆留存率依次上升为10%、20%、30%,这与教育家孔子的“吾见吾记”相契合,但由于属于输入式学习方式,其记忆留存率并不高。
   第五、六层级是通过“讨论”与“实践”方式习得知识,虽然缺失知识输出环节,但有学生的主动参与,记忆留存率相对较高。
   第七层级在金字塔塔基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授给他人”,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学习者将所学到的知识及时反馈输出,是学习效果最好的一种学习方式。积极教学法更关注第五、六、七层级主动学习的方式获取知识和能力。
   (三)基于布鲁姆认知领域分类学,主张制订“可测量的学习目标”
   本杰明·萨穆埃尔·布鲁姆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他对教育目标分类学及其他学习理论做出了卓越贡献。布鲁姆的认知分类是一种将思考和推理能力进行分层的方法,共有六个层级,依次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越往上发展对抽象理解能力的要求就越高,其为积极教学法制订具体的、可测量的学习目标提供了理论依据,明确了要培养思考者,我们需将“较高水平”纳入学习与评价中,让学生超越简单的“记忆”和“理解”,朝着分类体系的顶端发展。
   二、积极教学法的主要内容
   (一)创建恰当且有效的学习环境
   有效的学习环境能够在课堂教学时间内产生最大化的学习价值,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一是视觉环境。学生能看见教具,老师和学生应相互看得见,有利于师生进行眼神交流。
   二是听觉因素。应避免内部干扰(噪音、闲聊和其他干擾物)和外部干扰,保证师生能清楚地听到彼此讲话。
   三是物理环境。确保教室卫生干净整洁,关闭教室门,除非需要通风;手机静音,如上课过程中需要使用手机,提醒学生将其放到一旁或反扣在桌上;合理地安排每位学生的座次,或小组设置均衡,以服务于所采用的方法。

202211062124

相关文章:
  • 1 高校考试信息化改革
  • 2 现职军官培训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 3 单元主题下高职院校英语口语课堂表现性评估任务的设计
  • 4 课程思政背景下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析
  •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文化育人工作路径研究
  • 6 机会识别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
  • 7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影子教育研究综述及启示
  • 8 思政元素融入高等数学课程的研究
  • 9 思政工作与职业教育的创新模式与经验分享
  • 10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研究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