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律丽娜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6期 本文字数:2596
[摘 要] 教师的职业道德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并且逐渐成为其他行业社会道德的典范。在中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历经多次修订,强调师德的重要性,并深入教育管理工作中。在国外,综合吸收多位教育家的观点,Piquemal提出的基于四个基本原则的伦理框架,非常适合教师的道德标准评定。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术知识需求,还要对学术的精神层面加以道德引领。重视教师的伦理道德建设,这是未来教师培养的关键环节。
[关 键 词] 教师;职业道德;伦理规范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6-0151-03
一、中国教师的职业道德探析
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社会中,教学已经成为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得多。今天,我们生活的世界,信息正在急剧增长,技术也在不断升级。需要看到的是,终身学习不仅仅是一个理想目标,它实际上更是一种生存方式。说到学习就不得不谈到教学,传统意义上,教师通过加工、处理知识和技能从而达到知识的传递。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变得更加容易获得,现今教师的角色不再像几十年前那样“重要”了。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教师职业遇到的挑战比以前多得多。在学校里,教师在学术、专业和道德上受到挑战。教师不仅仅作为专业人士向学生传授知识,他们也必须表现得非常专业(伦理意义上的),以免违反师德的要求。如今,多样化的教师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家长。人们因为观念不同而产生分歧是很正常的,这涉及其背后的文化、社会地位与个人教育经历。当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和家长时,教师作为“普通人”的行为可能不会被认同。这是因为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公众对教师有更高的期望,为了把工作做好,教师需要更加确切地知道他们应该做什么,这也就是师德如此重要的原因。教师需要表现得像个“专业人士”,而不是“普通人”,这是公众的期望。
伦理学被认为是人们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原则和规范。教师职业道德是行为规范和基本美德的总和,它是一般职业道德对教师职业的特殊体现。教师的职业道德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并且逐渐成为其他行业社会道德的典范。它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的热点问题。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职业道德也不断增添新的内涵。中国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已经修订过多次。该版本在1984年有六条规则,并在1991年进行了修订。1997年,该守则被修订为八项规则,并于2000年增加了八项规则的新内涵。2008年,该守则的修订版又回到了六条规则,并有更详细的规定。守则最新规定的主要原则是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其每次修订都是为了解决准则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守则的每次修订,教育界都会出现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和外延的辩论。在实施过程中,这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立足全局,思考职业道德的合理路径应建立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现实基础之上,而这也是增强“四个意识”的体现,即大局意识和看齐意识(高标准与严要求)。同时建设师德也有助于坚定和提升“四个自信”。目前,中国教育界普遍认识到教师职业道德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然而,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定位,学术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些人认为教师的职业道德应该是教师的基本要求。在学校工作的教师,应该把职业道德作为基本要求,把守则的规则内化。因此,,教师需要把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融入个人素质中,融入教育教学之中。这表现为对教师的管理应该有两个方面:一是严格的职业道德标准,二是教师的职业道德需要成为教师评价和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人认为教师职业道德应该是教师职业生涯的终极目标。通过接受教育和努力教学探索,教师可以满足教学伦理要求,而且这也体现在教师管理的三个方面。首先,学校要为教师制定高标准的职业道德。其次,为教师提供持续的教育和指导。最后,使教师逐渐达到伦理要求。
职业道德是教师的基础和本质。从这个角度来看,职业道德是教师的基本要求。教书育人的职业目标使职业道德具有示范性、自律性和奉献性。另外,职业道德不仅是教师自身的行为准则要求,还是教育学生的手段。因为学生很容易模仿教师的行为甚至思想,所以从一开始,教师就应该努力将规范自己态度和行为的规则内化。同时,教师通过职业道德调整自己行为的前提是自律。因为教育工作很难用数量来衡量,合适的做法是用职业道德水平来衡量。那么从这个方面来说,教育的工作是一种奉献,因为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永无止境的创造性工作,敬业程度其实是由教師的职业道德水平来控制的。
在人类道德史上,师德一直是社会伦理的最高标准,理应通过继续教育来实现。从这个角度,一些人指出,职业道德才是终极目标。然而,这种观点显示出的缺陷是,它使职业道德超越了教育的现实。原因如下:它作为一种终极目标,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一种外部规范,它为教师制造了一个面具,使他们在不考虑自身人格和素质的情况下适应角色。在这种情况下,职业道德就失去了调节教师行为和提供动机的功能。总之,职业道德应该是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通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此来逐步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
二、以Piquemal的道德框架解释师德
什么促成了伦理标准的形成?这是需要我们思索的。我认为Piquemal的道德框架非常适合教师的道德标准评定。Piquemal(2004)提出了一个基于四个基本原则的伦理框架:致力于与众不同的关系的他者(Lévinas,1981);对人的尊重(kant,1956);对他人的承诺与互惠(Buber,1970)和关心的感觉(Noddings,1986)。
20221106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