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徐小田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6期 本文字数:2554
[摘 要] 大一新生正处于由父母主导的家庭生活向独立自主的集体生活转变的过渡阶段,极易因各种原因出现环境适应性问题。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引导的主要力量,自然需要承担起更多责任。从辅导员日常工作的实际案例出发,以小见大,选择大一新生宿舍卫生问题,进行学生集体认同教育的详细分析,从学生自身、家庭教育、学校管理等多层面查找原因,同时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应对办法,在解决学生生活习惯、筑牢思想根基的基础上,以期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提供一定的思路借鉴。
[关 键 词] 大一新生;宿舍卫生;集体认同教育;辅导员案例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2)36-0154-04
学生日常事务管理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辅导员的重要工作职责。近年来,伴随全球一体化进程的高速推进,个人主义之风盛行,西方自由主义、人权高于主权等思想不断从国外向国内渗透蔓延,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价值判断。特别是一些学生群体年纪尚轻、思想发展还未成熟,缺乏辨别是非对错的基本能力,进而对这类思想深信不疑,弱化了他们自身的国家安全保护意识,自然也就削减了他们对集体的认同感情。正因如此,高校学生缺失集体认同感、社会责任感等现象屡见不鲜,这在阻碍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同时,更对学生价值体系的构建产生着消极影响,甚至会导致“政治信仰淡化”“理想信念改变”等系列思想问题。大学生作为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尤其需要教育工作者对其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提升大学生的集体认同感与集体荣誉感,这不仅会促进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而且也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2020年2月,教育部印发《教育系统关于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工作方案》,强调教育工作者应在日常教学、学生管理等过程中生动、深入、扎实、持久地开展国家认同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认同是爱国主义的内核,而集体认同又是国家认同的前提,是个人与集体联系的重要桥梁。个人只有确认了自己是集体中的一份子,才会将个体的成长与集体的进步、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高度发扬集体主义精神,自觉承担起社会责任。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集体认同教育的重要载体,肩负着提升大学生集体认同的重要使命。高校更应重视、加强认同教育,把集体认同、国家认同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环节之中,从日常小事着手,通过多种有效途径,引导学生筑牢认同教育根基,培育集体认同情感。
一、案例概述
如何让大一新生进入大学后,脱离父母的保护、管教后转变高中时期的固定思维,快速熟悉大学生活,适应高校管理模式,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是辅导员新生教育任务和班级建设工作的主要内容。
在高职院校中,学生的宿舍卫生问题一直以来都是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中难啃的“硬骨头”,尤其是由美术类学生组成的“男生寝室”,受学生水平、能力、性格特征、生活习惯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辅导员对其宿舍卫生的管理监督更是困难重重。在前期沿用学院往年学生宿舍管理办法,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的背景下,大一新生辅导员势必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有的放矢,采取针对性的方法对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为了解事情本质,辅导员选择经常因“人走未断电”“垃圾未清理”而导致宿舍黑牌的一男生宿舍舍长小王交谈,问其原因,谁知此时的小王却向辅导员抱怨:“为让宿舍保持卫生整洁,我已做好宿舍公共区域的值日表,非值日的同学只要当天收拾好个人区域即可,但他们连自己的事情都干不好,这个舍长太难当了。”舍长小王的抱怨声中一直重复着“公共区域”“个人区域”等字眼儿,明明是六个人和谐相处的宿舍小家,为何要区分得如此清晰?这时在辅导员身旁分管宿舍管理工作的学生干部打开了话匣子:“老师,这级大一新生欠缺集体意识,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只想干好自己份内的事儿,完全不会为宿舍集体考虑。”
二、案例分析
进入大学后,大学生对学校生活普遍处于一种茫然无措的状态,,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在学校和家长的正确引导下顺利渡过这个特殊时期,但少数学生仍然会出现一系列的环境适应性问题,大一新生宿舍的“脏乱差”便是问题的表现形式之一。
对于刚入校的大一新生而言,辅导员应该在新生入学之初,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学校的新生活,言行举止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责任、规矩意识。与此同时,学生在与辅导员的交流互动中,可形成“良师益友”般的师生关系,初步萌发对院系的认同感与对班级的归属感,真正地在大学生活中学有所长、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根据实际案例分析,导致美术类男生宿舍“脏乱差”问题的原因众多,大部分学生是由于卫生习惯较差、自理能力不强导致自己居住区域的环境杂乱,虽然学生有“维持宿舍卫生干净整洁”的基本意识,但由于拖延、懒散等不良品质,他们便常常会以“老师,我玩完这局游戏就去打扫宿舍”“老师不好意思,今天我忘记打扫卫生了”等理由推卸逃脱。与此同时,学生缺乏一定的责任担当意识,没有集体认同精神,对于卫生间、洗手池等公共区域不愿主动打扫,经过长时间累积,便形成男生宿舍污垢较多、气温难闻的现象;另外,男生宿舍卫生的保持能力不强,没有形成较好的卫生习惯,有时候在辅导员的督促下,宿舍卫生虽已打扫干净,但宿管中心老师第二天去检查时,便会发现男生宿舍又恢复到“脏乱差”的局面。
20221106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