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音乐元素融入高职思政课程教学研究浅谈

2022-11-10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史苗苗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6期 本文字数:2549

  [摘           要]  对思政课程的教学方式、教学资源的探索日益成为新时代高职思政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的关键内容。运用音乐艺术元素与高职思政课程教学,改革传统的思政课程教学一贯单纯的语言交流模式,在思政课程教学中注入音乐艺术元素,避免以说教形式“塞”给学生深奥的理念或理论知识,而是以音乐艺术直观、形象、有趣、新颖的演绎方式诠释思政课程内容,是对思政课程教学手段改进、教学资源创新、教学质量提升的一次尝试。
  [关    键   词]  思政课程教学;思政教师;音乐元素;职校生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6-0164-03
   《孝经》云:“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可见,音乐在古时候具有净化社会空气、调和阶级矛盾、维持社会稳定等社会功用。音乐发展到当代,其“功劳”依然不可忽视,音乐对学生身心发展方面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如陶冶情操、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释放情绪压力、丰富课余生活等。另外,音乐还关系着学生的审美、追求、性格、人格、健康、发展等,间接地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把音乐艺术元素融入高职思政课程课堂教学中,将会大大提升思政课程教学质量,激发高职学生学习思政课程的兴趣,,提升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助力党中央提出的“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
   一、思政教学,“声”入人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教育去“助力”,需要教育去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利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在中国共产党这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许多爱国爱党的歌曲,数不胜数。这些歌曲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内容,展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彰显伟大的历史号召力和感染力。
   比如,当代歌曲《共筑中国梦》旋律慷慨激昂,展示出伟大的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满怀豪情,努力向前的精神面貌。通过欣赏具有时代代表性的歌曲,能促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所学思政理论知识。在这种情境教学中,学生受到春风化雨般的影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了更加宏观的认识,且认同感大大增強。
   总之,不论是关于战争时期的《游击队歌》《红色娘子军》《黄河大合唱》《十送红军》,还是当代的《歌唱祖国》《我的祖国》《团结就是力量》,无不表达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饱含的热爱与深情,就像一首歌唱的那样“我深深地爱着你,这片多情的土地……”这些爱国爱党类歌曲在精神层面、制度方面、文化方面等都蕴含着对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传统美德的真情表露和各个时代精神的体现。对于高职院校生而言,利用好爱国爱党类歌曲,能更好地帮助高职院校生树立明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
   二、欣赏中国传统音乐,树立民族文化自信
   (一)构建文化自信的教育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会议以及重要场合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到“四个自信”中的文化自信,传递我们国家的文化观和文化理念。坚定文化自信,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中创造的伟大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高职学生是我国新时代青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处于人生发展的“拔穗”期,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些学生有思想、有见解,敢作敢为,但是近代以来,受西方文化的冲击,社会环境影响和自身价值观没有真正形成等原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文化自信并不是很了解,这对于青年未来的成长非常不利。100多年前的思想家梁启超先生曾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职校生大多是青少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所以给学生进行文化自信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迫在眉睫。思政教师要针对高职学生的这些问题和特点针对性展开教学,加强文化自信的学习和影响。
   (二)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文化自信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是四大文明古国里唯一没有出现断层的国家,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涌现出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王阳明等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留下了《诗经》、汉赋、唐诗宋词等浩如烟海的文学巨作。这些伟大的人物和伟大的作品,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土壤。中国传统音乐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提到中国传统音乐大家不由得会想到俞伯牙、钟子期的《高山流水》,想到李煜的《春江花月夜》,想到《十面埋伏》,想到《梅花三弄》《二泉映月》……这些伟大的传统音乐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文学内容、历史故事、人文情感、哲学思想和人文地理等多个方面。从这些音乐作品中我们能“听”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感受文化自信带来的力量,这对于高职学生构建“文化自信”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
   (三)具体融入方式和举例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浩瀚大海中,纵观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历史,都是对一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反映。为此,我们要结合中华传统音乐,把握好思想政治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高职思政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学科融合”,充分挖掘传统音乐中的“思政元素”。秉承思政课程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三贴近”原则,把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构想融入思政课程教学中,并形成一定的协同效应。

202211062127

相关文章:
  • 1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艺术生英语学习的困境和可行性探究
  • 2 提升高中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 3 借助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 4 探讨新课改下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 5 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以信息技术提升教师教学素养的研究
  • 6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 7 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课堂效率
  • 8 小学英语课堂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
  • 9 云环境下小学英语智慧课堂建设研究
  • 10 创新思维在小学美术单元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