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关于“四史”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的思考

2022-11-10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张利花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6期 本文字数:2483

  [摘           要]  高职思政课与“四史”教育在理论依据和育人宗旨上是一致的,高校思政教育主要渠道落实在思政课上,推动“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理顺“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的理论依据、分析融入的价值意义、探索融入的路径,有助于达成思政课的育人目标。
  [关    键   词]  “四史”教育;思政课;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6-0161-03
   教育大计关系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建设好思政课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培育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职业素养。推动“四史”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能够提升思政课育人目标。
   一、“四史”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的理论依据
   思政课发挥着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和科学价值观的功能,是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要显性课程。为了创新思政课的建设体系实现推动“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的目的,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指示。如《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心创新思政课课程体系,开设“四史”教育等系列选择性必修课程[1];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将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和“四史”教育结合起来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2]等,要广泛宣传“四史”教育,使“四史”深入人心,这为“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做了指示规划,为高职教育体系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堂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根本遵循。
   “四史”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统称,将“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堂,引导青年学生系统了解“四史”的发展脉络,尤其是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党史,蕴含着无尽的精神财富和榜样力量。以宏观的历史视野认识“四史”发展的历史过程,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筚路蓝缕到惊天动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的艰辛和不易,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养分。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最大的优势,理解新中国发展到今天的来之不易,坚定“四个自信”。
   二、“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的价值意义
   教育大计关系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高职院校是高校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教育的办学立足点就是职业化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建设者,培育大国工匠的任务。思政课是高职课程体系中承担着关于理想信念铸魂育人的使命,发挥着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功能,是培育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理想信念和职业素养的主要课程体系。推动落实“四史”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有助于育人目标的实现。“四史”教育能够有效引导青年学生努力践行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和学史力行。
   (一)鉴往知来,学史可以明理
   历史以雄辩的事实证明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也没有辜负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更是开辟了中国实现现代化新途径,丰富了人类社会历史实践活动。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学生的历史知识有限,推动“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增进学生对“四史”发展过程的深入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营养。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去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
   (二)学史可以增信
   “四史”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有助于青年学生搞清楚我国历史发展的阶段,明白历史前进的方向和趋势,系统地了解党发展的脉络。引导学生树立唯物主义历史观,深刻明白我国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選择,增强“四个自信”。引导青年学生从“四史”学习中汲取精神营养,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争做有为青年。
   (三)德为才帅,学史可以崇德
   推动“四史”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堂,恰当用历史人物身上的道德品质融入思政课程教学中,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和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质,使思政课程的理论有了源头活水,避免了枯燥的说教,能够实现帮助学生系好人生“第一颗扣子”的教学目标。提炼出“四史”中为国家发展进步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人物身上的美德和精神,从历史故事中提炼美德教育素材,重点突出先进人物的美德与精神,倡导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道德品质[3]。
   (四)学史力行,促进知行合一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4]一百多年的党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荡气回肠的奋斗史,先辈英豪们以敢于牺牲、英勇奋斗的精神书写了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党史中蕴含着这些可歌可泣的人物故事和英勇的奋斗精神,将“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程,有利于培育激发青年学生奋进有为、矢志不渝的报国斗志。
   推动“四史”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堂,能够实现帮助学生系好人生“第一颗扣子”和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
   三、“四史”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的路径
   (一)教师推动“四史”教育融入

202211062127

相关文章:
  • 1 “双高计划”引领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创
  • 2 基于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型庭院设计与营造课程资源构建与
  • 3 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 4 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机制研究
  • 5 基于产业学院的高职院校师资培养与队伍建设研究
  • 6 高职院校引进企业能工巧匠人才的现实困境及破解策略
  • 7 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的智慧教务管理研究
  • 8 浅析高校教务系统建设过程及管理建议
  • 9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
  • 10 核心素养视角下大学生学校劳动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