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提升研究

2022-11-10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余传英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36期 本文字数:2633

  [摘           要]  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有获得感,是检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因素。因此,提升学生的获得感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也要看到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提升存在着诸多困境,教师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学生认知不足导致主动参与缺乏,教育内容供给与学生实际需求不对称,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复杂。面对这些现实困境,可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教师能力建设,优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彰显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营造良好教育环境,建立科学评价机制。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6-0171-04
   高职院校作为承担职业教育的中坚力量,要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那么在这一根本任务的指引下,注重学生的获得感及其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高职院校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提升上面临着一系列现实困境,必须积极探寻应对之策,摆脱现实困境,这样才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升的重要意义
   提升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为: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一)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思政课,学生通过思政课的学习以及参与各类相关学习活动,在知识层面和价值观层面都能够有所收获,这就是所谓的获得感的生成和提升,进而也会体现出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取得的实际成效。具体而言,学生的获得感想要有所提升,必须基于高职院校学生特点、遵循学生发展规律,打破原有的以线下课堂为主的教学模式,结合思政课教材不断更新知识体系,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这样,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得到提升的同时,也可以反映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这二者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促进。换句话说,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可以从提升学生的获得感入手,学生增长了知识,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思政工作的实效性自然而然地也就显现出来了。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指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高职院校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或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发展,这就表明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含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提升,,有利于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同时彰显出高职院校对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视。高职院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使命担当意识,进而提升学生的精神层面,使其精神富足,进而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亦有利于解答学生发展过程中思想上的一些疑惑。通过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对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形成更加清晰、准确的认识,会意识到个人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应将“小我”融入“大我”,以“小我”成就“大我”;同时能够学会科学、理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进而增强个人综合素质,最终实现全面发展。
   (三)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这意味著要坚持德育为先、坚持以人为本,也正好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有异曲同工之妙。学生只有通过真正的体验和真实的收获,才能真正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围绕高职院校学生这个青年主体的成长成才下功夫,进而引导他们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崇高理想以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助力。高职院校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把学生的心理满足感和愉悦感放在重要地位,就表明要改变教育评价机制和标准,不能唯分数论和唯论文论,而是要注重因材施教,注重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结合,进而培养出有自身特色的时代新人。所以说,坚持以学生为本、改变教育观念,主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维度提升学生的获得感,有利于推动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新时期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
   二、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升的现实困境
   近年来,得益于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正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与挑战,尤其是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提升这一方面陷入了诸如教师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学生认知不足导致主动参与缺乏、教育内容供给与学生实际需求不对称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复杂的现实困境。
   (一)教师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教师是影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升的重要因素,所以增强教师的综合素质很有必要。但教师队伍仍存在一些不足,具体表现在:首先,有些教师缺乏坚定的政治立场。例如个别教师思想偏激,在课堂上发表了一些不当言论,造成错误的思想引导,影响恶劣。归根结底就在于其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教师如果自身政治立场存在问题,在传道授业的过程中就极有可能出现价值导向问题,给学生作出错误的价值引导,更不用谈提升学生的获得感。其次,部分教师的专业功底和人文素养有待加强。对马克思经典著作的研读程度反映了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也决定着其授课能力。教师如果缺乏专业功底和人文素养,就难以对学生的思想困惑作出正确回应,更难以提高课堂的吸引力。最后,一些教师过分重视自身的科研业绩,从而忽视了教学。科研成果来源于教学,又服务于教学,重科研轻教学只会导致科研、教学两头空,最终也会影响到学生获得感的生成和提升。

202211062127

相关文章:
  • 1 高校考试信息化改革
  • 2 现职军官培训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 3 单元主题下高职院校英语口语课堂表现性评估任务的设计
  • 4 课程思政背景下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析
  •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文化育人工作路径研究
  • 6 机会识别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
  • 7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影子教育研究综述及启示
  • 8 思政元素融入高等数学课程的研究
  • 9 思政工作与职业教育的创新模式与经验分享
  • 10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研究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