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焦柏实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8期 本文字数:2506
随着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现阶段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流行音乐成为主旋律,这也使得学生不能将流行音乐和其他艺术进行结合,尤其是京剧,很多小学生对京剧都不了解。小学阶段让学生学习京剧,提高对京剧的认知,将京剧融入小学音乐教学,可以丰富小学音乐教学内容,进而为之后主动传承和发展京剧做出一份贡献。所以,,怎样将京剧融入小学音乐课堂成为每个教育者需要研究的一个问题。
一、京剧之味,意蕴深远
(一)“剧”现文化内涵
京剧脸谱通常带有一定的神秘感,其色彩也比较丰富,图案多樣。各种各样的脸谱代表着各个时代的历史文化角色,也显示出截然不同的个性,这给小学生带来了一定的新鲜感。在课余时间让学生搜集有关京剧脸谱的资料,并交流。学生在查阅资料与交流过程中逐渐熟悉京剧脸谱中的红脸、白脸、十字门脸、歪脸等。在我国的戏曲表演艺术中,传统京剧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传统京剧服饰主要包括外套、二衣、三衣和云肩四类。不同的服饰表现了不同的人物,同时精美的服装给学生带来了一场京剧盛宴。教学中,教师可以身穿与本节课相关的京剧服饰,向学生介绍服饰的特点,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行当的特征。
(二)汇“剧”教学内容
1.京之歌,悠吾心
教师在上课前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具有京剧元素和流行音乐元素的京歌,如《新贵妃醉酒》《粉墨人生》等。这种独特的京剧风格作品让学生无比好奇,这时教师引入京剧的相关知识,学生在求知欲中学习京剧。这样的教学引导法牢牢把握了学生的心理特点,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对京剧产生好奇心,使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
2.京之影,撼吾魂
京剧影视学校把戏台上的演出全部搬到了大屏幕中,缩短了学生和京剧演员的距离,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京剧电影中角色的扮相经过了美术处理,看起来更加舒服,贴近现实生活,戏服色彩的挑选与搭配也比在舞台上更为耐看。京剧演员的一举一动都渗透了京剧的韵味,再加之跌宕起伏的情节,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京剧电影中的字幕也让学生更加透彻地了解京剧。《锁麟囊》《徐九经升官记》《孟母三迁》《除三害》等京剧影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这种京剧影片的熏陶下,学生更能理解京剧的内容。
二、“京”韵传音,“剧”入课堂
(一)唱念结合,体验京剧
1.念入心声,后韵调
念白,是一门通过艺术加工产生的、在读和唱中间的舞台语言艺术,在京剧中表达人物的内心独白,体现人物的内心思想。“京白”是京剧中一种常见的念白形式,在北京语音的基础上创作出的一种韵律化、节奏化、朗诵化的新型物态语言。
例:五年级下册《京调》
师:同学们,听老师念这段歌词,你发现和平时的读歌词有何不同?
师:老师在节奏上赋予了变化,声音很通透、很亮。
师:真棒!老师刚刚用“京白”的方式念了这段歌词,你们跟着老师一起来试试。请你将声音向额头前靠,摸着你的小肚子,念“生”,看看念的时候,小肚子有没有向两侧鼓起来。
师:现在请你跟着老师这样念,按照乐谱上的节奏,注意切分音和后半拍的地方。
师:“京白”讲究字正腔圆,念的时候保持声音高位置,眉毛抬起来,头不要上仰。口腔里半打哈欠的状态,我们慢一点将每个字都念好。
师:焦老师要增加难度了,请你在换气的地方快速吸气、缓慢吐气,加快“京白”的速度。
教师可以透过读“京白”,体会头腔高位的发声感受,从而引导学生特别注意气息的合理运用。在这种独特的发音练习中,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涨时,念白的合理使用不但为掌握歌曲《京调》打下扎实的基础,还让无趣的发声练习变得灵活、生动。
2.巧入要素,亮唱腔
京剧表演,主要以西皮和二黄居多。西皮,来自梆子腔,有着明快、高亢的特点;二黄,有着沉重、严肃的特点。本人在教学《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过程中,首先引入了京剧内容,在引导学生了解京剧故事内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聆听西皮引板段落。并根据旋律、速度、力度等歌曲要点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活泼有力的声腔特点,同时根据《沙家浜》的历史故事,让学生体验《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故事中坚韧、愤懑的情绪。
例:五年级下册《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
师:大家通过看各个人物的演唱,可以发现这几个人物的唱腔特点多采用的是哪一种唱腔?(西皮唱腔)
师:接下来的这一段又属于什么板式呢?(播放书本原版音乐,领唱是导板,齐唱是快板)
师:唱腔开始用了西皮导板,把大家带入了一个严峻的暴风雨来临的险境之中,体现出一个革命军人的威严气质。整个行腔豪迈、坚定有力、慷慨激昂,富有号召力。一段打击乐之后的快板是对指导员发出的号召“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的有力回应。全曲表现了一种英雄气概。
师:我们一起来学唱“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跟着录音模唱,掌握其韵味,体会革命者的“青松”气质)
在此教学环节中,不但要重视学生的声准,还要突出重声、节奏以及一字多声的行腔特色,让学生领悟唱腔中的精、神、韵、气,体会京韵之美。
(二)生动表演,探京剧表现力
1.模仿行当,愈成“京”人
钱金福老师的身段谱中有这么一段话:“老生弓,花脸撑,小生紧,旦角松,武生在当中。”这句话用最简单的几个词就涵盖了各个行当在表演上的特点。本人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的《京调》时,在课堂中当学生已经基本掌握演唱要点后,通过提问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自主交流与讨论。
例:五年级下册《京调》
师:同学们,京剧演员除了要唱功了得,还要表演到位,才能够吸引观众。在这首歌曲中,有几个地方必须要加上手、眼的动作神态,才能够更形象、逼真。
gzslib20221111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