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刘举宁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7期 本文字数:2510
摘 要: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的体育教学既能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能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和意志品质。然而一直以来,体育运动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无论是学校方面、家长方面,还是学生自身,都认为体育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副科。“双减”政策明确限制了校内的作业量以及校外学科培训时间,给学生留出了更多的自主时间。教师可以在加强体育运动教学的同时,引导学生在课外时间内进行积极的运动练习,从而增强学生愉悦的运动体验,进而在提升学生体育素养的同时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双减”;
小学体育;运动
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很多年,但是一直以来,体育教学的有效性非常低。尽管
小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表现出了活跃的状态,但是当他们展开运动学习以及练习时,又想逃避运动,致使体育运动的价值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要立足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要组织学生展开多样化的运动练习,引导学生养成终身体育运动的意识和习惯,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
一、“双减”政策对学校体育教学的影响
(一)“双减”政策给学生留出更多的运动时间
虽然“减负”已经很多年了,但是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现象却比较突出,学生可以自主支配的时间非常有限,用于体育运动的时间当然也非常有限。“双减”政策对学生的课后作业时长以及课外学科类培训时间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那么也就给学生创建了更多的可以用于自主支配的时间。
每天放学后,小学三年级以下学生没有家庭作业,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的作业时长不能超过1小时,那么学生完全可以在放学后的这一时间段内展开相应的运动练习。比如,学生可以与附近的小伙伴一起展开民间体育游戏,具体可以是“123,木头人”,也可以是“跳房子”等。学生也可以与家长一起展开亲子运动,如一起打羽毛球、打乒乓球,一起跑步、快走等。
周末以及节假日,学生也有了更多的自主时间,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在这一时间段内展开运动练习。学生可以与小伙伴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一起爬山,一起徒步郊游,学习专业的运动练习,从而更多地感受运动所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二)“双减”政策下新增了体育社团活动
“双减”政策背景下,大多数学校提供了课后延时服务,并创建了相应的兴趣社团,其中当然也包括体育运动社团。参与体育社团的学生,大多有着浓厚的运动兴趣,他们会与小伙伴进行运动比赛,展开体育游戏,互相分享彼此的运动练习心得等。而且学校内的教师还会组织学生展开多样化的体育社团活动,如引导学生在课后服务时间段内一起进行花样跳绳的学习和练习,一起进行篮球花样运球练习等。当学生学习了更多的体育运动技巧,他们就会逐步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三)“双减”政策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运动练习的重要基础。“双减”政策背景下,体育教师会在课前加强运动教学设计,会不断优化自身的动作示范教学,并会组织学生展开趣味性的运动练习活动,如关于跑步练习的踩影子游戏、关于跳绳练习的花样跳绳、关于体操队形练习的“魔法变变变”游戏等。教师还会加强对学生的正面激励,引导学生更多地感受努力运动的成就感,并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到运动练习活动中。
二、学校体育教学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的路径
(一)借助信息技术,加强运动示范教学
体育运动技能教学的重要方法就是动作示范,传统的运动示范教学中,教师站在操场中央,一边进行动作示范,一边运用语言强调体育动作的注意事项,然后引导学生展开模仿练习。小学生以无意注意为主,操场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就会影响到学生模仿练习的有效性。而且如果遇到下雨天,那么体育课就只能被迫变成自习课。“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完全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加强体育动作示范教学,引导学生直观感知整个运动项目的注意事项。
例如,立定跳远这一运动项目涉及预摆、起跳、落地等多个动作,且整个运动练习中,学生必须注意身体和手脚的协调。那么教师就可以提前搜索网络上的立定跳远动作示范视频以及各个动作的分解图片,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观看学习。课件视频以及图片上的动作示范更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当学生系统观看过课件图片和视频后,教师就要带领学生到操场上展开相应的运动练习。教师要认真观看学生的运动练习情况,并结合学生的具体表现,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帮助。
当然,还有花样跳绳、篮球运球、篮球传球,以及足球的运球、传球以及射门等运动技能的动作示范,教师都可以借助课件视频这一重要的辅助工具进行教学。
(二)组织比赛活动,激发学生的运动潜力
体育运动的竞技性非常强,体育比赛往往能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使他们表现出最好的运动状态。而且学校以及学区范围内也经常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运动比赛,如运动会、体操比赛、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等,这些运动比赛既能营造浓厚的运动氛围,又能培养学生的团体荣誉感,更能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体育比赛的重要意义,并给学生创造体育比赛的机会和环境,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或者学区范围内组织的运动比赛中。以运动会为例,教师要鼓励班级中有运动特长的学生积极参与到运动比赛中,要引导没有直接参与运动比赛的学生做好班集体的后勤工作。而且教师要给予直接参与运动比赛的学生一定的运动指导,比如,对于参与短跑比赛的学生,教师就要观察学生的起跑动作和加速跑动作,观察学生的爆发力和摆臂速度,,并引导学生展开针对性的运动练习。假如学生的摆臂速度比较慢,那么教师就可以引導学生加强摆臂练习。假如学生的爆发力比较欠缺,那么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进行高抬腿的练习等。比赛结束之后,无论学生的运动成绩如何,教师都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良好表现,引导学生再接再厉,争取有更好的成绩。
gzslib20221119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