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小学体育开展游戏化教学的实践

2022-11-27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付林春 张健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7期 本文字数:2982

   摘 要:当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实施,小学体育迎来新的挑战与任务,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开展游戏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不断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但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的应用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教师既要充分认识到开展体育游戏化教学的作用,还要就游戏与课程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加以探寻分析,从而采取具体的可行策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身体素养。
   关键词:体育;游戏化教学;实践
   当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实施,以及各种创新教育理念、努力打造现代高效课堂的提出,小学体育迎来新的挑战、新的任务、新的调整,而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开展游戏式的教学,助力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不断提高,为构建高效课堂而提供助力[1]。但在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式教学的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些教师对如何运用游戏教学的方式缺乏正确认识,也导致体育教学出现无效或者低效的问题。因此,教师既要了解体育游戏的特点以及开展体育游戏化教学的作用,又要就游戏与课程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加以探寻分析,从而为采取具体的可行的路径提供理论支撑。
   一、体育游戏的特点以及游戏化教学的作用
   体育游戏的特点首先是目标很明确,即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有的体育游戏关注的是学生的体力以及智力的发展,也有的是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与道德品质,还有的侧重于休闲娱乐、调节学生情绪。基于这些意识,,参与者沉浸其中对游戏的内容和规则不断进行创新与发展。体育游戏教学的内容具有较强的教育性。体育游戏的开展本身也是有规则、有组织、有纪律的学生参与的集体活动。一些游戏既有情节,也有主题,且要遵循一定的规则才能顺利进行。游戏内容蕴含较强的教育性,引导学生遵守纪律、合作交流、团结互助。而体育游戏的创设体现了竞争性特点,要求学生全力以赴参与到游戏中,体验获胜的喜悦感,挖掘个人的体育潜能。而体育游戏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娱乐性,参与者能轻松而自由地参加游戏,活动较为自主,不受限制,能充分发挥自我的活跃心理功能,并能获得表现自由、表现自我个性的机会。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游戏活动过程所产生的乐趣之上。
   体育教学采取游戏化教学,实际上是对传统教学体制的一种变革与突破。以游戏形式开展体育教学,更为关注参与主体的需求、体验以及快乐,强调的是一种开放以及自由的教学方式,通过不断创新与发展,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同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精神品格成为体育游戏化教学的落脚点。因此,体育游戏化教学是对传统体育教学的一种突破与颠覆,摒弃陈旧模式中仅注重技能教学或者单一的竞技项目,打造新型的游戏化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是丰富、开放、快乐以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过程,充满了和谐、娱乐、你追我赶的和谐氛围。游戏化教学也是一种快乐教育,为培养学生终身的体育兴趣而打好基础。体育游戏化教学的开展,还能对学生竞争意识、毅力、拼搏精神给予培养。强烈的竞争意识既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成为人类生存所需,在当今社会中拼搏精神尤为重要[2]。而现代人最重要的心理品质就是竞争意识与拼搏精神。体育游戲所包含的竞争性也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拼搏精神,并为此开拓有效的教学途径。竞争性游戏的开展就是通过竞技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力。竞争精神意味着学生要全力以赴,为了达成胜利目标,努力克服所遇到的各种困难,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学生这一争强好胜的心理,也正是体育游戏化教学所要培养的一种心理,使学生真正在体育游戏化教学中不断增强意志力和行动力,提高竞争意识,拥有拼搏精神。体育游戏化教学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力。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与主指导思想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体育游戏化教学丰富多彩,学生参与游戏中,其思维活跃,而且会主动处理好与同伴的关系,积极动脑,配合默契,既要充分考虑游戏规则,还要思考开展游戏本身所产生的制约因素,同时瞄准目标发力,争取获胜,在这些过程中所产生的积极性思维,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会产生极大影响。可以说,游戏成为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地,更是助力其身心健康成长的基地。
   二、小学体育打造高效课堂与游戏之间的关联性探析
   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方式的应用,实际上与小学生的身心认知规律相符,也能为打造体育高效课堂而提供一定的助力。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游戏是天性。根据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运用游戏化教学理念,寓教于乐、寓教于玩,以玩的形式不断积极学习体育知识,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以及各种锻炼。游戏化教学的开展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以及增强其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与探索欲望。而学生通过积极参加课堂活动,则使教师的教学任务得以顺利地推进,最终达成目标。而在趣味活动中,通过对体育知识的探索,更让学生对教师所讲解的内容加强理解,加深记忆,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快地掌握各种动作的要领。因此,体育教师要及时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和思想,更好地发挥体育游戏的作用,不断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能拓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通过以学定教,使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教师真正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以及合作者,从原来的权威角色变成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学生参与游戏过程中,教师认真观察学生,掌握具体的情况,为更好地开展教学做好准备。教师的教学组织也要力求合理,在良好的氛围下学生得到鼓舞,思维更为活跃,热情高涨,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与成长,不断培养和提升核心素养[3]。
   三、小学体育课堂中运用游戏化教学理念的具体路径
   (一)导入环节运用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导入环节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的作用举足轻重,通过合理导入,对小学生上课的参与热情以及主动性、积极性都能产生极大影响。如果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表现出积极性与主动性,自然也会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也能确保构建高效的体育课堂。因此,在小学体育课堂上,通过游戏在导入环节的应用,使学生的注意力被迅速吸引,也对教师在这一新课中所呈现的趣味形式产生好奇,比如,在导入环节中教师通过体育器械材料的应用,也会让学生产生好奇心与热情,急切想知道蕴含其中的体育知识究竟是什么,由此,有效的教学也就更容易顺利开展。但就现阶段的小学体育课的导入环节设计而言,一些教师对新课导入环节的优化不太重视,教师容易开门见山、平铺直叙地介绍新课的具体内容、所包含的运动技巧以及注意事项等,并没有真正以增强这一新课导入环节的趣味性以及有效性为出发点,主动设计以及应用适合于这一环节的具体模式。当教师直接开讲时,容易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到陌生与生硬,导致其难以迅速进入学习新课的状态,也难以萌发探究知识的兴趣,调动自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入课堂,甚至有的还缺乏一定的学习热情,不太专心。如此情况下,教师的教学可能在顺利推进中受到阻碍,自然与打造高效课堂产生一定的差距。实际上这种现象也应引起教师的注意,教师打造高效体育课堂时,应与学生的认知需求相贴近,抓住导入环节,应用学生喜爱的游戏方式更能增强新课导入的趣味性,不断优化该环节,从而更快地吸引学生的眼球,使他们的学习热情被点燃,由此也能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gzslib202211262118

相关文章:
  • 1 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融入思政教育的研究
  • 2 基于OBE理念的智慧对分课堂设计与实践
  • 3 基于OBE理念的车辆驾驶控制系统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
  • 4 幼师生情绪调控能力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 5 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模式下学业发展性评价研究
  • 6 信息化教学与PBL教学相结合在传染病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
  • 7 陕西省科研经费“包干制”推进策略分析
  • 8 中文版自我概念与认同量表(SCIM)的结构及信效度检验
  • 9 Matlab软件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的辅助应用
  • 10 网络PBL教学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价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