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复习课堂中的运用策略

2022-12-01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袁红艳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6期 本文字数:2593

   摘 要:物理是高考的一门基础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高三复习阶段,因复习量大、时间紧,学生难以进行全面复习。基于此,提出了利用思维导图助力物理复习的观点,为教师提供新的复习思路,期望在思维导图的助力下,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优的复习效果。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物理;复习课
   物理复习需要学生精准把握每一个知识点,同时灵活应用于解题中,以提升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高中物理复习皆在教师引导下,提升学生的自主复习能力,要求学生从自身情况出发,构建符合自身认知的物理框架,通过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建立系统的物理体系。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的思维工具,可以将某个物理知识点的有关因素展现出来,以帮助学生创造性地优化知识结构,以有效解决物理问题。基于此,文章立足高中物理,从复习视角出发,对如何利用思维导图优化物理复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一、思维导图概述和优势
   (一)概述
   思维导图是学习者思维的一种展现形式。借助思维导图开展教学可以将人的思维过程展现出来,通过教师的有效训练可以促进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思维导图不单在物理新课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样可以应用于复习阶段,解决学生思维认知不全的问题。
   利用思维导图开展物理复习,具体方法如下:首先,要明确好关键词,然后以关键词为中心不断向四周辐射,利用图标或箭头的方式将关键词和枝干字词联系起来,以此为顺序分布式推出;其次,教师可以利用符号、颜色等对文字进行标注;最后,根据学生对复习的认识和感想及时补充思维导图或者重新修订,助力学生对知识的长期保存和记忆[1]。
   (二)优势
   思维导图可以让复杂的问题以简单的形式呈现出来,可以让学生看到问题的全部。而且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在一个问题上不断地拓展与延伸。的确,利用思维导图开展复习可以简化学生的复习过程,而且可以让学生一下抓住重点,对唤醒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有积极的作用。因此,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利用思维导图展开教学,以巩固物理复习效果。
   1.顺应学习者思维模式
   利用思维导图辅助学生的物理复习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可以让学生快速记忆物理知识点。学生还可以利用点状图拓展物理概念,提升记录的速度,准确把握物理知识点的内在关联。
   2.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思维导图是模仿人脑神经元和神经网络结构的一种思维工具,它可以让人快速把握知识点的内在关联。因此,利用思维导图助力学生的物理复习,可以实现学生的知识正迁移,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化的知识框架,提升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效率。
   3.强化课堂的交流与互动
   因前期知识把握不牢固,学生在物理复习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教师在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时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思维导图标记、记忆,可以让学生快速找到自己的薄弱点,进而明确复习的方向,不断提升复习效率。利用思维导图助力学生的复习,可以将知识关联、重难点呈现出来,可以克服传统笔记记忆的不足。同时,思维导图的应用提升了学生的笔记效率,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专注课堂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思考力。与此同时,学生在复习的时候还可以用颜色和符号标注好自己的疑惑点,通过与他人的交流解决问题[2]。
   4.提升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物理思维即人脑对客观物理对象、物理知识规律的认识和概括。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界事物变化规律的学科,因此研究学习中的对象具有客观属性,高中生要想认识自然物质规律必须以人脑对外部事物的反映为基础,也就是说要让学生观察到的物理现象、过程在学生脑海形成一定的印象,再通过学习者的加工和处理上升到理性认识。一般来讲,物理思维模式分为形象、抽象和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学习者自身知识结构对物理现象的直接判断,但三种思维是相互联系和依存的,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学生浅层认知到深层次的过渡,才能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物理理论体系。
   二、当前高中物理复习面临的问题
   第一,在传统的物理复习中,教师大都采取线性方式指导学生复习,虽然有一定效果,但却没有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复习效率。另外,,线性笔记无法让学生把握物理知识点间的关联,难以实现知识的有效应用,同时线性笔记还无法让学生把握重难点,并最终降低了学生的复习效率。第二,在没有教师助力下的物理复习中,学生完全不知道如何下手,机械式的记忆会让整个复习过程枯燥、乏味,并最终降低物理复习效果。物理复习本就是让学生知识从薄到厚再从厚到薄的过程,但传统的复习不仅没有展现这一过程,反而让学生摸不到头脑,而高考的压力又迫使学生想要记住每一个知识点,繁多的知识压得学生无法喘息,增加了他们的复习压力。
   三、利用思维导图开展高中物理复习的理论基础
   (一)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大脑有多种智力,而且多种智力是存在于人的认知范畴中且独立存在的。而且生物学研究显示:人的大脑皮层与多种智力相对应的区域负责不同的智力。多元智能理论将人的智力分为语言、节奏、数理、空间、动觉、交流、自省、观察和存在等几种,为了协同人的不同智力,推动人的共同发展,思维导图的概念便被提出了。思维导图借助人大脑对思维的可视化表达,可以协调人的多种智力,以开启学生的思维优势。而且思维导图的应用也从侧面反映了多元智能理论的发展。
   (二)建構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张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掌握知识。建构主义理论下的物理学习具有如下的特征:第一,学生从知识接受者变为了知识的探索者。第二,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基于自己的学习经验和知识背景,主动选择和加工处理信息,通过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建立系统知识体系。第三,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心理过程,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的学习是在同化和顺应中重构新旧知识之间关系的过程,可以让学生从一个平衡状态达到更高的状态。而利用思维导图开展教学打破了知识的孤立状态,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整合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这一过程便是建构主义学习观所倡导的。

gzslib202212012204

相关文章:
  • 1 高校考试信息化改革
  • 2 现职军官培训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 3 单元主题下高职院校英语口语课堂表现性评估任务的设计
  • 4 课程思政背景下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析
  •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文化育人工作路径研究
  • 6 机会识别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
  • 7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影子教育研究综述及启示
  • 8 思政元素融入高等数学课程的研究
  • 9 思政工作与职业教育的创新模式与经验分享
  • 10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研究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