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论述文写作中训练思维品质的路径

2022-12-03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傅益萍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6期 本文字数:2511

   摘 要:在语文核心素养不断渗透的教学改革背景下,促进学生写作思维的发展和提升,是当前作文教学的关键,从思维多转折、思维多比较、思维多溯因、思维多辩证等方面尝试一些训练路径来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提高学生论述文写作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论述文写作;思维品质;训练路径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它的主要表现是发展逻辑思维,提升思维品质。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核心素养中的基础层面,它与思维发展与提升相辅相成。着眼于核心素养的整体发展,写作教学应更注重思维与表达的推进过程。
   表面上写作是语言的选择、建构行为,其背后则是要运用一定的思维方式对事实现象进行判断、分析、评估,从而形成结论的过程,它在审题、构思、选材、立意、表达等方面都离不开思维上的反复分析、比较、选择、综合等。因此,写作活动背后的支撑是人的思维活动,思维的敏捷和灵活、完整和深刻、独立和批判等品质决定着写作表达的成效。
   论述文写作需要一种理性和逻辑的思维方式,而现状是,高中生思维方式欠缺,导致文章逻辑思维不严密、语言表达不得体、对事理的分析无深度甚至不合理等。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可以通过后天训练习得的,教师可尝试一些训练路径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论述文写作能力。
   一、思维多转折
   教师指导学生在发表看法时要包容异见,能以虚心尊重的态度考虑他人观点,即使在不同意对方观点时,也能看到其观点存在的价值,当然也要不懈质疑,善于捕捉观点的漏洞,反思或完善自己的立论,这种思维方式的指导旨在培养学生理性、公正和开放、合理为核心的思维品质。
   简述教学指导片段一则:
   例1.灾难是无情的,人类是脆弱的,但脆弱的我们因为有爱,就一定能凝聚在一起,直面灾难。
   例2.诚然,家长择名校,是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这可以理解。但是,过分放大“名校”光环,为了进入名校而用尽手段的做法却不可取。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学生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成长空间,择校之风该休矣。
   例3.发表意见是对社会的一种有力监督,而肆意发表的后果也是显而易见的。但我不反对自由发言,,因为一个不允许自由发表言论的社会是悲哀的。
   思维归纳:
   例1:A句承认观点,B句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出解决方法。
   例2:A句理解家长择校,B句指出此举的错误内涵,并阐述正确内涵。
   例3:A句指出发表意见的正反作用,B句承认其合理性,并分析原因。
   收获启示:逻辑是一种内在的思维规律,它在作文中表现为清晰的行文思路和评议。如果觉得太抽象,不妨领悟“但”字的神奇妙用,体悟“A句+但+B句”的逻辑关联。可积累一些语言标志来组织思维,以关联词的适当运用体现逻辑层次,比如,诚然……但是……因此……;不可否认……但是……;……不可厚非,然而……
   思维多转折,承认异己觀点的同时,也要据理力争,善于发现他人观点的矛盾之处,在肯定他人善意初衷的同时又能看到可能产生的恶性后果,培养学生以一种更文明、尊重、理性、思辨的方式交流。
   二、思维多比较
   根据美国教育家布鲁姆对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六层次的研究,若写作活动中由现象得出一个道理,那么对这个“理”的认知只达到“领会”这个第二层次;如果指导学生运用经验对此进行印证,那认知就上升到第三层次“应用”;如果能给出相反的经验,在不同的经验之间进行比较、分辨,来重新明确这个“理”,那就逐步达到了综合和分析的高阶层次,这种高阶层的思维正是我们写作活动需要的。[1]运用比较思维指导写作,就是要摒弃二元对立的简单思维,在求同辨异中让思维由表面和平庸走向深刻和独特。
   (一)异中求同,直抵事实本质
   通过求同思维,挖掘事物现象的共性规律和本质特征。比如,指导学生对“物质博弈”与“精神博弈”的关系进行探讨,学生A比较分析大文豪福克纳和海明威在文坛上的博弈、胡适和他的论敌徐复观在政坛上的博弈,找到两者的共同点:虽为不同领域的博弈,但都体现了他们为了理想而死守自我的敏捷与果敢。如此求同,用归纳类比思维有针对性地说理,精准有力地挖掘事实本质,论证观点:一个人为了思想上能有所建树而与他人展开唇枪舌剑、针锋相对时,这种博弈相比物质上的博弈是一种高境界。
   (二)同中求异,拓展思维空间
   求异思维,让思维更有张力,立意和说理更深刻、独到。比如,学生B比较方舟子与崔永元的博弈、爱因斯坦和波尔的博弈,分析其同为博弈事件,然而结果不同:一个在死缠烂打中拼得你死我活,一个在巅峰对决中产生新的思想,实现互利共赢。在这一正一反的比较中,发表自己的独到看法:博弈不应以输赢为前提,博弈的结果可以是求得彼此最大化的效益。
   论述文写作中,常常会遇到有争议的问题,而比得出结论更重要的是能促使学生积极开展独立思考活动,运用比较思维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主张,并能为主张找到强有力的证据佐证。在具体的比较中,借助横向思维和纵向思维,从其他领域的事物、事件中得到启示,产生新的意见,使文章更有深度,或借助比较,思维顺着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进行比较,发现事物在不同阶段的特点。[2]运用这样的方式析理立论,使写作思维更严谨缜密、清晰明澈,思维层次更高,思维品质更佳。
   三、思维多溯因
   所谓“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思维活动要透过表层走向现象背后隐藏的种种理性内涵和深刻的真实,就必须不断质疑求索,溯因推果。以探究“共享单车为何从备受推崇到饱受诟病”为例,探究原因的思维要领主要包括:
   要领一:明确对象,多维角度
   尽可能发散思维,从多个角度探究造成这一问题的责任主体有哪些,也就是明确讨论对象:投放企业、监管部门、舆论媒体、使用群体、市场竞争者等。

gzslib202212012210

相关文章:
  • 1 “双高计划”引领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创
  • 2 基于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型庭院设计与营造课程资源构建与
  • 3 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 4 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机制研究
  • 5 基于产业学院的高职院校师资培养与队伍建设研究
  • 6 高职院校引进企业能工巧匠人才的现实困境及破解策略
  • 7 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的智慧教务管理研究
  • 8 浅析高校教务系统建设过程及管理建议
  • 9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
  • 10 核心素养视角下大学生学校劳动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