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祁洒力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5期 本文字数:2880
摘 要:微课是依托互联网而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可以有效优化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一种新型的辅助教学资源,为
数学课堂注入了新的血脉,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以生动形象、直观具体、短小精悍的特点,深受广大师生的喜欢。微课技术是新课改的重要环节,也是信息技术与教育行业相融合的必然趋势,对微课在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析与了解。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应用;研究
在推行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背景下,若教师依旧持传统的教育思维,使用旧有的教学策略,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微课可以促进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学习能力,保证小学数学课堂的高效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意识。
一、小学数学课堂应用微课的优势
(一)激发学生内心深处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欲望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主动创新传统教学形式,通过积极融入微课开展教学,将色彩以及音频、视频进行融合,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带来不一样的视觉盛宴,最大程度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走神、溜号等情况,帮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挖掘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积极转变自身传统的教学思想,深入挖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利用微课视频为学生播放数学知识,对学生循序渐进、层层指引,促使学生真正喜欢数学课程的学习。微课时间较短,内容精炼,根据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采用微课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快速地调动学习的热情。因此,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和教学点评时,采用微课教学方式能起到很好的辅助性作用。微课有助于教师围绕某一节课或某一个数学学习情境,更好地解答学生的疑惑,并能够引发一系列与数学主题相关的思考。利用微课教学的优势,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思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启发学生的学习智慧,让学习变得更加快乐。只有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才能够逐渐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而对数学本身的探索欲望将鼓励学生不断地思考。
微课教学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机会,使其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得以满足。小学阶段的学习渗透了很多数学原理,如鸡兔同笼、数学广角等一系列游戏化学习背景,让学生可以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在教师所创设的数学模拟情境中进行一系列数学实践活动和游戏活动,这种利用微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打开了学生的解题思路,让学生可以通过模拟的形式来完善学习进程。学生根据微课的动画演示和情境模拟的示意图,能把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完美地展现出来,这种活动的展现方式有助于学生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而且在完成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也更加有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教师还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地达成对知识的渗透和讲解,满足学生对解答实际问题的兴趣和积极性,也更愿意和教师一起共同配合,实现对数学学习的深度思考。微课可以灵活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然而然地也就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速度更快,效率更高,而且也能够自主探究学习数学知识,不会对数学产生胆怯心理。
(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
利用微课教学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课堂上的教学资源与一定的教学情境相关联,通过微课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微课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智力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学习过程中将比较抽象的知识转化为思維的过程,能够发挥“思维体操”的作用,使学生的思维水平有大幅度提升。教师针对不同知识进行不同点拨,使学生不断拓展思维,与其他同学相互讨论,在多次观摩微课中得到的启示,能够起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比较强,但思维能力呈现形象化的特点,逻辑性较弱,再加上传统的教育模式比较单一,因此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成长速度较慢。为了更好地加深小学生对枯燥数学知识的理解的同时提高其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采用微课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由于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主导性的原则,并且能针对性地解决数学难题,所以在微课设计的时候,可以针对学生的自身情况进行设计,这样可以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另外,由于微课本身的教学内容非常有针对性,因此学生的自主提问、重点强调能够真正掌握学习的要领,并且能抓住重点内容,教师从旁给予引导,鼓励学生自主提问,这样微课的教学理念就会在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成长的过程中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往往导入环节的效果较好,能够让学生对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更有兴趣,而且也更愿意精益求精地理解数学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在上课之前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当教师对微课教学的应用非常有经验之后,这种导入对教师而言就比较简单且容易上手。微课教学方式对小学数学的要求有一定的促进意义,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其具有更好的逻辑思维分析和判断能力,微课的设计方法要更加新颖,并能够使学生学会独立操作,运用更多的数学教育方法,使教学进程更精细化。
二、小学数学课堂应用微课的策略
(一)利用微课进行课前导入
一些学生觉得数学缺乏趣味性,对抽象的数学知识不感兴趣,再加上数学本身又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进行课前导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利用文字、图片、音乐等多种多样的方法为数学课堂教学增加趣味性。这种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式,是教师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教育方法,也是在现有的教学中把握教学思路的一种总结和积累。在正式教学前,教师可以将网络资源与课堂教学内容相整合,为学生制作内容精彩、短小精悍的微课视频。由于微课视频内容的新颖与丰富,因此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利用微课视频对相关知识进行预习,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帮助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以及重难点环节进行了解与掌握,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通过反复观看微课视频也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时进行记录,在学习过程中细心听讲或询问,进而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分数”前,教师可以制作微课视频让学生对相关知识有初步理解与认知,利用微课视频,让学生带着疑问积极参加课堂学习,提高教学实效性。在“圆柱”课程教学中,教师利用微课视频为学生展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圆柱形物品,如易拉罐、蜡烛等。当学生有效掌握此部分物品的形象特征后,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视频优势将圆柱体的展开图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并从旁标注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加深学生对计算公式来源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在数学课堂中融入微课视频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解题技巧与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探究意识。微课能提高学生的判别能力,在用微课进行数学知识导入的时候,教师发现学生对微课学习的兴趣越来越高,而且导入环节加入更多视频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对学习的知识本身产生好奇心,这种将微课和数学完美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在平时多训练并精心备课,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育时间内了解所学知识,并且深层次地理解知识。
gzslib2022122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