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022-12-23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蒋小莉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5期 本文字数:2735

   小学语文教学强调学生“听、说、读、写”全方位能力的培养,写作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在新课程教学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不断优化,写作教学水平也不断提高。但从当前语文写作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畏难情绪,教师应当进行科学引导,并创新写作教学策略,激发小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写作教学实效。
   写作是一项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活动,如果学生“为写作而写作”,那么必然很难写出优秀的作品。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学生写作兴趣不高、写作素材单一、缺乏写作技巧以及写作与生活脱节等多方面的问题,为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教师必须正视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要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水平,教师首先要认识到写作教学对培养小学生语文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对于培养学生语文知识运用能力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与应用能力,是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综合考量。从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学生写作兴趣不高
   在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的难度比较大,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较高,小学生不喜欢写作,甚至对写作存在抵触情绪。部分语文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总是习惯采取套用模板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使学生真正爱上写作,容易使学生误认为写作就是一种“模仿任务”,需要背诵好词好句,在此基础上进行生搬硬套就可以,而没有从写作过程中发现乐趣,导致对写作缺乏热情。小学生童心未泯,在课堂上难以集中注意力,如果语文教师始终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方法,那么很容易导致学生对写作产生抵触心理,影响其写作能力的提升。
   (二)作文素材积累匮乏
   一篇优秀的作文要内容翔实,运用合适的写作素材,而很多学生语文知识薄弱,平时也没有养成积累写作素材的好习惯,导致作文比较空洞。因此,很多学生在写作时常常不知该如何着笔。有的语文教师注重传授学生写作技巧,甚至为学生提供写作模板,却忽视了引导学生做好写作素材的积累,学生的写作仍然停留在模仿阶段,难以写出丰富新颖的内容;有的语文教师关注学生写作的格式以及病句、错字等,虽然开展了大量的写作练习,但学生的写作思维没有得到拓展,素材应用也缺乏灵活性,导致写作能力长时间得不到有效提升,打击了学生写作的信心。
   (三)作文缺少真情实感
   很多小學生在写作时常常将写作视为一种任务,而没有看作是思维发散以及语言运用的活动,在这种心态下,学生写出的作文常常缺乏真情实感,只是一些词句的堆砌,如“流水账”一般,而并没有体现写作的真正价值,在情感上无法获得他人的共鸣。写作是对所感所想的一种文字性表述,需要同学生的生活经历结合起来,通过加工使其成为作文的素材,作文的字里行间都需要体现自身的情感与体会。但许多学生在写作时只是借鉴他人的写作方法与技巧,没有能够和自身的生活经验与实际经历相结合,从而使作文缺少真实情感,导致作文质量不高。
   (四)想象力不足
   小学生正处于思维以及智力初步养成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必须关注小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这也是语文写作教学的重要任务。一些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不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力,导致学生缺乏对周边事物的细致观察意识,也难以在丰富想象力的基础上爆发出强大的创作能力。小学生缺少阅历,生活经验匮乏,且阅读量比较少,这些都是其写作能力的制约因素。教师过于关注学生写作技巧的训练,对学生写作中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却缺乏重视,,再加上对写作给出了诸多限制,导致学生想象力的拓展与思维发展受到影响,严重干扰了学生的语言综合表达应用能力。
   (五)学生缺乏写作技巧
   小学生在写作中所表现出的问题,除了素材匮乏以外,写作技巧缺失的问题也比较普遍。许多语文教师虽然讲解了写作技巧,但对学生是否掌握并能够运用缺乏关注。一篇好的文章,既要有充实的素材、真实的情感,又要有好的篇章布局,要紧紧贴合主题,这些都需要一定的写作技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培养写作兴趣
   新的课程标准对小学生写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面临写作任务时常常不知如何着笔。学生之所以会出现写作无从下手的情况,是由于没有在写作活动中感受到乐趣。教师要以鼓励和肯定的态度,关注学生的写作实践,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并使学生体会到写作的乐趣。当学生在面临一个新的写作主题时,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发挥想象力,从自己感兴趣的角度着笔,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在写作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细心观察,使学生感受到写作实际上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观照,写出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即可。例如,教师在教学以描写“人物”为主题的作文时,可以首先让学生细心观察身边最亲近的人,描绘他的性格特点、外貌特点以及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学生对身边最亲近的人拥有比较深刻的印象,更有利于挖掘一些细节素材,同时这样的写作主题与生活相贴近,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又如,在以“春天”为主题的写作训练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让学生亲身感受春天的各种事物,并与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分享春天的“美好”,当学生沉浸在这样的情境中,便更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创作愿望,从而更加积极地投身于创作中。
   (二)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生活是最直接的素材来源,小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实践等获得对事物的体悟,同时也为写作积累了大量的素材。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阐明了生活与教育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写作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同样也说明,一篇优秀的文章必然是对生活的观照和反映。写作本身就是一种源自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的活动,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与积累写作素材,明白写作的真正意义,并不断提高写作技能。作文写作实际上并不难,生活是写作的重要源泉,教师应引导学生勤观察、多思考,留心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与事物。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某个片段或某个具体事例,并着手描写,养成从生活中收集写作材料的好习惯。实际上,写作就是将自己的所观、所闻、所见或亲身体悟,以恰当的语言文字呈现出来。

gzslib202212222123

相关文章:
  • 1 重建设 强管理 创特色
  • 2 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策略
  • 3 趣味作业之初中信息技术“电子档案袋”作业的管理
  • 4 初中体育教学“阳光体育”理念初探
  • 5 探讨初中音乐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6 探析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
  • 7 初中美术教学中乡土资源的融入
  • 8 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 9 浅谈如何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
  • 10 初中化学实验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