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浅谈家校合作的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成效性

2022-12-29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魏元珍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5期 本文字数:2740

   在我国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已成为小学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向,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对培养学生劳动技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推动小学劳动技术教育课程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家庭教育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是直接而且深刻的,基于完善的家校合作机制,推动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不断创新和优化,成为劳动技术教育课程的重要发展方向,现阶段许多学校对劳动技术教育中的家校合作作出一定尝试,但是由于家长思想观念过于陈旧,教师对家庭教育的对接不够全面,导致家校合作下的小学劳动技术教育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文章就现阶段家校合作背景下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在结合笔者实际教育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开展家校合作提高小学劳动技术教育成效性的策略,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参考借鉴。
   一、家校合作对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积极作用
   (一)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在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工作中推进家校合作,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劳动习惯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紧密联系,能够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真正将劳动技术教育工作落到实处。现阶段小学劳动技术教育主要关注对学生劳动理念、劳动技能、劳动习惯的教育和培养,在此过程中学生虽然能够了解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是在实践中,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仍然有待提高。学生对劳动技能的培养如果仅仅依靠教师在学校的课堂教学,就不能真正满足学生劳动能力发展的相关要求。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家庭教育活动中,家长能够通过家园共育的方式,对劳动技术教育进行有效的拓展,结合课堂上教师开展的有效劳动技术教育,还可以做出进一步的延伸,真正推动劳动技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融合,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转变劳动观念,更好地掌握劳动技能。小学劳动技术教育本身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相互融合,在家校合作机制下,劳动技术教育的相关理论能够转化为真正的实践指导依据,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在家庭生活中不断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并且在参与劳动的同时获得更加深刻的认知感悟。
   (二)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劳动技术教育针对性
   劳动技术教育应当是一项贯穿于小学生成长全过程的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要携手合作、双管齐下,形成一定的合力,以此为基础,,家长和教师能够通过密切的沟通和交流,共同推动劳动技术教育形式的创新与优化,让劳动技术教育发挥应有的效果,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实际上家校合作本身强调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有效配合,在家校合作过程中,学生的一举一动都能够成为开展教育的重要依据。完善的家校合作机制能够为教师和家长之间搭建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这样一来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劳动学习状况能够得到充分反馈,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参与劳动的实际表现也能成为优化教学设计的重要资源,在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密切联系和沟通下,劳动技术教育不再宽泛,而是变得更加具体,每位学生的成长状况都能够成为教师设计教学流程的依据,长此以往,劳动技术教育的针对性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时的体验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三)有利于建立深入互信的家校合作机制
   小学阶段劳动技术教育本身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在推进家校合作机制的过程中,劳动技术教育能够成为家长与教师之间相互信任的重要推动力。实际上家校合作机制的建立,不仅需要学校的有效配合,同时也需要家长的充分支持,在开展劳动技术教育工作时,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更加紧密,在不断的协作下,家长与学校之间的信任度能够得到充分提升。除了在小学劳动技术教育课程上开展家校合作外,家校合作的實际范围也在不断得到拓展和延伸,这样一来,家庭教育的价值才能得到进一步凸显,教师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才能与家长保持更加密切的协作。以劳动技术教育课程为平台,家长和学校不再是两个独立的个体,而是能够紧密关联在一起,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二、现阶段小学劳动技术教育中家校合作存在的不足
   (一)家校合作由教师主导,家长主体价值不突出
   现阶段的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工作中,许多教师忽略了家校合作之间的深刻联系,通常只是强调教师对家校合作活动的主导,而没有真正体现家长的主体价值,这都导致许多家长在参与加强合作的过程中缺乏存在感。现阶段许多教师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开展小学劳动技术教学工作时,只是关注自身对知识点的讲解和分析,而没有真正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过分强调自身的主导价值,导致学生的劳动技术课程学习体验较为被动。当前劳动技术教育中的这一问题延伸至家校合作的领域,许多教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时,并没有真正考虑到家长的实际需求,对家长做出了相关意见反馈,缺乏重视,这就导致家校合作成为教师全面主导的一项活动,家庭教育的功能无法得到充分凸显。此外,由于教师在家校合作中始终占据着绝对权威和主导的位置,导致家长很难真正表达自身的观点和看法,也无法对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劳动表现作出评价与反馈。长此以往,小学劳动技术教育中的家校合作容易流于形式,家长在教育工作中的价值无法得到充分体现。
   (二)家长思想观念有待提升,对劳动技术教育重视不足
   家长是家校合作的重要参与方,家长的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家校合作的开展效果,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劳动技术教育的有效落实。现阶段许多家长在参与家校合作下的小学老师并没有真正转变自身的认知态度,教师对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视不够,导致家校合作很难起到应有的效果,家庭教育功能缺失的情况下,劳动技术教育难以真正落到实处。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许多学生家长忙于工作,在与学生相处时缺乏有效的教育和指导,这就导致家庭生活中劳动技术教育很难起到应有的作用。许多家长本着望子成龙的心理对孩子进行教育,虽然能够关注文化方面的教育,并且为孩子报各种类型的兴趣班,但是在劳动技术教育方面,家长的重视程度始终不够。在家庭生活中,许多家长与孩子的相处本身较为随意,虽然能够时刻关注孩子在学习能力方面的表现情况,但是对劳动技术教育却缺乏应有的重视。在物质生活条件不断变好的情况下,家长对孩子的溺爱也在不断增多,许多家长自身忙于工作,但是对孩子格外关心,没有真正为小学生创造劳动实践的机会。面对教师开展的劳动技术教育活动时,许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对于教师设计的劳动时间项目认知不够清晰,最终导致家庭生活中劳动技术教育的功能无法得到充分凸显,家校合作难以得到全方位落实。

gzslib202212272106

相关文章:
  • 1 “双高计划”引领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创
  • 2 基于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型庭院设计与营造课程资源构建与
  • 3 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 4 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机制研究
  • 5 基于产业学院的高职院校师资培养与队伍建设研究
  • 6 高职院校引进企业能工巧匠人才的现实困境及破解策略
  • 7 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的智慧教务管理研究
  • 8 浅析高校教务系统建设过程及管理建议
  • 9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
  • 10 核心素养视角下大学生学校劳动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