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程江萍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4期 本文字数:2661
摘 要: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教学思路与方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2022年,新的课程标准发布后,教师们积极学习、探讨,以2022年版课标为依据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以更科学的教育理念设计课程。初中语文的教学工作也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了创新与改革。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语文;教学思路;方法;创新
在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我们不难发现,新的标准更加遵循教育的本质和教学规律,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作为初中语文教师,首先要吃透新的课程标准,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今天将通过此文和大家共同探讨在课程改革以及新的课程标准实施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初中语文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的研究背景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了核心素养一词。以往的教学中,无论是教师在课程设计时,还是课堂教学中,首要的目的是学生能取得高分。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越来越回归其本质,那就是让学生真正成长为有创新能力、有科学精神、会思考、懂学习、最终能够解决问题的具有综合素养的人。在今年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阅读整本书。这样新的教育环境和背景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创新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才能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才能让学生从以往习惯刷题的学习模式中逐步过渡到素养的全面提升。老师们要在充分尊重教育规律的前提下进行科学的创新教改,从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将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将语文这一科目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充分发挥出来,促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全面提升,使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所以对初中语文教学思路和方法的创新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初中语文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的重要性
新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动教育。初中生正处在“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何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能够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语文科目无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思考如何利用语文科目人文性的特点,使学生具备成长为具有综合能力人才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同时要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的方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并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并允许不同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学习和发展需求,做到因材施教,能够以更加科学和前瞻性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探索能力。不管是从新
课改要求还是从语文课堂教学的需求上进行分析,初中语文教学工作都应充分重视,在传承并尊重以往优秀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三、初中语文教学思路与方法的创新
(一)明确教学目标并在原有教学思路的基础上进行拓展
众所周知,语文作为基础课程是学好其他各门课程的前提。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个学生不会做数学题,经过引导发现,并不是没掌握数学知识点,而是没能理解题意本身,导致不能够正确解答题目。所以,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不仅体现在对字词的掌握上,还体现在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上。包括在平常的学习及工作生活中,,不论是口头的交流还是书面形式的呈现都离不开语言。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将本应提升素质的语文学习也变成了无休止的刷题。模式化的教学及统一的标准答案使得语文课堂教学单调而滞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变成了套路化的程式。标准答案的背诵使得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及创新能力受到制约,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难以调动,极大地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大多是向学生传输传授知识,将讲课的重心放在字词、语法等知识的传授上,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并不会深入挖掘文章的背景及文章中隐含的情感。因此在这一课堂教学环境当中,语文课的趣味性难以充分展现出来,更会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造成一定影响,难以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语文教材中的各篇文章都是精细挑选出的优秀文章,特别是现在使用的部编版教材,在充分体现国家、民族基本价值观的同时,也结合青少年的成长精选古今的经典篇目,但是在以往教学思路的影响下,语文教学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出来。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积极改进,结合教学目标和新的课程标准拓展教学思路,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才能适应新的要求,使学生成长为“五育”并举的综合人才。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良好的教学环境对于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好的教学环境也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所以优秀的教师一定要懂得利用一切有利条件保证教学的顺利实施。这里的教学环境包括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我们知道,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教学工作的开展非常重要,教师要想办法打造一个民主、和谐、生动、新颖的课堂,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能够有所思且敢表达。打破以往的“一言堂”,不用所谓的“标准答案”来限制学生的思维,积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在新的课程标准和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为活跃,也能挖掘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除了良好的人文环境,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改善教室硬件设施和布局。教室的造型设计和色彩搭配要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桌椅的摆放安全、合理,通风、照明、采光条件良好,无噪音,教室内要保持窗明几静。
(三)适当地开展一定的课外活动
在新
课改背景下,课外活动演变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构成成分。科学合理地开展课外活动,不单单可以让学生的视野变得更为开阔一些,也可以对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进行培养,促使师生处于一种平等的关系,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逐渐和教师之间产生一定的亲和力。在新课改逐漸深化的背景下,教师应当尽可能多地将课堂放置在室外,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这是我国教师的重要教学目标。教师组织课堂活动的过程中,应当积极组织学生思考课堂上布置的问题,以此为基础促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gzslib20221227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