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郑远尧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4期 本文字数:2496
伴随着基础教育音乐课程基本思想的贯彻、实践与创造,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一定程度上既能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也能使学生体会到快乐,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艺术品位。设计思想就是把传统的教学与现代的教育科学相结合,利用时代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来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进而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
一、中学音乐实践和创造的意义
(一)音乐学习实践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过程
音乐作品的创作、演唱、演奏、鉴赏是几个不同层面的音乐活动,体现了音乐的自由和多元化,为表演者和接受者创造了一个多元化、个人的演绎舞台。中学音乐教育的目标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感知、欣赏、表现和创造来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音乐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学生要在各种音乐实践中进行学习,而音乐实践与创造活动又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音乐学习是一种富有创造力的学习过程,音乐学习实践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过程。
(二)音乐学习实践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式
音乐艺术自身的特性决定了观众对音乐作品的感知和理解,必然依赖于其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这些有根据的想象力和联想是创造能力的根本,并且通过创造性的音乐实践来加以发展。音乐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感受、理解和表现音乐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探索和尝试的过程。在此期间,音乐思想的丰富以及对各种音乐作品的感受和表达,都体现了音乐创造的独特性。在愉快、和谐、自主的氛围中,通过即兴演奏、演唱、形体动作、节奏、旋律的编排以及各种形式的演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通过音乐创造活动的不断累积,可以充分发掘学生的思维潜力,增强想象力和联想能力,从而在感知美、欣赏美、表现美的同时,体验创造的乐趣[1]。
(三)音乐创造活动是提高学生音乐综合素养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音乐学习实践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过程,音乐教师鼓励学生在音乐学习实践中进行音乐创造,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个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协作和综合实践能力,通过音乐创造活动更好地促进学生音乐综合素养和能力的提高。中学的音乐教育并非以培养音乐专业人才为终极目的,而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能力,这与中学音乐课程的定位及基本规律相关。
例如,人教版初中音乐《祖国颂歌》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在听赏过程中根据管弦乐曲《红旗颂》的颂歌主题编创歌词、设计动作,并演唱。学生通过音乐创造活动对乐曲的主题旋律加深了印象,对祖国、对五星红旗充满了深情,对乐曲的内涵就有了更深层次的感受和理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和能力。因此在中学音乐教学中,音乐创造活动是提高学生音乐综合素养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中学音乐创造活动的内容与特点
中学音乐创造活动中,音乐创作是最基本的内容,中学音乐创作是指学生在音乐创作过程中进行一次创作、二次创作、三次创作。狭义地说,就是将学生对音乐的经验、知识和技能,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展现给人们。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与音乐相关、能激发学生潜力的即兴创作;另一种是利用音乐素材进行创作,但又有别于职业性的。这两种教学活动都是从音乐、音乐即兴、音乐创造三个方面进行,旨在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通过丰富的活动内容、形式和情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2]。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音乐“海岛冰轮初转腾”时,,在“1”音的水平位置上,先画出第一、二个音节的主旋律,并体会到曲调的起伏和音乐感情的表现。首先,教师要让学生理解音乐的背景,复习有关的知识,让学生在听的同时,根据音阶的高低,绘制出旋律线条。在创作的过程中,学生能随着乐声进入乐章,体验角色的内心世界,并在旋律线上的跌宕起伏中感受剧情。通过对学生的反馈,我们可以看到,在教学内容的要求下,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旋律线条和音乐情绪的表现,从而加深对音乐的领悟,从而为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中学音乐“实践与创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音乐教师对教材的关注度不高
音乐教材是音乐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对音乐教材的了解是一名音乐教师的重要前期准备,也是音乐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表现。无论是关于音乐教育教学基础课还是音乐实践课,如何有效地使用音乐教材才是最重要的。在音乐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大部分音乐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设置往往比较笼统,缺乏针对性,致使许多音乐作品的教学难点在教材中一再出现。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音乐“金色的秋天”时,除了完整的乐谱,还有相应的音阶和图解,是教师最喜欢用的资料,但它并不能作为指导,而是可以直接参考。三拍子的指挥图解与自然的大调音阶是知识与技巧的一个维度,而以节奏的方式来感知音乐的强度则是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维度。这种极具价值的资料往往被人们忽略,反映出教师对教科书的理解不够精细。
(二)音乐教师教学方式落后
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而目前很多音乐教师面临的问题就是“实践和创造”的教学,是对音乐的基本元素的解释。在歌唱課中,学生要学会聆听和学习歌曲的节奏节拍、呼吸、情绪、风格特点等。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在讲解音乐元素时,往往会把知识通过课件直接向学生展示,由学生自己去背诵,这样的教学方法忽视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没有给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的机会,使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越来越依赖老师,不愿自主探索思考,缺乏创新。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音乐“青春舞曲”舞蹈时大多都与校园贴近,所以在这部分教学内容中,要求同学尽量学习一些关于青春的基础动作,并跟随音乐跳舞。但教师一般只是把舞蹈视频放出来,让学生体验一下,并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舞蹈中来,一些同学迫不及待地想要学,但教师却不理会。这种教学方法对于教师来说缺乏教学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是造成学生对音乐课程厌倦的直接原因。
gzslib20221227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