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策略

2023-01-09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王继续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3期 本文字数:2460

   摘 要:众所周知,语文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是一门工具性学科,而身处学生启蒙阶段的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因素。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也随之转变,新课标教学以学生为主导地位,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对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分析如何在新课标下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素养与综合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全国各地的小学普遍实行新课标教学,以便从学生的小学阶段就为其社会化打好坚实的基础。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多元化发展为核心目标,要跟随新课标的指导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尽可能地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一、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陈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采用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新课标改革提倡学生是具备学习能力的受教育者,所以教师必须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找到适合所有学生的教学方法。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采用“填鸭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自然地将学生当成了被动的接受者,学生没办法发挥其主动性,这有悖于新课标教育理念,所以是不可取的。
   (二)教学模式死板
   大多数教师都对课本内容和知识十分熟悉,正由于教师丰富的经验,对新课标下的改变适应能力较差,因此在教学中没办法把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放在第一位。教师熟悉了课本就会一直使用同一种方法教学,并不会因学生学习情况的不同做出转变,这会让学生对课堂失去兴趣。试想教师在《孔明智退司马懿》的教学过程中,应直接固化地告诉学生孔明是一个忠贞、料事如神、足智多谋的人还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理解他是怎样的人呢?答案显而易见。
   (三)教学内容把握不恰当
   很多教师都会在课上提问学生与当堂课相关的问题,而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方式还处于起步阶段,没办法全方位地思考问题。教师应该给予学生鼓励,但一定要把握好学生对事物正确性的理解。例如,在讲解《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过程中,教师问学生:小女孩为什么会划火柴?部分学生说:“因为小女孩卖不出去火柴。”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小女孩觉得划火柴很好玩,很显然学生的想法是错误的,这时就需要教师正确地引导学生,让学生认识到事实[1]。
   二、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
   (一)人文内涵的突出
   在新课标教学改革下,很显然语文在新课标改革中的变化最为明显。人文内涵在新课标改革下的重要性尤为明显,这与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有着密切关系,其意义在于让学生更加了解我国的人文内涵与民族文化,进而让学生对祖国爱得更加深沉。例如,在《藏戏》和《各具特色的居民》的教学工作中,由于这两篇文章都具有丰富的民族元素,教师倡导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民族文化。在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分享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像是多了一个可以沟通、交流的好朋友,这对学生自主学习人文内涵是非常有利的。
   (二)新課标语文教学从实践出发
   在学习小学语文时,学生本身已经有了相对固定的语言机制,这是学生可以开展学习的基础,以此为基础进行小学语文的学习就会相对容易些。此外,教师也应该为学生举办相应的实践活动,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并且全面发展。在《和田的维吾尔》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该课文,并鼓励学生积极提出自己在文中不理解的部分,在教师讲解全文后,学生分组讨论之前所提出的不理解部分,在讨论中,学生交换彼此的想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找到答案,让问题得以解决,这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对学习、对实践的积极性[2]。
   (三)以学生为主体
   新课标中提倡的教育理念与传统模式的教育理念大不相同,这导致教师教育的重心发生了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提倡以教师授课为中心,教师一味地向学生传达知识而不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这会导致学生一节课跟不上,后面的很多内容都没办法掌握,这很显然是一个恶性循环。在新课标下,教师应着重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关注每个学生独特的想法,不要急于否认学生的想法,以免扼杀学生的天性。例如,在教学《送给奶奶的阳光》一课时,教师让学生思考送给奶奶阳光的原因。部分学生给出的答案及其离谱,但也不应该马上否定学生的答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向正确答案靠近,以便学生了解文章主题。
   三、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一)满足新时代发展的理念
   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人才的培养理念也随之改变。但由于“应试教育”这一现象普遍存在于各个院校之中,学生中也一直存在“高分低能”的问题,,这有悖于新课标改革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源头抓起,也就是需要从小学就摒弃传统的教育理念,提倡新课改,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当成教育的中心,这可以彻底消除传统教学的缺点,让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贴合学生的发展,这样才能满足新时代的发展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教师要掌控好新课标教材的内容,实时掌握有关教育部门对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
   (二)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新课标小学语文教育实施的重要基础就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将音乐与语文课堂相结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吐鲁番的葡萄沟》一文的教学中,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利用音乐对课堂进行铺垫,如请学生欣赏《甜甜的葡萄沟》这首具有丰富民族文化的歌曲,这可以让学生代入课文,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这篇课文传递的深厚情感。

gzslib202301042208

相关文章:
  • 1 高校考试信息化改革
  • 2 现职军官培训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 3 单元主题下高职院校英语口语课堂表现性评估任务的设计
  • 4 课程思政背景下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析
  •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文化育人工作路径研究
  • 6 机会识别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
  • 7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影子教育研究综述及启示
  • 8 思政元素融入高等数学课程的研究
  • 9 思政工作与职业教育的创新模式与经验分享
  • 10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研究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