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王晶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2期 本文字数:2457
摘 要:儿童绘本读物作为学校早期教育的主要读物,对于培养
小学生的读书兴趣和做好学校早期教育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家庭教育的逐步发展,社会对
小学生早期发展的教育也日益关注,因此一个较好的启蒙课程会给学生打下一个不错的学习基础。不过,对于小学低段学生,尤其是一年级学生而言,不管是对环境的排斥或者对陌生环境的恐惧,都会使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产生许多疑问。这样,相关学校和教师就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生动、多彩的绘本作为教育载体,用适当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绘本阅读兴趣,并以此确保学生在早期教育中可以更好地进入读书状态,为学生的早期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绘本;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绘本之所以非常适合中小学生的早期教育,主要是因为绘本内容的思维方式有自己的特点。通常,绘本所表现出来的教学内容带有强烈的认知直观性、形象性和美观性,都适应了学生认知事物的心理特征,学校采用这样的途径对中小学生进行启蒙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但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校需要用各种教育方法引导学生逐步开展绘本的趣味阅读,从而实现语文绘本教学的多样化,这样更有助于充分调动學生的兴趣爱好,训练他们的能力,并改变学校以往固有的集体教学和单向的教学模式。
一、绘本的概念
孩子画本,英文名Picture Book,通称为图像书(画本和普通的图像书有区别),指以图像居多,并配有一些汉字的少儿图书。对绘本概念的解释见仁见智,文学界也没有最终的定义。这里比较有启示意义的是彭懿在《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中对绘本书阅读概念的观点:绘本阅读就是用图像和文本共同讲述一段整体的经历,,是图文并茂的。在书籍的世界里,绘画不再只是文章的陪衬,它有着自己独立的意义。文字可以讲故事,图画也可以讲故事,甚至把绘本中的文字全部去掉,读者一样能明白故事内容。绘本是指文字和绘画之间的相互融合,是真正的图文并茂。
绘本与传统连环画有很大的区别。小人书,又名连环图画、小书等。在20世纪的上海开始流行起来,连环画大多沿袭古代文学作品或神话故事的主要内容,缺乏原创性。或者根据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件进行改编,深受社会历史背景的影响。色调一般以黑白为主,构图大多采用上面图画下面文字说明的形式。而绘本的构图更为自由,不再拘泥于上下式,人物性格更加鲜明,情节更加突出,色彩也更加强烈。
二、小学语文绘本阅读教学的基础构建
在绘本童话故事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教育,就需要使用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1]。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使绘本童话故事阅读教学内容呈现出相应的价值。而教师在进行绘本童话故事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从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使中小学生可以从自身的现实生活体味人生的真实情感与风味。在此过程中,教师让中小学生领悟童话故事,而中小学生通过阅读童话故事就可以得到更深刻的情感感受,并会从心里和绘本童话故事的阅读内容展开交谈。而中小学生在接触童真与童趣的情形下,视野更为宽广,就会具备良好的品德情操。这样的读书形式使学生感受到了愉悦,心理与精神需求得到了满足,这就为低年级学生今后的读书活动做了充分的准备。
小学生缺乏独立意识或者不能准确地表述自己的观点,所以教师一定要在语言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绘本,以便适应学生阅读绘本的需求。
(一)需要构建多元阅读的环境
多元化的读书环境可以使学生在读书中的感受更为立体化和形象化,可以营造独特的读书气氛,使学生可以时时刻刻在书香的氛围中长大,不知不觉中调动学生的读书兴致,增进学生对书籍内涵的认识。
比如,学校可以把教室布置成以图书为主体的环境,在食堂、课堂、学生宿舍等地点放置绘本,使学生可以在这样的校园环境中时刻接触到绘本,并以此引导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投入绘本阅读教学中。另外,当学生接受了这些环境的影响后,也会极大地调动读书兴趣。
(二)注重绘本情境的创设
在进行绘本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针对绘本阅读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读书需求,把绘本中的内容以情境的方法表现出来,从而创设多种多样的教育情境,在情境中调动学生的读书兴致,从而形成情感的共振,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读书感受。比如,教师根据绘本内容播放—些轻音乐,并通过道具把绘本中的内容全部表现出来,进而对绘本内容进行氛围的营造,让现实的情境与儿童绘本内容中的情境保持一致,使学生能够更快地进入绘本的阅读中[2],从而不断增强儿童绘本的教学能力,为多样化的儿童绘本教育创造有力的条件。
三、当前绘本阅读法在小学中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际运用状况
因为教师教学水平的参差不齐,各地区、各学校对绘本阅读的要求不同,以及地区之间社会经济的不同等主客观原因的影响,绘本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一)教学方式单一
在绘本课程中,大部分还采用教师说、学员讲的传统满堂灌模式。采用这种模式阅读绘本,僵化了教学方式,使课堂枯燥无味。
(二)教学过程等于识字过程
随着绘本阅读的不断流行,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把绘本阅读引入小学语文课堂中。由于很多教师并没有系统化、专门化地研究过绘本阅读,所以他们在小学低年级进行绘本阅读教学时往往会产生绘本阅读就是识字、识字就是绘本阅读的误区。
(三)教学中侧重教学过程,轻视学生兴趣
对绘本的教学,许多教师仍采用平时课堂中讲寓言、童话等题材的教学方式。阅读教学,我们是否可以少一点“规则”,不要死板地一定按照封面、环衬、扉页、正文等顺序进行阅读,而要多了解学生对什么感兴趣、觉得有意义的事情是什么。
(四)重视教学结论的灌输,轻视学生的自我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