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分析与对策研究

2023-01-14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宗文红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2期 本文字数:2722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年龄小、能力低,非常值得教师去关注、爱护与帮助。教师不仅要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知识学习,还要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对其进行心理健康分析,并找到应对之策。因此,教师应积极研究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价值,,全面掌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深度探究导致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源,更要找到高品质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方法。
   随着新农村建设事业的蓬勃开展,全社会越来越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情况、学习情况、成长情况以及心理健康情况,因此教师群体也自觉行动起来,积极从教育角度对留守儿童进行定向救助与专项教育活动。因此,教师开始深入探究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产生根源以及有效救助方法等,力求为留守儿童输送高质量、高效益的人文关怀、精神慰藉、心理教育与心灵鸡汤,确保留守儿童实现快乐成长。
   一、研究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价值
   首先,研究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能够为农村留守儿童送去特殊的人文关爱与心理健康教育信息,自觉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快乐认知与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教师群体积极研究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能够帮助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与健康教育等活动,帮助留守儿童解开思想、意识、精神以及心理等方面的隐性问题,消除留守儿童的心理症结、思想纠结以及精神负担。
   其次,教师群体对农村留守儿童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能够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尽快消除心理障碍、思想包袱以及精神负担,真正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心态。教师利用无微不至的教师之爱以及博大深沉、真挚的父母之爱感动、感化留守儿童,使其理解父母的无奈,轻松快乐地开展独立自主、开心愉悦的生活,体现教师群体的角色功能与本位价值。
   最后,教师研究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不仅有助于解决一个家庭子女教育的实施质量问题,还有助于社会性热点问题的快速解决,促进农村教育质量、教育水平以及教育效果的提升。
   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一)有的留守儿童存在厌学情绪,不思进取,自暴自弃
   有的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得过且过、敷衍了事、不思进取,遇到学习困难也毫无斗志,不去积极主动地思考和解决。而且有的留守儿童上课期间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恍惚,经常走神,习惯干一些与教学无关的事情。因此,部分留守儿童已经对认知活动毫无兴趣,存在厌学情绪,缺失认知积极性。
   (二)有的留守儿童缺乏自我控制能力与自我约束意识
   有的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亲子教育,而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提供的隔代教育又较为宽松与自由,导致留守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与自我约束意识较弱。而且隔代教育中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品质教育、纪律教育的次数较少,导致留守儿童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以及精神境界等主体素质偏低。
   (三)有的留守儿童有自卑心理、自闭倾向与孤僻性格
   有的留守儿童来自贫困农户家庭,他们胆小怕事、性格内向、孤僻自闭、沉默寡言,很少与人交流。因此,这些留守儿童对周围人有一定的排斥心理与警觉思想,不愿进行社会交流。
   (四)有的留守儿童有较强的敏感心理、过激行为与仇视倾向
   有的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关爱而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没有安全感与信服感,内心较为敏感。有的留守儿童孤独、寂寞、无助,因而对外界总是处于一种惴惴不安的状态。一旦有所刺激,留守儿童便大惊失色,而且应激反应往往非常过激,甚至具有仇视倾向。
   三、导致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源
   教师不仅要正视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与健康状况,还要积极思考,深度剖析导致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直接根源,为解决问题储备信息。
   (一)缺少父爱、母爱的慰藉
   有的留守儿童缺失父爱或母爱,思想意识以及心理不积极,因为看不到美好的未来而灰心丧气、毫无斗志。因此,留守儿童没有感受到现实生活的美好,对学习、生活与未来毫不关心。
   (二)缺少家庭教育的指导
   隔代教育无法替代亲子教育,导致部分留守儿童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严格管教,尤其是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与品质培养得不到很好的落实。这样亲子教育的缺失使留守儿童在思想意识、道德品质、精神灵魂等方面都处于弱发展状态。
   (三)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
   有的留守儿童物质和精神需求处于“亏欠状态”,得不到有效的满足,只能“封存”个人的主观欲望与童真想法。因此,留守儿童会慢慢心理失衡,导致自卑、懦弱、胆怯与自闭等不良心理出现。
   (四)心灵创伤
   有的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关爱与关心,因而内心敏感,一旦有所触碰,就会引起留守儿童强烈的应激反应,甚至还是过激反应。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父母保护的过早消失使留守儿童在心理上无法获得充足的安全感、依赖感与慰藉感,因而对突如其来的外界刺激总是处于惊慌失措之中,而且还经常出现过激反应。
   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方法
   教师既要正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要深度剖析其根源,更要立足教育教学活动,采取积极有效的解决方法,帮助留守兒童尽快摆脱困境。
   (一)用爱扬起希望的风帆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必然要从关爱入手,帮助留守儿童看到希望。留守儿童看到了希望以后,心理状态与精神状态才会有所转变,因而教师要关爱留守儿童。
   例如,教师要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为农村留守儿童渗透一些英雄教育,如利用董存瑞、黄继光的故事教育学生,告诉学生这些英雄也是来自农村,却积极跟随共产党成为一名英雄人物,为后人敬仰。教师要为农村留守儿童传递这些英雄人物的艰难成长过程,让留守儿童看到英雄人物在生活困难、成长磨难、人生挑战中积极表现、敢想敢干、锐意进取、永不言败的斗士气概、倔强意志以及苦中作乐的乐观主义精神。这样,英雄人物的感人故事就会给予农村留守儿童一定的启发,使留守儿童能够借鉴英雄人物克服生活困难,借助英雄人物这个楷模为小学生输送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与前进热情。而且为了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教师还可以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一些英雄教育、励志教育、红色教育的电影信息,引导农村留守儿童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视频信息能够给予小学生较强的视觉刺激与听觉冲击,进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主体情绪,有效促发小学生奋发图强、积极作为、挑战困难的拼搏意识。

相关文章:
  • 1 高校考试信息化改革
  • 2 现职军官培训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 3 单元主题下高职院校英语口语课堂表现性评估任务的设计
  • 4 课程思政背景下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析
  •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文化育人工作路径研究
  • 6 机会识别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
  • 7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影子教育研究综述及启示
  • 8 思政元素融入高等数学课程的研究
  • 9 思政工作与职业教育的创新模式与经验分享
  • 10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研究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