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低段培智语文操作式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践研究

2023-01-15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杨英飞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2期 本文字数:2480

   在特殊教育学校中,低段培智学生的注意力缺乏,也直接导致低段培智生活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如何在培智学校的生活语文课堂中,以低段培智学生为本位,通过让学生感知、体验和操作来提高课堂效率,增强教学实效,从而达到在践行操作中让培智学生多做、多参与的目的,值得广大教师深思。本研究就是通过对整体操作式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践研究来达到对培智低段语文课堂的创新和深入发展。
   一、传统课堂教学的因素探析
   (一)课堂检测——传统课堂的动力效率
   研究初期,我们对低段一至三年级学生共43人在语文课堂中的注意力进行了评估检测,以此来了解培智生活语文课堂中学生的参与能力、学习动力等效率问题。通过对在课堂中保持注意力时间的长短、对教师指令的反应、遵守课堂常规和纪律、在课堂上保持安静等几项检测统计,发现低段培智学生在生活语文课堂上的注意力十分有限,很容易受外界的干扰,并分心,特别是难以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人次比例高达90.7%。另外,除了课堂常规、是否多动以及多语三方面的比例低于50%以外,其余项目都高于50%,由此可见,低段培智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是需要教师特别关注的。同时,也由于注意力的缺乏,导致低段培智生活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效率较低,这也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学生的课堂动力不足。
   (二)学生特点——个体学习的内在要求
   1968年,Inhelder曾提出不同智力障碍程度学生的最高认知发展阶段,重度/极重度培智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当于正常小孩2周岁以前的能力,主要依靠感官动作来学习和理解他们的环境,认知结构建立在动作上。因此,结合上面的检测结果,我们也可以清晰地认识到,低段培智学生仍处于感觉运动阶段,需要最多的就是操作来感知,进而获得知识。
   (三)教学实效——动态课堂的创新导向
   课程标准中提到:生活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第三条“倡导感知、体验、参与的学习方式”,要求在目标制订、教学过程等方面突出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为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参与等多种方式进行语言文字学习创造条件;对培智学生的课堂教学,力求通过感知、体验、参与的方式来进行,这是基于教学实际效果以及培智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基础设置的。
   二、操作式教学活动的实践探知
   基于上述现实问题,以培智学生为本位,以增强教学实效为目标,本课题通过对整体操作式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践研究来达到对培智低段语文课堂的创新和深入发展,通过让学生感知、体验和操作来优化课堂、创新课堂。
   本研究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语文课堂操作板的设计。二是操作式课堂教学的模式设计。操作板底板可以是塑制板,每一份操作板由不同颜色的三至五片塑料板组成,左边用卡扣式书圈固定制成活页本。另外,底板上张贴的内容为彩色塑封打印纸张,并使用雌雄贴粘揭。
   操作板要如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根据生活语文课堂教学流程,在课堂操作中力求各个环节环环相扣。通过研究设想,从课题的引入到新知的引导,再到练习的分层,最后到反馈巩固,力求操作渗入、深入。
   (一)创设操作式教学活动
   1.承前启后引课题
   出示词卡,学生根据教师呈现的词语在自己的操作本板上找出相应的图或词揭下来指认并朗读,并贴到相应的词语框中。然后教师从练习中导出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引出新课。这样做既巩固复习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又直观地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锻炼学生手眼协调和做精细动作的能力。
   2.引导操作知新知
   教师引出新课后,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下学习新知,初步了解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是要掌握和理解的重点句子。变换句子的部分词语为图词结合的卡片,通过学生的揭贴操作以及上一步骤词语教学环节,把句子立体化,形成句子条,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句子意思。
   3.分层练习抓个别
   新授课结束后,教师安排学生在各自的操作板上进行有层次的练习。A组,一般为应用、综合性的练習。B组,在A组目标下,教师给予适当扶持、辅助。C组,以一般的图片指认、识记为主。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目的在于让每个层次的学生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完成目标,获得进步和发展,实现个别化的教学目标。
   4.反馈辅导促平衡
   学生在操作练习的时候,教师要进行巡视,了解学生操作练习中的情况,及时反馈并作出相应调整。教师根据A、B、C层次,明确巡视不同层次的关注点,达到个别指导,辅助完成。学生在进行练习操作时,,要保持独立,不能代替完成。教师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指导,使学生在自身能力基础上,经由操作,进一步掌握课文内容,达成教学目标。
   5.练后巩固求实效
   当学生完成一项操作后,教师就要及时组织一次评价,肯定正确,矫正错误。评价要有针对性,根据错误的原因提出改正的方法。先练后讲,力求学生经过操作感悟后,结合教师的讲解求得实效。
   (二)建立操作化人际互动
   操作式课堂教学,需要师生间、生生间、流程程序间的相互配合,同时需要以教师的指导参与模式和学生的动手合作模式来突出学生的实际操作。
   1.课堂外部流程相互配合
   操作式课堂刚开始实施时,由于学生对操作的步骤、方式等不够熟悉,会比较费时。同时由于是低段的培智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会不由自主地被操作板吸引,而自顾玩耍。因此,这需要在操作前制订操作规范,教师下达指令,学生接收并听从,然后有序完成操作体验。
   2.课堂内部学习师生互动
   摸索操作化人际互动以两条线同步进行。教师:目标引入→指导发现→指导深入→总结延续。学生:目标认同→模拟操作→合作实践→运用发展。

相关文章:
  • 1 初中美术教学中乡土资源的融入
  • 2 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 3 浅谈如何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
  • 4 初中化学实验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 5 初中物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
  • 6 情景设置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 7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措施探析
  • 8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 9 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10 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