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李成辉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2期 本文字数:2657
在
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只有当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时,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才会表现活跃。因此,
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转变教学方法,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
一、小学英语教学现状
从目前的小学英语学习现状来看,学生的两极分化较为严重。学生是从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的,刚开始感到新奇,有新鲜感。随着知识的深化以及教学目标的提高,,一部分学生对英语感兴趣,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的兴趣开始下降。这样一种现象也体现在学生的两极分化上。而小学英语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方式方法运用较为单一,由此也影响了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小学生更喜欢直观形象的事物,教师如果单纯地进行讲述,或者枯燥、机械式地背诵记忆,都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兴趣是学生可持续学习的内生动力,能激发学生不断地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可以说,兴趣如同催化剂,能使学生自觉集中精力,持续深入探索,以最快速度达到学习目的。让学生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会调动其各种智力因素,带着急切的心理了解、掌握以及吃透知识。而在学习英语时,小学生经常遇到的困难是,刚开始对英语抱有新鲜感、好奇心,兴趣较高,但是随着词汇量的增加以及教材难度加深,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也在减弱,有的甚至会产生畏难情绪,完全失去兴趣。兴趣是学习英语的强大动力。要学好英语,兴趣的作用举足轻重。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英语兴趣的重要性。同时,兴趣的产生也是由学习活动本身以及目的任务来引发的。目前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唱一唱、玩一玩等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一些基本训练,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兴趣,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并且积累一定的词汇以及日常交际用语,达到听、说、读、写的初步能力。同时,学生也在英语学习中受到了良好的道德教育,促进其个性健康发展。因此,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教师要坚持愉悦式、新颖式的教学方法,用爱进行教育,也用趣味来不断构建良好的英语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挖掘个人学习潜能,欣赏英语的文化魅力,进一步减轻学习英语的负担,让学生快乐学习,实现预期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当有趣的英语教学吸引学生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兴趣逐渐变成良好习惯时,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收获美丽人生。因此,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学好英语、提高英语学习质量的重要前提条件。
三、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体现阶段化、层次化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理念也在大力推行中,当下的教育教学更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明晰教学目标,真正让学生都能“跳一跳,吃果果”,通过设定阶段化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瞄准每一个小目标努力学习,增强自信心以及探究欲望。阶段化的目标设定,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能产生可持续的探究欲望。阶段化目标有助于学生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时难度具有一定梯度,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认知需求。而结合学生的认知差异,教师还要通过设定层次性目标,促进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提高学习能力。通过布置层次化的学习任务来实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清楚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所长与所短,进一步就学生所存在的差异而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学习任务,使得学生能保有学习英语的兴趣与热情,不仅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了学生的个性需求,还保护了学生的自尊,使学生在不同层次的任务探究完成中体验学习的成功感以及喜悦感。
(二)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增强自我认同感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有爱才有教育,课堂上,教师通过爱的教育,以自我的积极情绪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也用自我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和引导学生,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欲望,同时,在平等而互敬互尊的师生关系下,学习氛围也会更为愉悦和谐,也能让学生释放自我的压力以及紧张感,轻松、愉悦、积极地投入学习中。英语教学还要满足学生自我认同感这一需求。小学生正处于自我认同感的成长期,自我认同感的形成与外界的反馈有密切联系,由于这一阶段小学生的理性思维以及对事物进行客观评判的能力尚未得以充分发展,因此,学生对自我的判断标准多来自他人评价。教师课堂上的评价则影响着学生的自我认同感,教师及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状况、水平,及时进行引导、表扬、提醒。以正向的评价为主,艺术性地对学生存在的一些错误或者不足提出建议与要求。通过奖励或者肯定这一外部强化手段,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动机,同时也要通过恰当的提醒,激发学生及时改正错误,弥补不足,增强学习信心。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进步,让学生学得轻松。教师还要教授给学生高效化的学习方法,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感觉轻松。由于语言的不同,有些孩子学英语时用的是汉字注音方法,也有的是机械的死记硬背,也有家长盲目地让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或者做大量练习,极易削弱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与积极性。因此,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对学生及时进行指点与引导,通过高效化学习方法的传授,让学生学会学习,也爱上英语。
(三)打造活泼生动的课前交际环节,激发学生兴趣
在课前环节,教师开展生动形象的“预热”活动,如让学生讲笑话、背课文、表演等,激发學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完成课前“预热活动”。之后,教师鼓励学生提出几个与即将学习的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最后,教师做一小结。对表现良好的学生进行鼓励,同时也针对即将学习的教学内容扩展话题,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这样一个课前环节的设计,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听力能力,还提高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激发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课前环节,还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前表演,内容则与教学课文有关,各小组自编自演,而观看或者表演的学生既可以相互之间即兴进行问答,又可以围绕话题进行辩论。这样的形式非常富有趣味性,且活泼生动,能够极大地调动全班学生的参与意识,激活思维。学生在淋漓尽致的表演、相互的争辩以及表达中,注入了强劲的学习动力。教师可定期开展课前环节活动阶段性的评比,如最佳的表演奖、最佳的辩论手或者最佳的话题组等,不断实现更理想的活动效果,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平台,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