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探析

2023-01-20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吴增良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2期 本文字数:2503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内容相对语文等学科而言比较抽象,很多数学概念以及公式和定理都是运用高度概括的语言表达出来的,且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答也需要学生具备推理思维、抽象思维以及建模思维。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点通过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能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平台及丰富的学习资源。而且信息化的学习方式符合现代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因此教师要加强信息化教学设计以及信息化教学活动的学习,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内容进行深度的整合,从而在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同时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意义分析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对于学生发展以及课堂教学质量而言有着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源泉和动力,是学生获得持续性进步的助推器。多媒体课件、网络视频、希沃助手以及其他学习类型的App等,能图文声像并茂地呈现数学知识内容,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因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运用课件图片直观呈现数学问题情境:两个商场在搞促销活动,商场一是5折销售,商场二是“满100元减50元”,问题是如果要买一条标价为230元的裙子,,选择哪个商场更省钱。课件中的商场图片会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也会引导学生展开独立且深入的思考,因而学生就会专注地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
   (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數学是一门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学生要在学习构建数学基本知识点以及分析和解答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自身的抽象思维、建模思维及直观思维。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可以运用课件视频直观呈现对数学问题的分析过程,以及数学概念、公式以及性质定理的推理与总结过程。如圆柱体的性质、表面积以及体积,教师就可以运用课件视频进行直观的演示,引导学生直观感知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转化,从而提升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
   (三)有助于落实“双减”政策
   为了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教育部门提出了“双减”政策,重在引导教师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较大程度的发展与提升。信息技术作为重要的课堂辅助教学工具,能够发挥出较大的价值,因而有助于“双减”政策的落实。比如,有部分学校运用了希沃白板,其中有教学同仁设计的多个课件,也有学生习题练习的相应数据,教师能结合信息平台全面了解学生的易错点,学生也能结合信息平台进行个性化的学习。还有互联网信息平台与班级微信群等,师生之间都可以围绕某些数学习题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因而,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而言,信息技术都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有力助手。
   当然,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远远不止上述几个方面,比如信息化的教学方式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方法探析
   既然我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了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意义,那么就要将其科学、合理地运用到数学教学活动中,从而创建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
   (一)借助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加强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习惯,有效的课前预习既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为高效的课堂学习活动奠定基础。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会引导学生通过浏览教材内容以及教辅资料的方式预习新课,有的学生阅读力与思维力较强,能够自主理解数学概念与公式的含义,然而有的学生虽自主学习却无法获得较好的效果。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可以设计用于引导学生预习新课的课件和视频,给学生的自主预习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如“百分数”应用方面的数学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呈现应用题中常见的税率、商品折扣、出油率、出勤率和其他常见百分数的具体应用形式,如呈现商品折扣类型题目中的数量等式关系,并呈现具体的例题:给出商品定价,已知利润为商品进价的20%,给出一天卖的数量,按照定价的9折出售,平均每天销量增加50%,照这样计算,现在平均每天比原来平均每天少赚多少钱。播放课件视频中,教师要先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分析与解答,再让学生观看视频内容。当然,在课件视频中,教师要详细呈现习题内容中的等量关系以及计算过程,引导学生学习分析、理解这类习题的思维过程。
   课堂上,教师要查看学生的自主分析与解答情况。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呈现类似的例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练习,然后结合学生的具体表现展开教学活动。
   (二)借助信息技术优化计算教学
   计算贯穿数学教学活动的始终,是数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数学计算不仅会以单独的习题形式出现,还会出现在应用题、几何问题等多种习题类型中,占据了数学习题的“半壁江山”。小学阶段都是基本的加减乘除,是小数、整数、分数、百分数等数字之间的加减乘除计算。即便是基本的计算,学生的计算练习中依然会出现多种错误,教师要正视学生计算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借助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计算原理,并进行科学的计算练习,从而在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提升计算教学质量。
   小学高年级阶段,教师可以借助课件图片,直观呈现相应数学计算的计算原理,引导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如“分数的乘法”一节中,数学教材中对分数乘法计算原则的描述是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然后约分。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图片呈现一个长方形,运用斜线表示出长方形的,然后运用直线表示出长方形的,从而引导学生结合直观的图形理解具体的计算原理。还有百分数与小数之间的互相转化,教师也可以运用具体的图形来同时表示百分数、分数与小数,引导学生借助图形将百分数、小数与分数等结合起来,从而引导学生正确且迅速地转化百分数、小数和分数。

相关文章:
  • 1 高校考试信息化改革
  • 2 现职军官培训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 3 单元主题下高职院校英语口语课堂表现性评估任务的设计
  • 4 课程思政背景下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析
  •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文化育人工作路径研究
  • 6 机会识别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
  • 7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影子教育研究综述及启示
  • 8 思政元素融入高等数学课程的研究
  • 9 思政工作与职业教育的创新模式与经验分享
  • 10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研究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