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

2023-01-27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王芳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2期 本文字数:2768

   摘 要:数学的知识无法脱离实际,而且数学知识本身与现实生活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开展中,教师必须将数学与生活进行有效串联,更要与学生的生活进行有效结合。但是,在这一点上,其实更加强调小学生对数学的应用能力。对此,教师必须摒弃过去的教学模式,并真正使学生能将已学过的知识学以致用,从而反馈到现实生活中,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并通过学生的不断发展,助力其自主学习能力获得提升,这时才能真正做到使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使得小学教学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尤其是对数学学科,教师不仅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还要以数學的综合素质培育为基础,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从数学学科来看,它具备较强的实际应用特性,只有将数学的教学与学生的生活进行有效串联,并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才能使学生的各项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必须注重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处理,并通过多种措施的使用,助力学生能力的提升。
   一、让教学变得更生活化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更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并实现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入课堂中,从而以启发的形式,让学生能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进而引发学生的思考。这时,让学生以观察的方式,就现实问题进行探索,再通过动手操作,让他们可以从自身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入手,以此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并应用数学知识。当学生的体验感获得增强,则能在这个过程中强化学生的数学学习乐趣,并使学生认为数学是一门十分有趣的学科,能利用自身所具备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教师必须认识到,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进行联系,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其实从本质上来看,是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数学知识,并从生活中获取知识,再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难题,这时才能使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在生活中发现问题
   就小学生自身来看,他们在小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针对数学而言,知识的掌握存在理解上的不足且记忆不牢固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其实是由于数学内容的抽象性与理论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过于枯燥,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对数学学科产生兴趣,进而在理解上就存在不足[1]。并且,对教师的教学来看,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师更关注的是学生是否将知识进行掌握与应用,导致教学的内容其实甚少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这就造成了学生很难深入地理解知识,并牢牢地掌握知识。对此,只有将实际生活中的内容,真正放入课堂中,并以启发的方式,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同时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实现认识数学知识,进而应用数学知识,这时学生才能将一些较为困难的知识点更好地理解。此外,将生活中的问题作为启发,学生会更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当学生愿意主动进行探索时,就会越来越发现数学的神奇,从而使学生以自主的学习方式,更深入地理解与探索数学知识。
   数学知识是从现实中产生的。因此,想要使学生真正认识数学,并掌握数学,从而应用数学,教师其实应帮助学生从生活中去寻找与数学相关的内容,还要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各类现象,积极使用数学知识实现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同时对已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教师应帮助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进行还原,找到生活中的原型,这样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进而让学生走出课堂真正融入生活,鼓励学生以观察、思考为基础,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让这个过程融入教学过程中,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例如,在学习“角的度量”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通过回忆,找到生活中与“角”有关的内容,这时学生通过回忆,自然就会联想到墙角、桌角等生活中一些具体的“角”。教师再通过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并让学生从生活中自发地提出一些有关角的问题,这样通过体验生活中所存在的数学知识,使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理解,其实更有益于“角的度量”的学习。比如,有的学生会发现墙角与桌角一样,都是笔直的两条线所组成的图形,而从三角尺来看,不同的三角尺的角是不同的。这时,教师可以顺其自然地引入角的度量,之后可以通过学习具体的操作方法,让学生进行实践。这样的方式其实更有利于学生理解书本知识,同时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后,通过回忆使这类知识被深刻地记忆到脑海中。这种教学方式能真正做到将数学的教学与学生的生活进行有效的融合。
   (二)在情境中引入知识
   与其说小学生的思维是十分活跃的,不如说小学生的思维是十分跳跃的。因为,从小学生的发展规律来看,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喜欢一些具体的、形象的、易于思考与联想的教学内容。而且,在思考的过程中会通过不断的思维跳跃而使自身产生更多的问题想去探索。但是从数学知识的学习来看,由于它的内容偏向理论化和抽象化,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对其进行理解,从而导致学生的思维受到禁锢,同时也不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当学生的思维活跃度不足,那么他们的学习状态就会十分消极,而长久发展下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则会变得越来越弱。对于数学的学习而言,整个学习过程其实是让学生能自主提出问题,,并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能以学过的知识分析问题,从而真正做到解决问题。从数学知识本身来看,它属于生活实际中所有问题的来源所产生的一种学科,只有创设具体的情境,并使学生能在情境中实现突破自我,以此产生具象化的影响,这样才能通过提升学生的思维活跃度,促使学生的发展变得更好。
   在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尤其是针对一些新的知识而言,其实学生在接受时,并不容易进行理解,特别是针对一些独立性较强的知识,其自身所具备的抽象性和无法进行上下关联的特性,更加依赖于学生是否具备经验与基础[2]。但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好奇心十分旺盛,尤其是针对各种各样的现象,他们有着很强的探索欲,并且会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变换自己的思维。因此,教师必须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根据学生的生活体验,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来进行使用。这样,通过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探索与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研究问题,并全面强化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欲与求知欲。例如,在学习“统计”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创设文具采买的情境,并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什么是统计,之后让学生以统计的知识来模拟商贩的售卖,进而对已卖出的商品和库存商品等进行表格的记录,以此制作一幅商品售卖图来找到销量最好的商品。利用这种方法,既可以让学生在情境中实现对知识的学习,又能使学生快速地理解这种比较独立的知识,从而实现应用。

相关文章:
  • 1 高校考试信息化改革
  • 2 现职军官培训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 3 单元主题下高职院校英语口语课堂表现性评估任务的设计
  • 4 课程思政背景下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析
  •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文化育人工作路径研究
  • 6 机会识别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
  • 7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影子教育研究综述及启示
  • 8 思政元素融入高等数学课程的研究
  • 9 思政工作与职业教育的创新模式与经验分享
  • 10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研究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