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当代中职美术教育与“课程思政”的融合与探究

2023-02-01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牛娜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1期 本文字数:2466

   摘 要:美术教育融入“课程思政”是有效推进新时期思政工作的整体要求,对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及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美育的实际价值和“课程思政”的含义入手,探究中职美术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方法和途径,全力开创中职美术教育工作的新格局。
   关键词:中职美术教学;教学应用;课程思政
   怎样才能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进行德育,是新时期中等职业学校贯彻落实“以美育人”首要任务的重要途径。美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知识必修课,也应肩负起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任,而美育本身就具备相应的德育功效,它本身所独有的育人模式,更有益于增强思政教育的育才功效。因而,我们应该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发现美育与“课程思政”的契合点,促进两者之间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呈现“累加功效”,才可以创建“课程思政”的教书育人大局观,展示出艺术教育的政治文化特点。
   一、“课程思政”的实际意义
   “课程思政”是新形势下创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的形式,让各种类型的课程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课同向共行,发挥协同作用,把“以德育人”当作教育核心工作的一种综合性教学理念。它从我国意识形态战略重点入手,坚守思政教育的主体地位,充分挖掘和不断探索各学科中的思政元素,遵照教育原则,将新时代新思想融入课堂教学中,完成知识与技能教学和德育的有机结合,进而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青年。
   二、美育的社会价值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向来就不缺对美丽的发现、认知、洞悉。我国也一直在探求美育的社会价值,可以说美育对中职学生的社会价值是多方面的,具体包含自我认知价值、情绪价值及创造力价值,还有健全人格的价值。通过艺术写生、艺术观察等社会实践活动的展开,引导学生对美育有更深的了解。
   (一)美育的创新价值
   美术是一门具有创造力的基础学科,艺术家通过不一样的创作技巧和新的艺术言语表达出崭新的艺术风格、思想意识情感和精神力量,借此建立超越前人与自身独有的创造风格。美育不仅可以很好地培育学生的开拓精神,也比较注重让学生做真实的自己,培养创新精神。比如,学生根据自身的喜好和风格创作出新颖、别致的绘画作品,得到教师和同伴的肯定,能日渐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作行为,进而形成合理的创作思想和学习习惯。
   (二)美育的情感價值
   绘画作品的多样化及其言传身教、春风化雨的特征,恰好是美育很好的媒介。我们借着鉴赏优质的绘画作品,形成对美的体会心得,进而实现身心舒畅。美术作品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行为,在人的情绪发泄等各方面的作用可谓独擅。由此可见,美育不但能够协助学生深层次感受到美的欢愉,亦能驱使学生将其焦虑外化,发泄积压的消极情绪,进而日渐收获身心健康。
   (三)美育的自省价值
   美育对促进人的情商发展、培养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不凡的效果。其自我认知价值也受到专家的肯定,也是美育立于关键之地的支柱。美国教育理论家艾斯纳指出“美术能促进人类批判社会,并以暗喻的方法传递某种社会价值观”“美术能使自己留意阅历中烦琐的问题,从里面看到新的社会价值”。不难发现,美育不但能增强学生的美感判断能力,而且对增强社会交往能力、空间判断能力等也拥有极为关键的作用。特别是在现在的社会中,粗俗审美和无良认知在互联网上不断升华,在这样的背景下,更需要通过美育对学生的美感进行正确引导。
   (四)美育可以健全人格
   健全完善的人格是知识、感情、信念的结合,主要表现为探险魄力、自主性情、耐挫信念、正直品格。美育显然在完善人格上有着极大的作用,因为审美观念的匮乏会导致人格素养的失调与偏斜,瓦解完整的人格,使其完善心智的发展受到影响。
   三、中职美术教育中“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的要求
   (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中职美术教学中,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与学生一同探讨优质的艺术创作,在解读和感想中了解作品背后所蕴藏的信念和道德美德,协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进一步提升思政教育品质。学生的艺术美感归属于美学教学范围,但与之相对应的善与恶理念应属于品德教育范围,艺术授课要秉持美术教育与道德思想品格塑造结合在一起,,通过正确合理的教育教学引导,加强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合理判断能力,探讨自然现象发展的本质。
   (二)弘扬民族文化,增强爱国情怀
   爱国精神的养成是课程思政教学的关键构成部分,其授课根本是家国情怀的塑造,中国是文明古国,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极为丰富多样的艺术瑰宝,艺术设计中涉及的古建筑、雕刻等内容都能够成为美育中的授课题材,从而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家国情怀教育是教育改革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选取一些有浓厚地域特色的美术作品,作为艺术欣赏课程的关键题材,引导学生赏鉴和探讨,激发学生的民族荣誉感和使命感。
   (三)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
   美术教育方式多种多样,在传统的美术授课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教学理念,选取的思政教育课程内容要符合现代学生的心理成长发展特点,收获积极的教书育人成效,增强学生对艺术欣赏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轻松惬意的校园德育氛围。在校园里开展美术教学实践活动,结合现阶段国家发展中的时事热点和学生的差异化成长特征,有针对性地展开美术主题鉴析活动,如举办文艺作品比赛,传达当今社会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脱离旧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更好地发挥课外活动的补充性授课作用,加强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四、在中职美术教育中渗透“课程思政”的路径
   中职美术教育结合“课程思政”,可以加快美术相关知识、美术教育体系和思政教育的一体化发展,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章:
  • 1 高校考试信息化改革
  • 2 现职军官培训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 3 单元主题下高职院校英语口语课堂表现性评估任务的设计
  • 4 课程思政背景下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析
  •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文化育人工作路径研究
  • 6 机会识别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
  • 7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影子教育研究综述及启示
  • 8 思政元素融入高等数学课程的研究
  • 9 思政工作与职业教育的创新模式与经验分享
  • 10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研究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