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中职数学“混合式作业”模式的探索研究

2023-02-08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孙桂锇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1期 本文字数:2597

   摘 要:探索中职数学线上和线下“混合式作业”的模式,通过“混合式作业”来优化作业设计,,提升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和质量,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
   关键词:混合式作业;理论基础;建构策略
   一、研究背景
   作业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的功能价值和作业存在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作业设计和实施的质量,不仅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维度和衡量课程改革成效的关键尺度,也是影响学生发展的核心因素。而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数学作业设计质量不高。中职数学作业相对枯燥,缺乏趣味性;作业布置相对随意,通常采用“一刀切”的形式,缺乏有效分层;批改纸质作业的时空限制以及中职数学课时较少,教师不能及时给学生反馈作业的情况;教师根据纸质作业对学生的错题做数据分析,耗费时间和精力。
   《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指出教师要依托网络学习空间逐步实现对学生日常学习情况的大数据采集和分析、优化教学模式。基于此,我校教师积极使用线上平台如“超星学习通”布置线上作业。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如学生完成作业后沉迷手机游戏等问题。所以我们提出将线上和线下作业有机结合的“混合式作业”,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布置相应的线上线下作业,既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又能减轻教师批改作业的负担。
   二、“混合式作业”概述
   (一)“混合式作业”概念
   “混合式作业”是根据混合式学习而命名的。倡导“混合式学习”这一概念的何克抗教授指出:“所谓混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与网络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本文所说的“混合式作业”就是指采用网络平台、手机软件等形式的线上作业与传统形式的纸质作业和创新作业多种形式的线下作业结合起来,共同发挥线上和线下的优势,以此来优化作业设计,达到最好学习效果的一种作业形式。
   (二)中职数学实施“混合式作业”的意义
   对于中职生,经过九年义务教育,他们做过了太多的书面作业,其中不乏有很多枯燥重复而单调的作业,他们对作业“恨多爱少”,而他们渴望新鲜事物,喜欢现代信息技术,线上平台的作业刚好迎合了他们的兴趣。在线上平台,学生可以自由安排时间随时随地完成作业,有不懂的问题还可以反复观看视频讲解等丰富的资源,而教师批改作业也更加高效,还可以利用平台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追踪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因此反馈更精准和及时,教学更加高效。同时,纸质作业也有其固有的优点,比如,纸质作业上的数学解题步骤的推演和呈现可以让教师更清晰地看到学生思维上的问题,因此线上线下的“混合式作业”不仅肯定了纸质作业固有的优点,也充分发挥了线上作业的优势,让其优势互补,从而优化作业设计质量。
   三、中职数学“混合式作业”模式的建构
   (一)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基于建構主义理论,我们在进行中职数学“混合式作业”设计中,学生通过作业构建自己对新知识的构架。在预学作业中,通过作业让学生提前复习学过的知识与经验,激活原有知识,为新知识搭建好“脚手架”;在随堂作业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思考来检验已知的知识;在课后作业中,通过已学知识生长出新的知识。
   2.人本主义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应当以学习者为中心,其基本原理是不管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心理学要注重人的主观意愿和尊严,要关注人的价值和创造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始终要以学生为中心。在中职数学的作业设计中,作业的形式和内容要考虑中职学生的特点,作业的形式和内容要丰富,要结合生活实际,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还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行分层作业设计,让不同的学生都学有所获、学有所乐。
   (二)“混合式作业”建构的策略
   1.线上、线下预学作业“育”新课
   预学作业的完成使学生学习过程前移,让学生能在课前思考问题、发现问题,从而带着问题听课,有助于学生积极进行意义建构,为深度学习创造条件。对于教师来说,通过前置作业能了解学情,让教学更有针对性,更高效。
   (1)在预学作业中设计数学史相关的题目。数学史融入数学课堂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使学生感受数学学科深厚的文化底蕴,了解数学的现状和发展历史,发挥数学文化的育人功能。
   (2)巧用“课前5分钟”。“课前5分钟”是指本节课前5分钟,教师可以利用这5分钟让学生上台分享他们的预学作业。由于要上台展示,学生就会在课前查阅更多的资料,做更充分的交流和学习,为学生的深度学习打下基础。“课前5分钟”的分享也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提高了学生表达能力,丰富了学生的信息量,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为课堂“热身”,一举多得。
   (3)预学作业要能为新课搭好“脚手架”。数学知识严谨而系统,数学的学习需要迁移,学生已学过的数学知识或已掌握的经验方法对新知识的学习有着很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中职学生来说,他们的数学基础相对薄弱,知识漏洞比较多,更需要提前“补漏”。
   2.线上“随堂作业”知学情
   “随堂作业”顾名思义就是在课堂上完成并得以反馈的作业,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堂作业”不是简单地将课堂作业分割在几个课时完成,而是基于教学目标,把课堂作业科学、巧妙地与课堂教学相融合,随着每个课时不同的学习任务,在不同的知识点特别是重点和难点后设计的作业,并且在当堂就得以反馈的作业。课堂中,教师在线上平台发布“随堂作业”后,教师巡视学生在纸上的演算过程,并结合线上平台的实时汇总数据情况,再反馈到课堂,就能“以测促教”,而且教师也能据此设计学生的“二次作业”——课后作业来查缺补漏。

相关文章:
  • 1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艺术生英语学习的困境和可行性探究
  • 2 提升高中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 3 借助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 4 探讨新课改下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 5 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以信息技术提升教师教学素养的研究
  • 6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 7 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课堂效率
  • 8 小学英语课堂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
  • 9 云环境下小学英语智慧课堂建设研究
  • 10 创新思维在小学美术单元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