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景爱军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1期 本文字数:2566
随着科学育人观在中职
政治课堂上的实践应用与日益推广,教师开始将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进行深度融合,以此为中职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课程信息、文化知识、思想教育、德育培养以及心理疏导,确保实现中职学生的快乐认知与健康成长。因此,教师立足
政治学科的教学内容,切实融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能够极大地提升政治教学的兼容性、教育性以及时效性,为中职学生的能力提升、素养发展以及成功就业提供强大的教育助力。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简述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内容广博的育人活动,内容涵盖了知识教育、思想教育、品德教育等范畴,因而能够为中职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科学实用的课程融合知识。而且,,中职学生即将离开学校走向工作岗位,心理健康教育还能够为其提供一些职业操守教育、人生理想教育、诚实劳动教育、科学创新教育等,因而能够帮助中职学生为成功就业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能力储备与心理调整。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能够为中职学生提供林林总总的教育信息,对中职学生进行心智启迪、视野拓展、思想教育、品德培养与觉悟提升,因而是中职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必备成长资源。
二、政治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融合的教育价值
首先,政治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融合有助于中职学生良好成长环境的科学构建,能够在政治课堂上获得持续不断的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因而能够实现知识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双重滋养。因此,政治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融合能够丰富中职学生课堂认知过程中的信息含量与信息质量。
其次,政治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融合有助于教师对政治学科教学的科学拓展、提质增效与创新发展,将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艺术与教学方法转变为“教学生产力”,为中职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高品质教育信息。因此,政治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融合有助于政治学科教学的创新转型。
最后,政治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融合能够切实为中职学生创造多维化、兼容化以及优质化的成长环境,以此积极践行科学育人观与新课程改革理念。因此,政治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融合能够推动政治学科教学高质量地完成素质教育赋予的时代使命,积极践行教书育人、塑造生命的职业担当。
三、政治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实践途径
政治学科的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具有突出的生活性、案例性、探究性与教育性,因而能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供良好的融入契机。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资源中的有效融合
在政治教学中,教师需要为中职学生引入一些辅助性的教学资源,帮助中职学生明白教学内容中的一些重要知识,因而教学资源是政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认知信息。而且,政治教材中有很多内容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涉及大众的思想意识与心理境界。因此,教师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融入教学资源中,在局部区域内为中职学生输送高品质的心理教育与人文关怀。
例如,在《经济·政治·社会》北师大版(第4版)第一单元第1课“商品的交换与消费”中,本课内容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因而教师可以引入“别针换别墅”这个故事。“商品交换”的实现基础是“价值相当”,而引入的教学资源恰好与“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背道而驰,因而在“商品交换”领域发生的概率极低。师生对“别针换别墅”这个教学资源的课堂讨论不仅可以引出很多“商品交换”的知识,也可以在深度剖析中引出心理健康教育。师生可以从“交换心理”的角度去分析“别针换别墅”的可能性,提醒学生不能依靠“不公平的商品交换”去实现个人的目的,在社会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心理与心态,要科学认识个人能力与奋斗目标之间的适宜性,不能过高地要求自己。否则,不适宜的奋斗目标就会成为“内心纠结、心理折磨、精神自残”的“负面心理暗示”。因此,教师立足政治教学以“别针换别墅”可能性的自由讨论借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中职学生形成务实心理与本分思想,培养中职学生诚实劳动、合法生产、公平交易、满足需求的良性心理,清除不切合实际的胡思乱想。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學内容中的有效融合
在政治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在教学资源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还可以直接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融入教学内容中,将其纳入政治教学的课程体系中,帮助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名正言顺地出现在政治教学中。政治教材涉及大众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以及社会生活中的诸多体验空间,自然能够形成诸多心理变化、情绪变化以及思想变化,从而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了生存空间。
例如,在《经济·政治·社会》北师大版(第4版)第一单元第3课“个人收入与理财”中,教学内容中的“收入”与“理财”是学生较为感兴趣的话题,而且“收入”与“理财”也与人的挣钱心理与管钱心理密切关联,因而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区域。因此,教师在谈论“收入”与“理财”时,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人的挣钱心理与管钱心理,以此向学生传输“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的“挣钱之道”以及“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的“管钱之法”。另外,教师还要提醒学生科学认识自己的心理与思想,不能有非分之想,否则在经济生活中很容易遭受损失。因此,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信息融入教学内容之中,利用心理学知识剖析大众消费心理,能够使课堂教学更加具有生活气息、真实可信。这样,中职学生的投机心理就会得以克服,纠正中职学生不劳而获的偏激心理,也帮助中职学生摆正心态,正确看待理财活动中的收益与风险。因此,中职学生能够在政治教学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鄙弃投机心理与虚浮状态,正确树立中职学生的心理态势。
(三)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活动中的有效融合
在政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学内容中,还要通过教学活动有效落实心理健康教育,为中职学生提供高品质、高价值、高收益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样,中职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中大众社会生活中的生命百态以及心理态势,因而能够实现对政治教学的深度感知。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能够帮助中职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生活与社会百态,积累更多社会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