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杨玉琴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31期 本文字数:2630
摘 要: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
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还不够成熟,再加上受到之前中考成绩不理想、即将走出校门参加工作的就业压力以及现阶段社会对中等职业院校的不正确认识,甚至是一些家庭层面的因素等,都给这些
学生的心理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伤害,非常不利于他们的发展。现阶段怎样更好地根据当前
农村的实际情况提升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层面的指导,让他们能在一个平稳、健康的环境中成长,迫在眉睫。
关键词:
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当前,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很大一部分来自附近的乡镇和一些偏远的地区,在家庭组成上也有一部分是单亲家庭、贫困户和留守儿童,由于平时缺少家庭督促,他们在校学习成绩不理想,還经常惹出各种各样的麻烦。现阶段正是学生生理和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多种因素使他们形成了不健康的心理,并且长期困扰着他们,这让学校的教学进度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不利于农村中职学校的发展[1]。
一、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因素
(一)自信不强
由于中职院校中的大多数是中考成绩不理想,没有考上理想高中的学生,因此,这些学生不自信、生活迷茫,没有人生规划和学习动力,其中一部分学生学习能力弱、基础差,导致在中职阶段进行课程的学习时难度大、学习吃力,经常受到来自家长和其他学生的嘲笑,这样长期下去就出现一种自卑感,再加上来自家庭、社会的各种压力,让他们开始对学习产生反感,也给教师开展心理辅导工作造成了很大麻烦。
(二)家长不重视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一些家长都盼望着自己的子女能够通过学习出人头地,但是当自己的子女在中考中落榜,选择中职院校就读时,在家长的眼中就认为孩子以后在事业上不会有太大的起色,这让家长对学生开始失望,不再像以往那样把时间、精力都放在学生的教育上。他们认为,学生在学校只要是不违法乱纪就可以,对学生在校的表现也不闻不问,不和教师交流、沟通,这就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很严重的伤害[2]。
(三)网络的危害
多媒体时代的到来让中职学校的学生过早地接触到了网络,也通过利用网络开阔视野、充实自身。受网络的影响,中职学校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开始发生了变化。通过浏览互联网上各种各样的信息,中职学校的学生也开始不断地完善自我、提升自我,但这其中也有一些消极的、负能量的新闻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这让中职院校班主任工作的开展面临着不小的挑战[3]。此外,丰富多样的电子游戏吸引着大批中职学校的学生,以至于他们在课上就用手机玩电子游戏,不专心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把自己的在校学习时间和家长给的零用钱都放到游戏上,这也不利于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究
(一)建立长效机制
由于现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要想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农村中职学校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建立完整的符合当前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让这项教育变得规模化、常态化。首先,在规章制度的制定上,农村中职学校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完善制度,然后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师期末对学生的教学考评中,并将成绩记录到学生学年评优的总成绩中,这样便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共同提高师生的重视程度。
然后,在人员配置上,,农村中职学校不够充足,需要学校的管理层发挥自身的带头作用,做好自身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兼任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职务,督促教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质量以及监督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情况,要不定期地抽查教师有关心理教学方面的教案和教学目标,多关注那些心理上曾经出现问题的学生,看教师是否对其进行心理方面的教育,接受教育之后的状态。通过这些措施让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化。
(二)加强师资建设
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师资力量的增强,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人情况不同,因此需要相关心理教师依次在周边村镇的中职学校进行一段时间的实习培训,让他们了解不同村镇在开展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相关要求。不同中职学校的心理教师之间轮换实习还能让彼此得到锻炼[4],在实习过程中积累教育教学实践,这样不仅能够培养教师团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能力,还能让教师学习到在处理学生心理健康方面问题的经验,为后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很好的借鉴,从而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这样当他们实习结束回到中职学校时就能够凭借专业的心理教学技能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效果,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促进中职院校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三)深度剖析教材
在现阶段的中职学校教材中有很多关乎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就要将这些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内容灵活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和学生共同剖析和解读中职教材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并将这些板块单独拿出来在课上一起学习讨论[5]。比如,在学习“社会的公共关系”这一章中“语言交流”一课时就要重点探究,把教材中的案例和班里的学生情况进行比对,看其是否存在平时想要和他人交际,但是由于自身的因素又不敢和他人说话的情况,这都属于存在交流心理障碍,可以在私下给学生进行心理层面的疏导,帮助学生矫正心理问题,也要在课上让学生多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明白生活中出现一些基本的心理层面的问题时该怎样有效地解决,形成健康的心理,了解调控心理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学习和探究慢慢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四)创新教育载体
中职学生活泼、好动,因此,经常开展校园活动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自身的素养,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中职学校的学习强度低,学生的升学压力较小,因此可以面向全校师生开展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提升自身心理暗示、心理承受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6]。例如,“发现美”的主题朗诵比赛、心理健康情景剧、趣味心理测验等各种各样有关心理健康层面的活动。通过活动,学生能了解并掌握怎样形成健康的心理,怎样有效避免消极的心理情绪等方法和知识,加深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这些有助于提升中职学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