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大美育”观下普通高中美育建设实践研究

2023-02-21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曹青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29期 本文字数:2489

   摘 要:“大美育”是具有综合性、包容性和发展性的美育概念,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人生幸福奠基具有重要意义。郑州市第四十七高级中学在如何开启惠及全体学生的、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美育新局面,从环境育人、课程育人、学科育人、活动育人等方面积极开展实践研究,取得显著成果。
   关键词:“大美育”;普通高中;美育建设;实践研究曹青
   “大美育”的概念是从传统“美育”认知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在既往狭义的认知中,美育专指“艺术教育”。随着时代发展:“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摘自《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可见新时代下学校“美育”已不仅是艺术教育、技能教育的代名词,而是综合多种学科、多种理念、多种方式的,指向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人生幸福奠基的“大美育”。“大”在这里特指新时代“美育”的综合性、包容性和发展性。对于一所普通高中如何开启惠及全体学生的、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美育新局面,郑州市第四十七高级中学积极开展实践研究,取得显著成果。
   一、环境育人,注重沉浸式体验
   古人云:“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这段话充分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发展产生的巨大作用。当踏进郑州市第四十七高级中学校园的那一刻,即是一次与“美”的相遇。走进学校大门,穿过宽阔的广场,一颗巨大的地球雕塑赫然映入眼帘,不远处的天鹅湖里传来阵阵鸟鸣。蓝天白云,,树影婆娑,微风吹过,这里的每一天悠扬而唯美,就像是时光镌刻在郑州东区的一颗明珠。学校秉持“艺术即是生活,生活即是艺术”的艺术观念,注重艺术氛围的营造,通过绿化、净化、美化校园环境,烘托一种清新、优雅的文化气息及氛围。
   美在自然流露,还在精心营造。学校的每一面墙通过创意绘画、校园摄影、传统文化输出等形式,变得活灵活现,丰富多彩,和“美”随处对话。转角处,楼梯下一个个温馨的“读书吧”与“书香”相遇。在学生食堂,学校特别设立了“绿色”和“红色”通道,绿色为“光盘”通道(不剩饭),红色则反之,着力在细节处培养学生养成中华民族传统的“节约”美德;在用餐区域,每一桌隔离栏上都印上了不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金句,提醒学生珍惜当下,自强不息。
   郑州市第四十七高级中学将“以美育人”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狭义的文艺作品的创作,在学生日常生活中营造不同場景,打造一个个幽兰之所,将传统道德之美与日常生活环境相结合,为学生带来沉浸式的“美”、触手可及的“美”,赋予了美育更高层次的理解。
   二、课程育人,注重传统艺术传承
   美育的核心理念在于育人,育人的方法有很多种,对于普通高中学校来说最重要的途径还是艺术课程育人。学校在开展美育课程方面,致力于人人参与,共同创造。除了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要求开足音乐、美术等相关艺术课程外,还积极鼓励教师主动开发学生喜欢的艺术校本课程,如中华古韵——剪刻纸、舞蹈、啦啦操、书法、民乐欣赏、看电影学地理等多门艺术类、综合类校本课程。同时,为了切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结合校本课程设置了舞蹈、健美操、瑜伽、剪纸、电影欣赏等多个深受学生喜爱的社团。尤其是学校的剪艺课程成为郑州市第四十七高级中学美育成果的一张名片。
   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作为教育者,有责任让传统艺术再次回归到我们的视野和生活中,将其介绍给新时代的中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建立民族自信心。郑州市第四十七高级中学的剪艺项目课程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三个实施层次:第一层次为全校普及性学习。即将剪艺课程纳入正常课表中,保证在校的每一名学生通过一年的专业学习可以了解、认识中国优秀的传统艺术,学会制作一些基本的剪纸作品,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第二层次为社团深入化学习。随着剪纸课程的全面普及,学校面对有深入学习剪艺项目意向的学生开展丰富的社团活动。在社团活动中提高剪艺项目的难度,学习剪艺作品的开发和创作。如在传统的基础上融合西方现代剪纸艺术进行创作,利用纸材特性,结合其他材料进行书签、贺卡的半立体制作等,将艺术进行生活化创作,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制作热情。与此同时,学校还面向全体教职工开展“教师剪艺社团”,许多不同学科的教师通过社团学习,不仅掌握了一门艺术,而且他们也成为学校全面开展剪艺项目的有力后盾。第三层次为科技创新性学习。习总书记说过,要不忘本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当传统遇上现代,技术遇上科技,我们应该如何在继承优秀的同时将其与现实与科技相融合,甚至将其实用价值最大化?学校结合创客教育,将新材料、新技术融入剪纸教学中。剪纸不再是仅供欣赏,寄托作者美好愿望的平面纸质作品,还可以是色彩丰富的书签、杯垫,甚至是融合现代技术的激光雕刻、徽章……将现代技术运用至传统艺术的制作,丰富了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学科育人,注重课程融合
   为了更全面放大“以美育人”的效果,郑州市第四十七高级中学重视学科美育功能的开发,充分挖掘各学科的学科魅力,与德育、智育、体育和劳育相融合,寓美育于各学科教学实施中,做到“五育并举”。学校鼓励各学科开发学科延伸课程,探索学科美,将美育贯穿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例如,在科学与自然学科模块,利用数学探究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对未知的好奇,对科学方法的初步认识,从中体验科学之美。在历史与社会学科模块通过对历史、现实问题的讨论、分析,增强学生对社会及发展问题的认识,体验人文之美。在科学与实验学科模块,通过生物、物理、创客实验室的实践,培养学生以观察、实验和逻辑推理的方式,寻找自然现象来因及规律的科学素养。

相关文章:
  • 1 “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现状及实
  • 2 数字经济新时代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综合实践课程教
  • 3 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制度框架的文献综述
  • 4 基于系统性文献综述的国内分层教学评价现状研究
  • 5 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初探
  • 6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第二课堂改革与实践模
  • 7 “岗课赛证”融通的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建设路径研究
  • 8 “职教”与“科创”互联互动研究
  • 9 “三全育人”视域下广西民办高校第二课堂活动文化育人
  • 10 “能源情怀”融入职业生涯规划育人过程的思考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