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王文军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29期 本文字数:2537
摘 要:高中生一直是我国重点培养的人才,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主力军。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虽然能获得许多文化知识,也能有效提升整体素质,但会遇到各种类型的问题和不同的困难,也在无形中形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父母及教师的期望和自身所具有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足等因素均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压力,同时父母或者教师的过度训斥也会使学生受到一些内在伤害,直接影响高中生各阶段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必须站在高中生角度考虑,探索缓解学生心理压力的措施,力求引导学生带着阳光心态参与学习。基于此,从高中生心理压力来源分析入手,提出缓解其心理压力的科学措施,旨在促进高中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高中教育;心理压力;缓解措施
现阶段,超过90%的学生会在学习中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特别是高中生不仅面对着各阶段的学习压力,同时也面临高考带来的压力,所以心理压力的缓解迫在眉睫,学习压力给高中生的身心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由于高中生所具有的压力调节能力正在形成过程中,而且身体也进入了第二发育高峰期,所以教师必须从学生角度考虑,重视压力缓解方法的探索与实践,帮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完成压力调节,使学生带着阳光与乐观的心态成长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
一、高中生高考压力的来源分析
(一)学习压力
有的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倦怠情绪,并会将这种情绪带到自己的行动中,影响自身的学习定位和学习态度,感觉前途迷茫,时间被浪费,也没有从学习上获得新的收获,从而在不确定因素中产生焦虑情绪。但压力来源除了自身的理念问题之外,便是成绩与高考。在高中阶段,学生必须依靠自身调节能力来缓解压力。有的学生在面对多个主要学科的学习时不能合理安排时间,也没有足够精力去缓解压力。部分学生基础薄弱,即使投入大量时间也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从而出现自暴自弃的情况,跟不上正常的学习进度,考试成绩也一直得不到提升,产生厌学心态。
(二)教师压力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面对竞争压力时会背上思想包袱,只能努力去学习,在争分夺秒的学习状态下无法做到劳逸结合。学生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害怕学习一松懈便会落后,从而出现过度焦虑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学生因过于焦虑而无法集中精力,暴露出心理素质不过硬的根本问题,不能参与到正常的学习中。此时,有的教师往往会认为学生心理脆弱,抗压能力不强,会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试图让学生在强大压力下激发自身潜能,克服心理脆弱和心态不好的问题,以期获得成绩的提升。但在不了解学生真实情况下提出的要求却会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压力,学生无法达到教师的要求,从而产生负面情绪,不利于其心理的健康成长。
(三)家庭压力
家庭压力是学生产生心理压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家庭虽对学生各阶段的学习没有直接影响,却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态度,这也是学生产生学习压力的来源之一。因为很多家长希望孩子可以凭借较高的成绩考入理想大学,这样才能在未来生活中有高收入的工作,而且还会以孩子的成绩当作炫耀资本,这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以致学生面对高考产生畏惧,带着巨大的压力前行,却依旧不能改变现状,长此以往,学生无法全神贯注地参与学习,也可能因为家庭教育问题而分心,又或者因为抵触情绪而厌恶学习,严重时存在弃学的心理。
二、高中生心理压力缓解措施
(一)客观冷静分析,创造轻松学习环境
一个人如果自我定位过高,将导致其行为目标与成绩、能力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从而易形成内在的心理压力。因此,高中生若想有效纾解心理压力,必须对自身情况冷静分析,从客观角度明确自我定位,从心理、兴趣爱好与行为特点等方面入手,减少内在压力的出现概率。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对学生能力进行客观分析,做到精准定位,并提出合理的要求,这样学生才能冷静且客观地分析自身的发展潜能,在科学定位方式下减少内在心理压力。轻松的学习环境可以帮助学生缓解焦虑心理和心理压力,使学生能够带着健康心态参与知识探索。如学校需要根据学生需求完善校园环境,如张贴名人名言激励学生,教师则对作业量进行合理控制,从提高教学技巧和减轻课业负担入手,让学生学习更加轻松。如教师还应做好心理辅导,从精神方面关心高中生,通过QQ、微信或者校园网收集学生困惑,以不同身份去开导学生,有效减轻学生压力。
(二)克服紧张心理,正确对待考试
有的高中生面对高考时,往往会产生较大的压力,这些压力会让学生过于焦虑而无法集中精力去提升自身能力与成绩。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式对待紧张心理,这样才能使学生以好的心理素质对待各种考试。如学生应考前保持愉悦与轻松的心情,保证生活作息和学习时间具有一定的规律,同时不可将考试看得过于严肃,而是运用自我暗示的方式,在心中默念“我能考好,我一定可以!”,從而勇敢且自信地面临考试。拿到试卷时,学生需要先闭上眼睛,用深呼吸来平复心情,缓解紧张情绪,学生还可以望向窗外,巧妙转移紧张心理,从而尽快让心情平静,保证自身处于最佳状态,专心地完成试卷。
(三)直面学习困难,主动与家长沟通
高中生压力的来源之一即家庭教育。为了缓解高中生的心理压力,学生必须敢于与家长实时沟通,这样才能在情感上获得共鸣,从而理解父母,也能够正视父母对自身寄予的期望。学生应在换位思考方式下理解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分析父母对自己的要求是否科学,从而与家长进行沟通,改变父母陈旧的教育理念,使父母支持自己的决定,也能够从生活上帮助学生。如学生可以让家长看到自己的努力,力求获得家长的认可。学生在面对家长提出的高要求时,要分析自身能力,若不能达到父母要求时,需要与父母协商解决,这样才能得到家长的谅解。除此之外,学生切不可一意孤行,不应过度听从父母安排,也不应产生抵触情绪,而要从情感入手,与家长进行沟通,实现思想方面的深度交流,使得家庭压力逐渐减轻,这样才能为学习带来足够动力,最终带着自信走入高考考场,获得家长与自己都满意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