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高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实验的应用措施

2023-02-27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周建华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29期 本文字数:2877

   高中化学课程要求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强化实践教学的应用成果,作为化学教学的两个方面,理论与实践表现出互补的教学状态,是缺一不可的。可是在重要的化学学科教学规划上,教师太过于关注学生的升学成绩,依旧是将课本的理论知识作为教学核心,没有在宏观素质教育环境中提升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度。对此,教师深入完成教学方式的探究,确保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提升,逐步增强其对化学学科的探究积极性,彰显自身的教学引导能力,完成教学方式转变,更好地落实教学方法,从而烘托化学课堂学习氛围。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实验教学,训练学生的动作操作、探究和思维能力等,从而真正引导学生入门,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一、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开展趣味实验的意义
   化学知识不同于文科知识,其有着一定的抽象性。因此,在开展高中化学教学时,教师要学会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其中,开展趣味实验的方式,专注于调动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主动进行化学实验探究,,实现高质量的高中化学课程教学目标,展现更优质的教学成果。实验一直都是高中化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做实验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究科学的过程,采取趣味实验教学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化学知识,并且能够将枯燥的化学课程变得丰富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地提升学生参与化学学习的积极性。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必须要创新教学模式。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应尽可能地发挥教学的引导作用,让学生自发地参与到化学实验中,例如,让学生上讲台实际操作实验,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划分班级学生,相应地设置小组实验任务,这些都是高中课堂上开展趣味实验教学的主要方式。此外,教师设定相应的学科问题,采用问答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实验结果,并归纳与实验相关的知识点,进而提升学生的归纳和思考能力。所以说,开展趣味化学实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高中化学应用趣味实验展开教学的措施
   (一)注重化学课教学方式的丰富性
   学生展开系统化的知识学习,需要教师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教师通过语言文字应用,借助图片或音频的形式展示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感官,更好地加深学生对知识點的印象。在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以讲解以及板书为主要教学手段,相对枯燥,课堂氛围并不灵活。在知识讲解方面比较浅显,没有注重清晰、明了的特点,致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不愿意主动学习化学课程。由此,研究化学知识的传递过程,没有注重教学感染力,化学知识的抽象性致使学生不能快速地理解。结合上述问题,教师顺应教学环境创新特点,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实践高中化学教学方案,突出教学知识载体的现代化,全方位、立体化地完成知识点的教学,促使学生客观上更容易进行知识点积累。随着生动、形象的实验视频播放,学生被其中直观的实验现象所吸引,产生浓厚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在主观层面上也更容易接受该教学方式。
   如“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章节中,教师通过播放实验视频,探究“四氧化二氮气体在真空中的反应”,划定适宜的时间段,多次抽取容器内的空气,保障容器气密性,提供实验所要求的真空环境,从而观察一氧化氮气体的情况,完成实验数据统计。此时,学生结合视频内容,分析化学反应的特点,在视频结束后,教师依据视频内容展开提问,给学生留存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可以自行完成问题探究,突出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效果。
   (二)突出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的引导能力
   现阶段,传统“灌输式”教学法已经不适用于高中的化学实验教学,教师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选用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方式,需要以课本实验内容为基础,构建蕴含科学性和趣味性的实验教学,引领学生发现化学学科的学习乐趣,使其愿意主动操作并探究化学反应现象,在探究的过程中总结出答案,进而提升学生的探究、动手和自主归纳能力。针对教师的实验教学引导,核心目的是更好地突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应当以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理解能力为中心,更科学地讲解化学知识,教师作为必不可少的辅助部分,专注于教学引导和协助的作用。高中生的思想正处于成熟的关键时期,周边环境和事物的变化会对其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教师不仅需要注重知识层面的答疑解惑,还需要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主动参与到化学实验课程中。
   例如,当课本中讲到“酸的有关反应”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生活中的实际物品作为实验对象,对有关的化学反应进行趣味实验,进而让学生主动运用材料设计探究酸性质的实验。同时,通过自主归纳掌握化学反应原理和酸的通性,进而提高学生的独立自主探究和动手操作能力。或是设定“牛奶制作”实验时,预先准备等量的石灰水置于两个烧杯中,对其中一个烧杯吹气,带领学生展开观察,观察烧杯内石灰水的变化。其中一个烧杯液体明显变得浑浊,像是牛奶的形态,另一个则无明显变化。由此,教师通过设计趣味性的探究实验,提出问题,在学生观察实验变化后进行讨论,探究石灰水化学反应原理。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督促学生主动展开思考,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有助于学生对化学科目学习产生全新的认知。
   (三)结合生活阐述化学实验
   高中很多化学实验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所以为了让学生快速掌握相关知识点,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讲述与化学实验相关的内容,让学生主动学习实验内容及相关理论知识,让学生树立主动学习化学知识的意识,这种形式下的教学会让学生对化学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化学能力。在实际课堂上,教师可以将趣味实验看作整堂课的内容,也可以将其看作课前导入环节的重点知识,促使学生能够依照教师的指引开展学习探究和独立思考。这种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化学兴趣有很重要的帮助,摆脱不科学的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例如,在讲到与“净化”有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小石子或者活性炭等物品自制净水器,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动手能力。教学“溶液”课程知识时,教师借助柠檬酸、小苏打、白糖和果汁等材料自制汽水,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总结整个实验的结论。这样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也能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材料做实验,这样学生就会将化学实验与自己的生活紧密相连,还能感受到做实验的乐趣,进而更高效地学习化学知识,提升整堂课的学习效果。当然,教学“二氧化碳制取”的课程内容时,教师优先展示富含趣味性的化学实验流程,并进行提问:为何汽水会有气泡?引发初中学生对生活常见物品的思考。随后,教师可以采用演示的方法,将制作汽水的过程展现给学生,帮助学生了解其中的化学原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讲清楚饮用汽水的注意要点,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二氧化碳,记住该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通过趣味性的实验导入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化学实验,主动探索和学习化学知识。

相关文章:
  • 1 “双高计划”引领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创
  • 2 基于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型庭院设计与营造课程资源构建与
  • 3 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 4 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机制研究
  • 5 基于产业学院的高职院校师资培养与队伍建设研究
  • 6 高职院校引进企业能工巧匠人才的现实困境及破解策略
  • 7 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的智慧教务管理研究
  • 8 浅析高校教务系统建设过程及管理建议
  • 9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
  • 10 核心素养视角下大学生学校劳动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