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韩福财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29期 本文字数:2794
随着科技的发展,创新成了时代的主体,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点[1]。教师需要优化人才素质结构,落实创新活动,建立创新发展成果。化学作为一门实用学科,化学教师不仅需要传授对应的课本知识,还需要关注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包含四个方面:(1)好奇心的培养;(2)综合实践探究能力的培养;(3)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4)掌握学习方式,启迪创新思维。教师需要根据高中生的实际情况,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和逻辑性较强的学科,需要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需要以创新为基础,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对问题大胆地质疑,加深学习的印象,打造高效课堂。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探究知识的信心,打造有效的创新意识潜力。
一、化学教学
中学生好奇心的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有言:“强烈的学习愿望,获取知识的欲望,是这项活动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只有唤醒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才能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学生的学习动机,需要学生的积极性。在实施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地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突破传统束缚,积极地形成一个总结规律,让学生对化学学科产生更强的好奇心。好奇心原本是人的天性,学生具有好奇心以后,就会对知识产生较大的兴趣。化学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挖掘学生的好奇心,在精心的问题设置中,将这些问题代入情境,建立属于自己的创新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大知识的探究管理,提升创新思维能力。此外,教师还需要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奥妙,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例如,在“原电池原理”内容的探究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主要是为了提高对应的创新能力,在实验的基础上满足现实的发展需要,将Zn和Cu插入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并合理地对实验实施对比[2]。让学生分组进行相应实验、分组进行讨论,在互动之后,需要总结出最后的结论。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合理地分享形象。将Zn和Cu用导线连接好之后,就可以接灵敏电流表平行插入装有稀H2SO4的烧杯中,探究Zn附近是不是产生了气泡[2]。在高中化学教师的正确引导下,不仅可以合理地使用纯Zn实施有效的实验验证,还可以提高说服力,增加学生的好奇心,解释其中的道理,让原理更加清晰、透彻。此外,教师还可以在实验完成以后,进一步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使用水果电池的方式,对这个实验进行合理创新,不僅增加了化学实际应用的价值,还让学生感知到了化学的生活魅力。
二、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探究能力
从本质上看,化学是一门自然性的学科,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理论性支撑,还需要具备较高的实验支持。实验的引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问题的解决更加简单化,激活创新思维。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最基础的概念和规律,还要激发内在的化学动力,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首先,课堂中强化演示实验,让学生在细致的观察中保持内容的趣味性,逐渐地发散思维。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那么不正确的科学探究,不仅无法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还会导致出现其他的问题。此外,高中化学教师还要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当然教师还要在积极的改进中,对实验的内容实施合理的优化。其次,高中化学教师可以开展化学科技活动,展现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重视化学教材中的趣味科技活动,让学生体会化学知识的奥秘,达到学以致用的能力。切实联系化工生产,让学生去化工厂进行实地考察,掌握这些理论知识,并通过总结归纳、反思,得出结论。消除学习化学的压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在生活中具体地掌握这些知识,相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智慧的建设。最后,高中化学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建立探究式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究动力和潜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智慧、才能、潜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正确评价探究结果,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为以后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基础准备。例如,在“盐类水解”学习过程中,讲解碳酸钠可以除油污的时候,刚开始学生不太理解温度越高去除油污的能力越强,学生之所以不理解这部分内容,主要是由于此时学生还没有学习有机物的相关知识点。这时,化学教师可以有效地将现实生活与化学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回到家里做一次洗碗的家务,细致地观察、分析洗洁精的主要成分。并且先使用凉水,再使用热水,两次放置的洗洁精数量要一样,观察热水和凉水的除污效果,最后发现果然是热水除污能力更强。在亲自的家庭实验中,一个简单的观察细节,就可以让学生在已学知识中容易地理解这个道理,明确碳酸钠的水解程度和温度的变化之间存在逻辑关系,在温度高的时候,,碱性就会增加,去除油污的能力效果也会翻倍。这个时候,教师还需要补充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和视野,让学生感知到化学的生活魅力、感知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只有合理地利用化学才可以让化学服务于生活。在遇到同样问题时,学生就会主动地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深化化学知识。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高中化学和初中化学存在很大的区别,不仅知识点较多,内容还较为复杂,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在知识经济的社会中,教师教学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为其以后进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教师需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充分利用启发式教学和诱导教学,这样学生才能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在互动中以实际的科学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首先,传统理念下“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教师需要转变角色定位,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唤起学生的思维欲望,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大胆猜测和推理,勇于创新。其次,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化学教学,让问题可以更形象、生动。使化学课变得更生动、有趣,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优化教学课堂,更容易突出教学中的重难点。之后,创新是新时代教育背景下赋予教师的使命,需要教师创设情境,加强情感教学,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化学并不是那么抽象和枯燥无味,而是充满实际应用价值的。融入情感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理解化学学习的本质。然后,需要注重课堂导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知道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并非无法解释的,在生活的很多地方都可以应用到,并建立有效的创新思想。最后,高中化学教师需要建立知识结构网络框架,体现微观和宏观思想。以点带面构建元素化学知识,搭建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找到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和内在联系。构建化学反应原理知识迁移的能力,促进学生对知识有进一步理解,提高学生处理化学知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