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挖掘高中研学要素,实现德育多维度渗透

2023-03-01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黄静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29期 本文字数:2552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发展以及对教育的不断关注,素质教育模式的进一步改革使研学旅行活动开始逐渐变成了在各学校进行学生综合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中的一种主流形式,通过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可以为学生拓展更多的社会知识面和开阔广大学生的眼界,养成勇于接受质疑、乐于参与探索、勤奋实践动手、奋力探索求知真理的科学积极的态度,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在自己现有丰富的科学理论知识积累和生活经历的基础上体会到某些基本科学问题的科学探究思维方式。因此在研学旅行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应不断地挖掘研学中的德育要素,并且结合社会丰富的教育资源来实现德育的多维度渗透,让德育引领学生成长,也让德育引导学生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把握研学德育要素挖掘的途径与意义
   (一)综合性学习中要素挖掘
   相较于课堂教学来说,教师往往是根据教材内容来确定教育主题和教学进度的,让学生在教材上认识和感悟,这样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研学旅行教育开展的教学面是极为广泛的,教育内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体验性和自主性,因此综合性的学习是研学的主要特征。在研学的综合性学习中,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精选合适的研学内容和研学路线,并挖掘研学路线中丰富的德育内涵,使其能对自然环境、生活基础、人文文化等方面有一个综合性的了解,同时也能在综合性的内容中去感知德育。
   在研学的实践中,笔者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团队的形式对研学的目的地进行选择,如带领学生参观酒泉市天宝大景区。在研学前期阶段,要求学生在路线选择上尽可能地去挖掘生活中的德育资源,同时也要以团队合作的形式来丰富资源。在研学的实验中,笔者引导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去挖掘所参观内容中的文化遗产,并以文化遗产为核心来渗透德育,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我国历史的悠久,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在研学实践活动后期,笔者让学生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将此次研学旅行所收集的文化遗产资料进行拓展,通过让学生观看《国家宝藏》《百家讲坛》《舌尖上的中国》等视频来进行资料的拓展与融合。在研学活动的整个环节中,让学生自主参与和自主分析体现教学本身的综合性,也在资源拓展中加强德育的资源拓展和延伸,在综合性的研学活动中去挖掘德育要素,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并在教学范围拓展和资源延伸中实现德育的多维度渗透。
   (二)地域资源中的要素挖掘
   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绝不仅仅是为了拓展资源和落实素质教育的改革,也不仅仅是为了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在研学实践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因此在研学旅行的实践中,我们应加强对地域资源中德育要素的挖掘。使学生既可以充分在社会研学和实践的过程中充分接受到祖国乡土文化艺术的艺术陶冶,又可以在较丰富扎实的人文社会知识的掌握前提下,,形成一种正确、积极的人生学习态度观和坚定信念。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使每个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始终坚持实践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能加深学生对自身以及对自己家乡人民与社会主义祖国事业的无限热爱、崇敬之情。因此研学旅行要立足于本地特色,做好地域资源中德育要素的挖掘。
   首先,研学旅行可以结合当地的红色文化來实践与渗透德育。以位于酒泉河西地区中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酒泉起义纪念馆为主的馆藏资源,笔者让学生在参观纪念馆的过程中,以各种史料文件、档案信息、史料图片、实物资料标本等资源作为展示载体,通过运用美术、雕塑、多媒体等表现手法,体验了解和深入认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解放甘肃酒泉战役的历程。结合历史资料,让学生积极地提出自己在研学旅行实践中所产生的问题,既要给予学生提出疑问的机会,又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让学生能在本土资源的红色文化影响下,形成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国家的热爱之情。其次,笔者以“玉门油田铁人精神”的本地资源来开展研学旅行的教育渗透,让学生了解玉门油田陈建军的感人事迹,并在感人事迹和资源挖掘中感悟其中的德育精神与品质。从本土资源出发,结合研学旅行来实现德育的引导与渗透,让研学成为德育的主要途径,同时也让德育以多维度的方式渗透于学生的生活中。
   (三)研学德育要素挖掘的意义
   研学是学校教育和课外教育相互连接和相互融合的一种学习方式。学校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教育的需求主动地延伸教学范围,让学生以研学旅行的方式去认识社会和实践社会,既能增强学生与大自然、优秀文化的亲近感,又能在集体活动中体会社会公共道德,提升学生的自理、创新、学习实践能力。但是要想发挥研学旅行的重要意义,就必须立足社会实践来挖掘更多的教育素材,让教育内容更多元,同时也能引导学生在更丰富的实践内容中去感悟不同方面的知识,不仅帮助学生形成了思想道德观念,还帮助学生实现了知识的拓展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研学德育要素挖掘的意义是研学旅行是否能有效开展,并且是否能发挥其作用,从而保障研学教育的目标落实。
   二、研学课程德育要素多维度渗透策略
   (一)连接性教学设计
   在研学活动实践中,很多院校都只注重活动内容的堆砌,满足学生体验上的刺激感,而对研学活动背后的内涵以及核心意义的挖掘不够。这就导致学生在研学实践中只停留在对外界事物的感官刺激上,使研学只体现了走马观花式的游玩。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应从研学活动的设计中结合连接性的教学策略,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研学内容让学生与真实的世界相联系、让体验与思维相联系、让知识与生活相联系、让新知识和旧知识相联系,既加强学生对研学概念的理解,又让研学活动的教育内涵凸显。
   例如,在酒泉市博物馆美术陈列室的研学实践活动中,笔者将研学活动与学生已学的美术知识相连接让课本知识和真实场景产生正向的迁移和融会贯通。在此过程中也结合美术陈列室中的一些德育元素来进行多方位的渗透。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观察和体验的同时,把自己看到的和听到的各种信息组合、连接起来进行概念性的理解和结构化的思考。在体现研学活动拓展性和知识丰富性的同时,也实现了学生的自主思考。

相关文章:
  • 1 新课程杂志2023年2期作者目录
  • 2 新课程杂志2023年1期作者目录
  • 3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落实核心素养的路径与方法
  • 4 小学语文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策略
  • 5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式学习法的运用
  • 6 生活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概述
  • 7 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经典阅读的实践策略
  • 8 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改革方法
  • 9 论听障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的策略
  • 10 小学低年级语文童话教学的优化策略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