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王振威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28期 本文字数:2675
摘 要:如今,我们已经迈入“互联网+”时代的门槛,随着这一时代的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也得到了有效发展,不仅为教育教学带来了先进、高效的教学工具,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在我国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朗读教学至关重要,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会通过朗读直接呈现出来,这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有非常大的帮助。为此,主要分析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现状,并进一步探讨在“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策略,希望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朗读教学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同时也是推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对学生主动性与积极性的提高也有非常大的作用。朗读教学是一个手脑并用的学习过程,在朗读和思考的过程中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朗读并非简单地念课文,是需要学生发音清楚、声调正确并饱含情感地进行课文朗读,要通过停顿、声调的高低来体现课文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师应结合“互联网+”,利用互联网的优势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语文朗读,进而实现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
一、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现状
(一)教师缺乏足够的重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是主要的教学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但就目前教学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对朗读教学的重视程度较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部分教师虽然会组织学生进行课文阅读,但阅读后剩余的部分只是由教师讲解相关内容;二是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这些都充分体现出教师并没有意识到朗读的重要性,给学生朗读的时间、机会较少,仅仅完成了“例行性”教学,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并没有进行思考与感悟,教学成效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同时也无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二)学生朗读兴趣不高
对于小学五年级这样高年级的学生来讲,他们对语文课文朗读兴趣不高,甚至没有朗读兴趣,这就直接导致朗读教学无法顺利落实,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但他们毕竟还是小学生,教师只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如鼓励、夸奖等,,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逐渐高涨,而不是仅硬性要求学生进行朗读。朗读过后直接进入知识讲解阶段,没有任何的评语,这不仅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学生也会产生“朗读没有意义”的想法,进而影响对其朗读兴趣的培养。
(三)朗读过于表面化
朗读并非只是念课文,而且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如果仅投入感情,而没有充分理解文章内容也无法发挥朗读教学的价值作用。开展朗读教学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解与认识,为后续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而目前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开展朗读教学仅是为了朗读课文,可见表面化、形式化现象严重,直接影响了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
(四)学生朗读技巧掌握得不牢靠
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重视朗读技巧的讲解,学生也缺乏有用的朗读技巧。在朗读过程中学生不仅无法把控声调的高低、节奏的快慢,也无法跟随课文内容进行情感转变等,这些问题都给朗读教学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由于缺乏朗读技巧,学生很难进入文章中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思维的发展。另外,有些朗读技巧太抽象,这对小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导致学生朗读技巧掌握不到位,直接造成教学效率低下。
二、“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
(一)讲解朗读技巧,提高学生朗读体验
朗读技巧既是朗读教学的基础,也是保障朗读教学效果的关键。在“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朗读教学。如可以利用“录音”功能,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进行录音,随后将录音播放给学生,与学生一起寻找朗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朗读技巧,让学生在了解自己不足之处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朗读能力,进而促进学生整体朗读水平的提升。例如,在《师恩难忘》这一课的讲解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文章,并借助多媒体的录音功能录制学生的朗读过程,朗读后,在听录音的同时找出发音不清楚、声调不正确等问题,并引导他们思考这些问题,最后教师给予正确的指导,以此来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朗读能力。另外,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进行下一轮朗读,多次朗读对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有非常大的帮助。《师恩难忘》是一篇描写教师的文章,其中有很多内容都蕴藏了丰富的情感且语句优美,因此,在朗读过程中学生应意识到文章的这一特性,通过朗读技巧的运用更高效地进行语文阅读。另外,在指导学生朗读技巧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把握细节,如故事场景、语言形态等,只有掌握了细节才能深入地挖掘文章内涵,帮助学生掌握朗读技巧。在此之后,教师可借助互联网技术为学生在线朗读《师恩难忘》这篇课文,让学生从中学习更多的朗读技巧。总之,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互联网,通过录音或视频等形式加强学生对朗读的认识,使他们更快地掌握朗读技巧,增强朗读体验,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
(二)讲解重点知识,提高朗读效果
知识点的掌握是朗读小学语文课文的前提,学生只有对这篇课文有了充足的了解,并掌握文章的思想与内涵,才能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及文章想要传达的内容,才能达到显著的朗读效果。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朗读教学的过程中,要为学生讲解文章的重点知识,借助互联网技术搜集相关资料,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同时也可以做出正确的指导,有利于推动预期教学效果的实现。首先,教师要具备一定的互联网运用能力,善于挖掘互联网资源,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结合教材内容搜集与其相对应的教学材料,包括内容理解、字词发音等,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确保学生拥有扎实的基础。其次,教师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特点,在此基础上为学生讲解知识点,如教师可以将文章的抽象内容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将其简单化,让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这些内容,既可以強化学生理解,让学生更快地掌握文章内容,又可以为学生接下来的文章朗读奠定基础,确保学习质量,提高朗读教学的教学效果。总而言之,朗读教学的关键在于学生要理解文章内容,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朗读,而在朗读教学过程中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实现这一目的,在技术的支持下不仅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也更高,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