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 > 论文中心 >

综合性材料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创新研究

2023-03-10  |  点击:  |  栏目:论文中心

本文作者:朱玢玢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28期 本文字数:2649

   近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促使小学美术教学不断融入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运用学生常见的素材,,改变传统美术教学方式。本文基于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合性材料的运用研究,将此设为一个主题,围绕此开展系列课程,循序渐进地融入综合性材料,让学生在接触、模仿、创新的过程中,充分接触综合性材料,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综合性材料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优势分析
   综合性材料融入小学美术教学具有一种天然的教学优势。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运用综合性材料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教师将现实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材料运用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可以给学生带来新颖的视觉冲击。由于年龄较小,一般小学生更喜欢认知具体、形象的事物。不同的美术材料会给学生带来完全不同的感官刺激和心智启发,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知美术。如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塑料,给人以轻巧便携、色彩鲜艳的感觉;金属则给人以刚硬、坚实和现代的感觉;棉纤维给人以温馨、柔和的感觉。这些生活材料都可作为综合性材料融入美术教学中,有效激发小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更好地挖掘学生潜在的美术天赋。
   二、综合性材料融入小学美术课程策略
   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多年,在不断的实践中发现,综合性材料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运用还不普遍,但是其教学效果却很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如何在课堂中使用综合性材料教学。同时结合《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中对美术活动课堂的描述,为了让学生体会不同材料与工具,教师要借助综合性材料创新教学,具体为:
   (一)综合性材料融入小学美术课程设计
   为了更好地论证小学美术教学中综合性材料的作用,笔者对课程的设计实施创新,材料包含平面与立体两部分,教学过程从材料的提供、学生尝试体验、自主学习到组合综合性材料,都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思考、探索,用撕、拼贴、涂等方法,多种材料组合,通过艺术手段进行创作,在动手中感受空间的变化,突出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本次创新研究是为了引导学生多关注身边的材料,即使是生活垃圾,也能合理使用,培养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从平面设计到立体造型美术课程的开发
   1.运用综合性材料的美术课教学设计思路
   整合本次主题课程的教学目标:(1)从二维到三维,让学生借助综合性材料深入感受;(2)在实践中增强对美的感悟与创造,在提升审美情趣的同时,增强环保意识。综合此次课程的教学思路为:确定教学对象为五年级的学生,基于其谨慎、敏感的特点,先进行平面综合性材料运用的教学,让学生知道绘画技巧,学会使用综合性材料搭配色彩,感受不同肌理效果。之后向立体推进,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同时,创作创意性美术作品。基于此,可设计两个单元的教学。第一单元涉及造型与表现,主题为“我眼中的美”一共两个课时,为“有层次的风景”“日出的感受”;第二单元涉及设计与应用,主题是“我是一名设计师”,也有两课时,分别为“车”“梦想的房屋”。
   2.运用综合性材料的美术课教学过程设计
   (1)第一单元“我眼中的美”
   第一课“有层次的风景”通过学生对远景、中景与近景的观察分析,探究线条的疏密变化,感悟美术作品中的远近关系。教师讲解知识点为美术构图与疏密关系,让学生了解点、线、面、色彩、形态等元素,可以尝试画出有层次的风景。教学过程为:第一,欣赏导入,为学生展示江南水乡景色的图片,认真观察并讨论其造型特点,利用江南水乡中蜿蜒的河道与远近高低、错落有致的房屋,感受有层次的独特风景。第二,感受交流,江南水乡的图画中,让学生对近、中、远景进行分析,并与对应绘画作品结合,以小组的形式讨论景物远近,并尝试对其构图。第三,绘画指导。在学生比较与讨论下,基本总结有层次景物的画法,在班级中共享想法后,由教师做最后总结,即确定视平线;安排绘画景物近、中、远的位置;用疏密有序的线条,体现景物的层次;对近景、中景、远景的绘画,分别以精炼、细致、淡化为主;细致调整,突出画面的整体性。第四,设置绘画任务,让学生尝试绘画,教师巡视与尝试辅导,更突出近、中、远景的层次性。教师做最后的总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学会了画近、中、远景的物品,可以科学布局,掌握画面的疏密性,合理运用所学知识。
   第二课“日出的感受”,借助综合材料,让学生在欣赏名画、丰富审美体验的同时,尝试以绘画的形式表现艺术作品。通过临摹的形式感受大師对色彩与笔触在画面中的机理。同时获得对综合材料的初步体验。第一,欣赏导入,展示具有古典主义特点的绘画作品与印象派作品,让学生比较。接着展示莫奈的《日出印象》与真实日出照片,让学生从光源色彩的角度欣赏比较。教师介绍作者莫奈,阐述印象派作品的特点。第二,交流讨论。通过将教室内窗帘打开与合上的操作,让学生观察阳光对室内物体的影响。接着再展示印象派作品,提问“大师们都使用了哪些主要色彩?”“通过作品的观察你对其中色彩有何想法?”同样将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再介绍水粉画画法与光源对色彩的影响等知识点。第三,分析与创作。结合《日出印象》中绘画技巧的分析,结合上一节课知识点的内容,教师总结,学生获得感悟后让其尝试临摹。第四,创新材料,在学生掌握常规画法后,为其赋予“改造师”的身份,选择综合性材料,让学生思考怎样将其装饰成一幅作品,如将综合性材料的分类,变为点、线、面三种类型,同时分析名作中的哪部分可以使用到这些综合性材料。教师此时讲解综合性材料的适用法,即拼接法,让学生根据讲解内容选择合适的综合性材料。第四,分析与作业,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挑选一幅名画并尝试利用综合性材料使用拼接法创作。教师告知创作过程:构思、选择材料、拼接、美化等。教师提供的综合性材料有:大米、黑豆、鸡蛋壳、薏米、红豆、绿豆等。在学生完成作品后,在班级中展示,并讲解使用了哪些材料,产生了什么肌理效果。临摹是学生掌握与提升绘画技巧的主要手段,通过此过程学生可以感受到空间、疏密与色彩的表达,同时利用综合性材料代替画笔,扩展学生的创作思维。另外各种材料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在形态、色彩与机理上都有所不同,教师可以在创作时,依据对画面的合理构思,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画面的构思与联想,建立对综合性材料使用的初体验。实施改装名画,让学生也当一回大画家,与大师直接交流。

相关文章:
  • 1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艺术生英语学习的困境和可行性探究
  • 2 提升高中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 3 借助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 4 探讨新课改下如何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 5 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以信息技术提升教师教学素养的研究
  • 6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 7 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课堂效率
  • 8 小学英语课堂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
  • 9 云环境下小学英语智慧课堂建设研究
  • 10 创新思维在小学美术单元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在线投稿
    刊物简介
      现代职业教育
    • CN :14-1381/G4
    • ISSN:2096-0603
    • 邮发代号:22-382
    • 邮箱投稿:xdzyjy@163.com

    •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龙源期刊网、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期刊目录
    杂志动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