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张剑 发表期数:新课程 2022年28期 本文字数:2464
摘 要:
小学数学练习课以往实行题海战术,学生做题多,但是缺乏经验总结,在过程中收获少,实践应用能力得不到提升,既影响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也不利于学生
数学能力的发展。概括了
小学数学练习课的主要问题:目的不明确、内容设计与安排过于随意、无法调动学生主动性等,针对提高练习课有效性,结合新课标要求和教学经验,提出优化练习课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新
课程;小学数学教学;练习课;有效性;提高对策
小学生数学知识应用的主要途径是练习课,故而教师要增强练习课的有效性,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学生学以致用能力,使学生具备在数学学习中自我发展的素质。小学数学教学重视练习课,但方法存在问题,存在重量轻质的问题,导致学生在练习课中收获少,难以达到加强理解和培养实践应用能力的目标。基于此,数学练习课要进行优化,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确定目标,坚持生本,合理设计内容,引导学生探究和总结经验,在过程中发展思维和能力,并使其对练习课产生积极情感,最终达到增效目的。
一、数学练习课现有问题
(一)目标不够明确
小学练习课非常重要,能够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其实践应用能力,使学生在过程中习得方法与发展思维,促进数学能力和素养的全面发展。但当下小学阶段数学练习课有不足之处,首先体现在目标不够明确。新课程背景下练习课由教师主导,依据的是教师专用书,并在过程中参照新课标,虽然对练习课设计具有引领性,但从总体上看部分教师在定位方面出现问题,对于练习课要达成什么目标不够清楚。这种情况下练习课内容安排基本上是依据所学知识以及课内外作业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设计。当然这样做可以解决数学知识应用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具有强化和巩固所学的作用,不过也具有重点不够突出、目的过于模糊、涉及范围过于宽泛的状况。练习课目标不够明了的情况下,学生在参与中不能做到心中有数,练习课实际成效低下。
(二)设计和安排过于随意
数学练习课教学设计与安排,尤其是内容设置方面存在过于随意的现象和问题。练习课内容存在问题,必定会使成效不突出。部分教师对练习课缺乏研究,目标不明确,内容设计随意,要求学生完成课本中习题,很少对为什么要设置这些习题、功能是什么等进行思考。学生一道一道地做题,在缺乏指导的情况下,在练习课中不能很好地总结经验教训,思维也未能得到提升,练习课出现比较严重的低效问题。
数学练习课中教师会设计习题,但是在目标模糊的情况下缺乏对方向和质量的把控。练习课中安排习题多,采取的是题海战术,题量大但却质量不高。学生大量做题,课堂压力大,但从中受益少之又少。练习题中有很多题型雷同,重复做题没有实质性意义,也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从而造成对练习课热情不高,缺少思维参与,实践应用能力和数学思维等难以提升。练习课习题安排忽视层次性,违背了小学生思维发展规律,在难以解决习题情况下学生会产生挫败感,自信心一旦被打击,将严重影响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和成效。
(三)缺乏经验总结
数学教学看重练习课,但是有一个误区,总认为多做题就能掌握知识和方法。受这种思想影响,长期坚持题海战术,既存在重量轻质的问题,又缺乏经验总结,难以使学生真正在实践中自我发展和增强能力。数学练习课中,学生在完成习题以后,教师会讲解,让学生对答案,明确解题正确与否。针对错题简要提点,但很少分析出错原因,学生下次依然会犯错,练习课纠错和查漏补缺功能无法最大化发挥。
练习课中重视知识掌握情况检查以及培养技能,对学生数学思维的提升,在习题解答中总结经验和方法、归总解题思路和策略等不够重视。学生无法在练习课中形成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的能力,缺乏灵活变通的能力,,无法处理复杂问题,也会在练习题稍微变化的情况下难以解决。
二、提高数学练习课有效性对策
(一)明确练习课目的
要想提高小学数学练习课成效,应当明确练习课目的,在其引领下合理设计内容。新课程下数学练习课必须结合相关要求,帮助学生巩固所学数学基础知识,并使其在做题中总结经验并做好评价,从中习得解题思路和解题策略,举一反三,真正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且要培养和拓展思维。数学练习课应围绕上述目标,做好习题设计与安排。实际操作中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为知识巩固型练习课,另外一个为综合型练习课,增强练习课的层次性和梯度性,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和发展思维。
数学练习课巩固所学是关键,只有学生理解知识并掌握,才能将其转化为能力,在处理问题中进行应用,也是综合应用的基础。教师要根据练习课目标和能力发展要求,设置巩固性练习题,搭设好平台,吸引学生主动做题,在实践中发展思维和技能等。练习课重在培养学生理解、迁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故而既要在内容安排方面有助于实现这些目标,也要通过完善练习课组织方式,坚持以生为本、教师因势利导,促进练习课目标达成,确保学生在过程中得到全面提升和进步。
(二)提高自主编题能力
小学数学练习课习题设计与安排是关键,练习题质量高低直接影响课堂成效,故而要优化内容,确保学生可从中受益。小学课本中有些练习题比较简单,因此,在练习课中不能完全依賴教材中的习题,而是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能力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进行自主编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提高自主编题能力,依据练习课目的,结合学生知识学习情况和能力与思维发展需求,合理进行练习题设计。自主编题要对教材中练习题起到补充作用,同时根据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解题能力提升、获取方法与策略等方面的要求编制习题。针对数学练习课编题要避免一味模仿,必须提前进行分析和研究,在过程中明确为什么要编这样的习题,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可能遇到的问题,对学生解题策略与方法的掌握有哪些帮助与好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