葸海燕
(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三危中学,甘肃 酒泉)
当前城镇化发展全面落实,很多年轻劳动力放弃了劳作选择进城打工,并且农村人口的出生率显著下降,进而导致当前农村小学人数不断减少,所以在农村小学出现了小班化教学模式,即以小班额为课堂组织形式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这样的教学模式保留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度,但同时也有属于自己的特点。为了提升整体教学效率与质量,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优化教学模式以及手段,促使班级内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其中,挖掘每位学生的潜能,为小学生个性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小班化教学概念分析小班化教学主要是针对学生数量较少的班级所采取的教学模式,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以及手段,与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保证班级内学生个性特点以及学习需求得到充分的尊重,按照自己的发展规律成长。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明确小班化与小班教学之间存在的区别,小班化主要是促使教师不断创新自身的教学设计,而小班则是在大班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分组式教学,因此两者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差异。[1]
二、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现状分析(一)教学理念有待转变在小班化教学的过程中,农村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个性化发展以及学习需求的全面关注。通过分析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发现,教师虽然采取了小班化的教学模式,但是教学策略并没有发生改变,仍然采取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导致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化差异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无法发挥出小班化教学的优势,从而实现分层化以及差异化教学。大部分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以优秀的学生作为主要参考,导致提出的问题对学困生来讲有着一定学习难度,这种教学模式与小班化教学理念完全不符。[2]所以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秉承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充分彰显出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的优势。[3]
(二)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根据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现状分析,课堂整体氛围看似活跃,但是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课堂的氛围与教学成果并不成正比。主要原因在于小班化教学并没有真正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学生对知识的探索也停留在初级阶段。大部分农村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以理论知识为主,缺少实践教学的设计。当前素质教育明确指出了实践与理论之间共同发展的重要性,如果一味地重视理论教学,只能将学生培养成考试的机器,尽管学生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但是并不具备基本的学习能力,不利于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学生未来发展。
(三)教学模式有待创新在当前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创新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根据调查可以发现,语文教师的小班化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并没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合作机会。即便一部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采取了合作教学的模式,但是依然无法摆脱问题式教学,只是从单一的提问转变成了小组提问,这样的小班化教学与传统提问教学之间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小班化教学质量越来越差,学生的思维无法真正活跃起来,限制了小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农村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的实施办法探讨(一)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情境创设作为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不但符合当前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还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以及热情,进而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在当前农村小班化教学的背景下,教师应当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实现对学生个性化学习以及自主性学习培养的最终目标,同时还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交流与互动,去完成教师所布置的教学目标,保证学生在长时间的坚持与锻炼下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与效率。[4]
1.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因为小班化教学当中学生人数较少,所以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内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兴趣爱好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保证教学能够顺利开展。只有班级管理井然有序,才能够加快教学的进程,保证教学目标更好地实现。所以在小班化教学中,农村教师需要充分关注所有学生的心理需求,同时能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达,使班级内可以形成和谐、平等的氛围,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良好交流与互动,使小学生对教师建立起基本的信任,同时产生依赖感,在遇到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求助教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进而使学生可以在良好的氛围下开展对应的学习,从而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2.创设良好的班级环境